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虎而冠: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2、打死老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3、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4、虎落*阳: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5、画虎不成: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6、拒虎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7、帮虎吃食: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8、虎口逃生: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
9、虎头蛇尾: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
10、虎口余生: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11、虎口拔牙: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
12、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13、龙跳虎卧: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14、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15、如狼似虎: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16、如虎添翼: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17、熊腰虎背: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18、养虎伤身: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19、虎视鹰瞵:瞵:注视。像老虎和老鹰扑食那样贪婪、凶残地盯着
20、狮虎当道:危险的阻障,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
21、稀里马虎:不认真,马马虎虎
22、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23、虎珀拾芥: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24、豺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25、除狼得虎: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26、放虎遗患: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27、拒狼进虎:见“拒虎进狼”。
28、狼前虎后: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29、龙驰虎骤:谓群雄逐鹿。
30、龙蟠虎伏:雄踞貌。
31、如虎生翼:同“如虎傅翼”。
32、燕额虎头:同“燕颔虎头”。
33、引虎入室:犹言引狼入室。
34、鱼鲁帝虎: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35、画虎刻鹄: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36、纵虎出匣: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37、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38、饿虎攒羊: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39、贪如虎狼:像猛虎和恶狼一样贪婪。形容贪婪无厌
40、虎啸狼号:啸:兽类的长吼声;号:大叫。比喻*者在掠夺时的叫嚣
——带风字的成语有哪些 50句菁华
1、遗风馀烈:前人留传的风教和业迹。
2、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风和日暄,燕交飞触碎胭脂片。”
3、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4、遗风旧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5、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6、遗风古道: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7、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处:《清史稿·灾异志三》:“[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定海暴风疾雨,坏各埠船,溺死兵民无数。”
8、一代风流:风流:本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指创立风尚、为当时景仰的人物。
9、占风使帆: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10、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11、骤雨狂风: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处:《宣和书谱·释怀素》:“自谓得草书三昧……当时名流如李白、戴叔伦、窦臯、钱起之徒皆有诗美之。状其势以谓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12、烟花风月:指男女情爱之事。
13、沾风惹草: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14、寒风凛冽:冽:寒冷。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15、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16、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17、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18、风掣雷行
19、风尘表物
20、风驰草靡
21、风从响应
22、风风势势
23、风虎云龙
24、风环雨鬓
25、风鬟雨鬓
26、风急浪高
27、风里来雨里去
28、风流儒雅
29、风流潇洒
30、风流宰相
31、风*波息
32、风起水涌
33、风不鸣条
34、风餐露宿
35、风车云马
36、风尘碌碌
37、风吹雨打
38、风风雨雨
39、风高放火,月黑*
40、风华浊世
41、风回电激
42、风流跌宕
43、风流人物
44、风流事过
45、风流自赏
46、风马云车
47、风靡一时
48、风起泉涌
49、风起云布
50、风起云涌
风不鸣条: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风掣雷行: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风尘碌碌: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
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风吹浪打: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风吹雨打: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刀霜剑: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风风雨雨: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风高放火,月黑*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风骨峭峻: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作浪兴风] 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捉影捕风]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逐日追风] 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逐电追风] 追赶闪电和迅风。形容速度非常快。
[骤雨狂风]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骤雨暴风]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运斤成风] 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月晕而风]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遇事生风] 原形容处事果断而迅速。后指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咏月嘲风]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遗训余风]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沂水春风] 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一路顺风] 旅途*安(多用于祝人)。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一帆顺风]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同“一帆风顺”。
[泱泱大风] 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血雨腥风]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相习成风] 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相帅成风] 层层影响成为风气。帅,同“率”。
[吴带当风] 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蔚然成风]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引伸为荟萃、聚集。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同舟遇风] 比喻同遭逆境。
[天末凉风] 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桃李春风]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谈吐生风] 谈话机敏风趣。
[贪墨成风]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
[台阁生风]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宿雨餐风] 形容旅途辛劳。
[宿水餐风]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宿水飡风]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同“宿水餐风”。
[四海承风] 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顺水顺风] 比喻运气好,做事顺利,没有阻碍。
[树高招风]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树大招风]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十雨五风]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上雨旁风] 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
[弱不禁风] 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秋月春风]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千里同风] 比喻天下太*。
[破浪乘风] 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同“乘风破浪”
[排糠障风] 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弄月吟风] 指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弄月嘲风] 弄:玩赏;嘲:嘲笑;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弄影团风] 形容心魂不定。
[蹑影追风] 形容速度极快。
[穆如清风] 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
[沐雨栉风]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沐雨梳风]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同“沐雨栉风”。
[沐露梳风] 指受风露轻拂、浸润。
[抹月批风] 抹:细切;批:薄切。用风月当菜肴。指吟啸风月,清高自赏。
[抹月秕风] 意思是用风月当菜肴。这是文人表示家贫没有东西待客的风趣说法,
[明月清风]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灭景追风] 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影”。
[密不通风] 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
[靡然向风]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亦作“靡然乡风”。亦作“靡然乡风”。
