1、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首先应该怎样来对待别人。
2、多看书,看好书。
3、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4、偶尔也要现实和虚伪一点,因为不那样做的话,很难混。
5、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1、书香与梦想齐飞,阅读与人生相伴。
2、书是生命之源,可让你少一些粗俗,多一些高雅。
3、书香飘万家,陶冶你我他。
4、让生命溢满书香,让书香滋养心灵。
5、多读一本好书,多交一位益友。
1、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
2、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 ,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4、选段介绍了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请至少写出两点)
5、选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十年寒窗 十年窗下 诗礼之家 诗礼人家
2、臧谷亡羊 臧谷亡羊 源头活水 映月读书
3、书读五车 世代书香 士农工商 十行俱下
4、徒读父书 孙康映雪 宿学旧儒 硕学通儒
5、让书本化作一只方舟,带你遨游历史的长河;让书本化作一架飞机,带你领略无边的美景;让书本化作一剂良药,为你治愈心里的创伤;让书本化作一张笑脸,将快乐带到你的心中。世界读书日,让书本成为你的朋友,愿快乐与智慧与你比肩。
1、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2、课堂上坚持“精讲、互动、高效”的原则,继续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要控制期末复习时间,提倡期中调研分析,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多次、小范围地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同时加强各类素质竞赛, 如“读课外书、写规范字、诵经典诗文”比赛等,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4、学习新理念,与时俱进。
5、学习雷锋月,“寻找身边的雷锋”征文比赛。(2-6年级)
1、陡峭 帅气 刚健 慰藉 陶醉 纤弱 蒙昧 迷人 俊秀 英姿
2、清香四溢 嘻嘻哈哈 人非物换 挺胸碘肚 鸡犬不宁 催人奋进
3、不知颠倒 舞刀弄棍 雏鹰展翅 震耳欲聋 转弱为强 剑眉星眼
4、不世之业 鱼贯而入 跛足蓬头 小巧别致 景色迷人 抱头鼠窜
5、士农工商 生机勃勃 云山雾海 林荫小道 鲜明莹洁 热闹欢腾
1、spill v. 溢出,溅出,倒出
2、transmit v. 传播,播送;传递
3、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 n. 运输,运输工具
4、abundant a. 丰富的,充裕的,大量的
5、trap n. 陷阱,圈套 v. 设陷阱捕捉
1、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时光只会老去,但时光从不会欺骗我们。
4、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5、对于一个为了发现一丁点儿真理而奋斗终生的人来说,如果他能亲眼看到别人真正理解并喜欢他的工作,那他就得到了最美好的报偿。
1、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2、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5、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2、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3、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4、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1、、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2、遇见只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顾城
3、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 ——宫崎骏 《千与千寻》
4、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南派三叔 《盗墓笔记》
5、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去,所以结而离,离而接,没有了局 ——钱钟书 《围城》
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3、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4、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5、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