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二是行善。
2、*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3、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
4、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5、真正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6、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7、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8、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
9、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10、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1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12、*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3、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温情。
14、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15、到了这个年纪,你该牢记,万事藏于心不表于情。
16、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与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这个世界
17、心里装满爱的人,它们一样也会回报给你阳光。只等你开门!幸福随时都会在门外守候……
18、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19、跟强者在一起,会看到不停地战胜与超越;跟弱者在一起,会听到的不断的叹气与吐槽。于是,就会明白:为什么前者一直坦然、*静;后者越来越焦虑、暴躁;强与弱,是一种能力、一种姿态,与年龄、身份无关。——静思
20、能干不干,不如苦干实干。
21、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22、受人滴水之恩,当须涌泉以报。
23、君子行事为目标,小人为目的。
24、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25、自己害自己,莫过于乱发脾气。
26、*常恩己过、閒谈莫论人非。
27、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28、犯错出懺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29、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30、用爱化碍,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碍。
31、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32、并非有钱魷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33、修行要繫缘修心,藉事练心,随处养心。
34、吃苦了苦苦尽廿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35、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36、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缩小自己。
37、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38、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可能是自己。
39、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慧。
40、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静思语经典语录 60句菁华
1、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2、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可能是自己。
3、要比谁更受谁。不要比谁更怕谁。
4、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5、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6、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7、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才会落空。
8、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温情。
9、有时当思无时苦,好天要积雨来粮。
10、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即是成就自己。
11、有愿放在心裡,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12、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13、【生命在呼吸间】佛陀说:「生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法挡住死期,让自己永住人间。既然生命去来这麼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14、【行善要及时】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15、【救世的良药】佛法是救世的良药——因為世间的眾生,常处於病与贫的状态中。无论天然灾害或人為祸乱,都是因為不调和而引起的病态;既然產生病态,即需治世的良药,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药。
16、【惟慧是业】菩萨之情广大无边际,能包容宇宙,能无限量地爱一切眾生,丝毫不求眾生的回报。菩萨常念知足、安贫乐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所以说「惟慧是业」——依智慧而行动,这是凡夫与菩萨不同的地方。
17、【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於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没有价值。
18、【多疑之苦】一般凡夫太爱自己,就会处处与别人计较、事事多起疑心,常怀疑别人所说的话是不是讽刺自己?别人所做的事会不会对自己不利?像这种人,就是把「人事」当「是非」,会生活得狠痛苦。
19、【点亮心光】一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发别人的心光。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而非光靠能干。待人要以宽大的心胸去接纳、包容——发广大心,普爱一切眾生,使周遭都笼罩在大爱氛围中。
20、【说一丈不如行一寸】人有二耳、二眼、一口、双手、双脚,此中道理: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话、多做事。修行贵在身体力行,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21、【人群磨练】人的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须走入人群,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适应,并圆融共处、和睦相待。
22、【啟发自我觉性】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啟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23、【四重德行】修行者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离「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24、「言重」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人心向上,并解开眾生的心结;所以「言重」则「有法」。
25、「行重」即行仪庄重,举止有节;是故「行重」则「有德」。
26、【布施就是修福】布施就是修福。钱财,若捨不得用而存在金库做守财奴,就与穷人没有两样;但是如果用得不当也会有害身心,甚至祸国殃民。若能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则是修福积德的大好机会。
27、【端正见解】端正自我的见解,需用正确的理智、思想透视人生无常的道理。不管是贫、是富,也不管人间物质的贵贱增减都没有得失心,皆能安然自在,这就是「学佛的正见」。
28、【天天洁净心地】过年前,人人会将屋子内外整理、粉刷得焕然一新。做人也要时时刻刻把坏的淘汱掉,让心地天天清新洁净。而学佛的人,更要心如过年一样,日日除旧布新。
29、【感谢天意】若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练。
30、【勿轻言困难】勿轻言「挫折感、无力感」。纵然困难如石,也要钻过去;更何况有时所谓的困难,可能只是如纸之薄。
31、【自杀的罪业】自杀所犯的罪有三:一、杀害父母所赐的身体,犯不孝罪。二、造自杀罪业。三、犯遗弃父母、先生(或太太)和孩子的罪。
32、【另一种福】人在*安的时候,狠容易迷失自己。偶尔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唤醒良知、长养善根,这何尝不也是福?