[靡然乡风]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同“靡然向风”。
[靡然顺风] 指望风顺从。
[靡然从风]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靡然成风]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满袖春风] 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满面春风] 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满脸春风] 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马牛其风] 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马耳东风]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马耳春风]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林下清风] 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林下高风] 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两袖清风]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朗月清风] 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
[苦雨凄风] 苦雨:久下成灾的雨;凄风:寒冷的风。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口角生风]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口角春风]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刻雾裁风] 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
[举步生风] 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借篷使风] 比喻借他人之力办事。
[见事生风] 形容遇到事情,兴风作浪。
[霁月光风]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济窍飘风] 指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
[疾雨暴风] 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同“暴风疾雨”。
[疾恶如风] 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
[箕山之风] 指隐士的风范。
[喝西北风] 指没有东西吃。
[观化听风] 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怪雨盲风] 犹疾风暴雨。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甘拜下风] 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甘败下风] 甘:情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方。对人自认不如,真心佩服。
[改政移风] 改变风气习俗。
[改俗迁风]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奉扬仁风] 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斐然向风] 翩然地闻风归向。
[斐然乡风] 翩然地闻风归向。
[飞蓬随风] 枯蓬随风飞。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
[飞蓬乘风] 蓬:蓬草。指蓬草乘风飞转,飘荡不定。比喻人无坚定意志,随情势而改变。同“飞蓬随风”。
[放屁添风] 比喻在一边助威。
[耳后生风] 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道骨仙风] 指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当耳旁风] 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当耳边风]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代马依风] 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惨雨酸风] 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捕影系风]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拨草瞻风] 比喻善于观察事物。
[毕雨箕风] 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笔底春风] 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败化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八面威风]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八面驶风] 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传。
[风起云蒸] fēng qǐ yún zhēng
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风起云涌] fēng qǐ yún yǒng
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风起水涌] fēng qǐ shuǐ yǒng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
[无风起浪] wú fēng qǐ làng
比喻*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风禾尽起] fēng hé jìn qǐ
比喻顺应天心,得到天助。
[无风不起浪] wú fēng bù qǐ làng
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闻风而起] wén fēng ér qǐ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rèn píng fēng làng qǐ,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
通风报信:这里的风指的消息,风声的意思。所谓的通风报信是指把消息告诉别人
风流云散:犹如风和云一样自然的散开了
秋风送爽:秋天的风带来一些凉爽舒服
狂风暴雨:风刮的比较大,雨下的也非常大
春风化雨:春天的风带来雨
八面威风:威风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非常的强盛强大。
微风拂面:威风吹到你的脸上
寒风刺骨:寒风通常是指冬天的风,寒风刺骨意思是说冬天的风吹透我们的骨头
不正之风:风指是社会风气,不正之风指的是不好的社会风气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特别的大,可以让风云变色
风云变色:意思和叱咤风云差不多,都是形容威力巨大,让事物或人彻底改变
东风浩荡:东风大多指的是春风,因为一般来说只有春天才会刮东风。所谓的东风浩荡是形容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了
乘风破浪: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闻风而动:听见一点风声就开始行动
风调雨顺:风的力度比较适宜,下雨的时间也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1、望风希指: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虎的成语有哪些 50句菁华
1、捉虎擒蛟:蛟:蛟龙。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龙。比喻本领大。
2、养虎为患: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3、燕颔虎须:形容相貌威武。
4、以肉餧虎:比喻白白地送死。
5、如狼似虎: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6、潜龙伏虎:潜藏地蛟龙,潜伏地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7、鲁鱼帝虎:指文字传抄错误。
8、熊据虎跱:比喻群雄割据地形势。
9、如虎得翼:同“如虎傅翼”。
10、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地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11、龙驰虎骤:谓群雄逐鹿。
12、为虎傅翼: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地势力。
13、柙虎樊熊:柙中地虎,樊内地熊。比喻被囚地恶人。
14、投畀豺虎: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地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地愤恨。
15、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16、以肉啖虎:见“以肉餧虎”。
17、养虎自齧: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齧,同“啮”。
18、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19、势成骑虎: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20、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21、龙拏虎跳:犹言龙争虎斗。
22、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3、龙腾虎踞: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24、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25、龙跃虎踞:比喻超逸雄奇。
26、熊据虎跱: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27、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8、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一样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29、九阍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
30、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31、龙跳虎伏:犹言龙腾虎卧。比喻笔势。
32、燕颔虎颈: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33、龙争虎斗
34、甘冒虎口
35、春冰虎尾
36、引虎自卫
37、大人虎变
38、【虎入羊群】喻声势非常大,对方一点抵抗的力量都没有,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39、【为虎作伥】比喻做坏事的帮凶。
40、【谈虎色变】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41、【龙潭虎穴】喻险要的地方。
42、养虎自啮: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啮,同“啮”。
43、卧虎藏龙
44、画虎画皮难画骨
45、投畀豺虎
46、畏敌如虎
47、狼吞虎咽
48、初生之犊不畏虎
49、骑虎难下
50、【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虎的词语有哪些成语 40句菁华
1、龙骧虎跱的意思lóng xiāng hǔ jià 雄踞貌。
2、龙骧虎视是什么意思及造句lóng xiāng hǔ shì 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3、鹰扬虎噬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yīng yáng hǔ shì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4、龙蹲虎踞是什么意思lóng dūn hǔ jù 犹言龙盘虎踞。
5、虎狼之国的意思及近义词hǔ láng zhī guó 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
6、龙跳虎伏的意思lóng tiào hǔ fú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7、虎入羊群的意思hǔ rù yáng qún 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8、龙骧虎步的意思lóng xiāng hǔ bù 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9、鹰视虎步的意思yīng shì hǔ bù 见“鹰视狼步”。
10、虎头虎脑的意思hǔ tóu hǔ nǎo 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11、虎略龙韬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hǔ lüè lóng tāo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12、龙跳虎卧的意思lóng tiào hǔ wò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13、龙精虎猛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lóng jīng hǔ měng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14、龙盘虎踞是什么意思lóng pán hǔ jù 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15、龙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地深水潭,虎栖身地巢穴。比喻极其凶险地地方。
16、如狼如虎:见“如狼似虎”。
17、敲山震虎:见“敲山振虎”。
18、猛虎添翼:比喻强大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19、乔龙画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20、如虎生翼:同“如虎傅翼”。
21、引虎自卫: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22、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
23、养虎自残:见“养虎自啮”。
24、羊入虎群:比喻好人落入坏人地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25、绣虎雕龙:比喻文章地辞藻华丽。
26、投畀豺虎: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地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地愤恨。
27、狼餐虎咽:见“狼餐虎咽”。
28、引狼拒虎:见“引虎拒狼”。
29、狼吞虎餐: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30、纵虎出匣: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地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31、纵虎出柙: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地敌人,贻患无穷。
32、鱼鲁帝虎: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33、盘龙卧虎: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34、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35、引虎入室:犹言引狼入室。
36、狼餐虎噬: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37、引虎拒狼: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38、龙飞虎跳:喻笔势遒劲奔放。
39、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40、身寄虎吻: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形容龙的成语有哪些 50句菁华
1、龙威燕颔: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2、龙凤呈祥:指吉庆之事。
3、龙潭虎穴: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4、白龙鱼服: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5、龙幡虎纛:指将帅之旗。
6、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7、龙翔凤舞:犹言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8、龙腾虎踞: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9、龙兴云属: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10、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11、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12、凤楼龙阙: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13、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14、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
15、龙翰凤翼:比喻杰出的人才。
16、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17、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18、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19、成龙配套:将零部件搭配起来,成为一套完整的整体。
20、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21、虎斗龙争
22、龙雕凤咀
23、龙飞凤翔
24、放龙入海
25、大水冲了龙王庙
26、虎卧龙跳
27、凤翥龙骧
28、龙飞虎跳
29、龙拏虎攫
30、大水淹了龙王庙
31、龙盘凤逸
32、龙化虎变
33、二龙戏珠
34、扳龙附凤
35、龟龙片甲
36、乘龙配凤
37、龙翰凤翼
38、龙章凤姿
39、禅世雕龙
40、龙断之登
41、龙腾凤集
42、龙举云兴
43、龙断可登
44、龙眉豹颈
45、附凤攀龙
46、火龙黼黻
47、活龙活现
48、飞龙乘云
49、凤箫龙管
50、虎踞龙盘
——描述文字的成语有哪些 50句菁华
1、目送手挥: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
2、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3、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4、白纸黑字: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5、笔诛墨伐: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6、惜字如金:指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7、香象绝流: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同“香象渡河”。
8、束广就狭:指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
9、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10、片语只辞: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11、拆牌道字: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
12、同文共轨: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13、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14、文章星斗:是文章之冠首,形容人文章写得漂亮,超群出众。
15、文以载道: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16、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17、文武差事:比喻明劫暗偷。
18、文搜丁甲: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19、文似其人: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20、文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21、文身剪发: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22、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23、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24、文经武略: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25、文籍先生: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26、文房四物: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27、文觌武匿: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28、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29、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30、身无分文
31、文过饰非
32、文君新寡
33、天下文宗
34、潘文乐旨
35、文武两全
36、孔壁古文
37、文阵雄帅
38、讲文张字
39、市民文学
40、文川武乡
41、文无点易
42、枕典席文
43、文武差事
44、尊酒论文
45、衣冠文物
46、揆文奋武
47、文章魁首
48、文章山斗
49、深文附会
50、重厚少文
——形容同学之间友谊的成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志同道合: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2、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3、朝夕相处: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4、王贡弹冠: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在位,贡公弹冠”。
5、一体同心:一体:一个整体。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6、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7、表里相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8、同音共律:音律相同。比喻关系密切。
9、班荆道故: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10、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
11、李郭同舟:以之比喻知己相处。
12、病痒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3、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14、明月清风: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15、比目连枝:比目:比目鱼,传说仅一眼,须两鱼并游;连枝: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形影不离的情侣和朋友。
16、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17、蜜里调油: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18、圣君贤相: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19、义气相投: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20、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21、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22、志同道合:道:道路,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23、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24、契若金兰: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25、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
26、十日之饮: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27、酒肉兄弟:指酒肉朋友。
28、呼朋唤友: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
29、九故十亲:泛指亲戚朋友。
30、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31、十亲九故:故:老朋友。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32、不弃故旧:弃:抛弃;故旧:旧交。不轻易抛弃老朋友。
33、求其友声:指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34、簪盍良朋:簪:聚拢;盍:同“合”,聚合。指好朋友相聚。
35、酒朋诗侣:指在一起喝酒作诗的朋友。
36、不敢高攀: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37、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38、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39、沾亲带友: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40、不忘故旧: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形容桃花的成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僵李代桃——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
2、僵桃代李——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同“僵李代桃”。
3、桃僵李代——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同“李代桃僵”。
4、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5、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6、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7、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8、桃蹊柳陌——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9、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10、投桃之报——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11、杏腮桃脸——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同“杏脸桃腮”。
12、以桃代李——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
1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14、人面桃花(亦作桃花人面)——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外,也被用来形容景色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伤。
15、桃花源——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
16、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7、凡桃俗李——*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常的事物。
18、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19、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
20、门口有一大片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娇嫩得仿佛吹口气就能化成水。
21、桃树上挂满了花骨朵,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仿佛是一群胆怯羞涩的小姑娘,谁也不肯第一个统开笑脸。
2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3、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24、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25、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26、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27、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白居易《晚桃花》
28、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29、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30、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李白《箜篌谣》
31、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阴铿《渡青草湖》
32、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33、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34、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35、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36、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37、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红梅》
38、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39、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李商隐《茂陵》
40、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以一当十——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2、意气风发——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3、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4、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5、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6、志在四方——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7、傲霜斗雪——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8、拔刀相助——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
9、霸王别姬——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
10、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11、才夸八斗——夸耀才华出众。
12、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13、大展宏图——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14、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5、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16、赴汤蹈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17、刚正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18、攻无不克——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19、光明磊落——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20、浩气长存——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21、浩气凛然——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22、急流勇进——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
23、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24、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25、巾帼英雄——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26、襟怀磊落——襟怀:胸怀;磊落:光明正大。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27、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28、慷慨就义——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29、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3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31、宁折不弯——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32、女中豪杰——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33、气冲霄汉——霄汉:指天空。形容魄力非常大。
34、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
35、十人九慕——慕:羡慕。十个人见了有九个人羡慕。形容才貌出众,人人羡慕。
36、视死如生——把死去看做活着一样。形容不怕死。同“视死若生”。
37、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38、文韬武略——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39、壮心不已——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40、纵横驰骋——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鸡的成语有哪些 40句菁华
1、淮南鸡犬: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2、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3、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4、鸡骨支床: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5、斗酒只鸡: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6、斗鸡走狗: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7、缚鸡之力: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8、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9、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10、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11、卓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2、呆如木鸡: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13、斗鸡养狗: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14、斗鸡走马: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15、凤毛鸡胆: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16、鹤处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同“鹤立鸡群”。
17、淮王鸡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18、鹤行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同“鹤立鸡群”。
19、鸡虫得丧: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同“鸡虫得失”。
20、鸡鸣候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同“鸡鸣戒旦”。
21、鸡犬无惊: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安无事。同“鸡犬不惊”。
22、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23、鸡豚之息:比喻微小的收益。
24、见卵求鸡: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
25、井蛙醯鸡: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26、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27、杀鸡取蛋: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28、杀鸡为黍:指殷勤款待宾客。
29、土鸡瓦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同“土鸡瓦犬”。
30、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31、金鸡消息: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32、木鸡养到: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33、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34、杀鸡抹脖: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35、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36、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37、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38、偷鸡摸狗: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39、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40、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