33、【重业轻受】过去宿业所带来的业障,如能以欢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业轻受。
34、【无愧则心安】遭受别人批评时,先问自心是否无愧?无愧则心安。
35、【藉事练心】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积极投入人间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心灵不被环境所转,能勇敢突破万难,难行能行;做到别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别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这才是「藉事练心」。
36、【真善无贪】人之所以虚偽,只因贪欲心起。若能弃除贪欲烦恼,也无杂念,无欲无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乐。
37、【莫贪无厌足】凡夫心常常贪无厌足,财產多,还要更多;权势大,还要更大。既有娇妻,还想拥有美妾;先生好,还希望他百依百顺;孩子乖,还要他样样第一,以光耀门楣。永远都在名利、物欲、爱情、亲情……无止境的追求中——多欲多求,以致苦不堪言!甚至引发犯罪心念,造成犯罪行為。
38、【三毒的破坏】人生有烦恼,皆源於人心有三毒。毒者,破坏也!世间之所以战乱相连,国家动盪不安、社会奢靡不振、事业败落、感情破裂,都是因贪、瞋、痴三毒所引起。
39、【持忍一切好办】忍,是帮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没有什麼事办不到。
40、【学习圣人心胸】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包容万物的宽大心胸,心境才能超脱;否则儘管信仰虔诚、礼敬拜佛,终究还是会堕入魔道。
41、【忍者无难字】忍字心上一把刀。能忍,就能纳受人间一切的缺点——对任何人没有一点怨恨,做任何事也没有一个难字。
42、【居安思危】人人应时时「居安思危」,莫等「危时方思安」。修行人更要时时下功夫,以备四大不调时能安然度过。
43、【心中的净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净土——良善本性。若保持心田明净无染,则杂草乱麻不生,常开智慧之花,永结菩提善果;如此不仅美化自我人生,也净化社会人心。
44、【心贼害人害己】极兄大恶,莫过於自我心中的烦恼贼;它常在我们毫无防备之下,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45、【用慈施悲】把贪念转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46、【扩展长情於未来】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成就现在的近缘,更扩展长情於未来。
47、【人人互爱】与人相处要去除我执,扩大心胸,客客气气,互让互爱。
48、【国家是自己的家】移民是消极、逃避的行為,如果把移民的心思,转而运用於积极改善目前的社会环境——人人发挥菩萨精神,将国家当作一个大家庭,以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来关心、整理和照顾;如此,何愁国家、社会生活品质不能提升?
49、【眾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50、【莫虚度光阴】人一旦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精神就会委靡不振,生命也就失去意义。
51、【时时自我警惕】人时时刻刻都处在无常的流动中,也经常处在无明的风雨交加中;唯有时时自我警惕,才能安度人生之险境。
52、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53、无心去往坏处想,则任何话都是好话。
54、无信与迷信两者,宁愿无信也不要迷信,信必须智信。
55、因缘稍纵即逝,把握刹那的心念,恒学尽心尽力去做。
56、“心苦”的良药,唯有一样——大爱。
57、修行就是要修到无心的动作也能感动人心。
58、以佛心看人,人人皆佛。以鬼心看人,人人皆鬼。
59、若能用心,道理就在眼前;若不用心,真理就与我们无关。
60、【从自我做起】想拥有一个清净的社会并不难,但需先从无数个「我」与「你」开始做起。想要求整体的美,也必须从个体开始;有无数个美的个体,才会有大整体的*。同样的,嚮往生活在菩萨的世界,自己就必须先学习做菩萨。
——静思的语录 50句菁华
1、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欢乐,求人痛苦。
2、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钻石般珍贵;但对愚人来说,却像是一把泥土,一点价值也没有。
3、能干不干,不如苦干实干。
4、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5、人事的艰难与琢磨,就是一种考验。
6、人的心地是一畦田,土地没有播下好种子,也长不出好的果实。-
7、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温情。
8、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9、君子為目标,小人為目的。
10、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11、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即是成就自我。
12、一个人的欢乐。不是因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计较得少。
13、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14、自我害自我,莫过於乱发脾气。
15、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改过,改过并不难。
16、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我。
17、為人处世要细心细心,但不要「细心眼」。
18、能善用时间的人,必能掌握自我努力的方向。
19、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20、*常恩己过,閒谈莫论人非。
21、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丝毫看不到自我的缺点。
22、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23、培养好自我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
24、人生之贵,莫过于信,信乃人生立世之本。
25、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本事去爱别人的。
26、说话讲得恰到好处,多一句少一句都不行。
27、爱的教育是爱他,教育他的同时,也要启发他爱人的`心。
28、人生的地位和名利都是虚假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
29、邀功另人厌恶,诿过令人痛恨。
30、不要把阴影覆藏在心里,要散发光和热,生命才有意义。
31、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淡无味之中。
32、真正的人生要乐中能知苦,在苦中也能体会乐的甘美,不知苦的人,会因对苦难缺乏敏锐的感受力,而变得没有人情味。
33、人能和,则是非不生。
34、世间的海能够填*,可是人的鼻下横,小小的一个嘴巴却永远填不满。
35、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36、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37、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
38、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我,你懂吗
39、【时日莫空过】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间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
40、【為善竞争】人生要為善竞争,分秒必争。
41、【蒙蔽的自由】人常在什麼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42、【时间无法遮挡】怕时间消逝,花了许多心血,想尽各式方法要遮挡时间,结果是:浪费了更多时间,且一无所成!
43、【职业与志业】所谓职业,是為生活而工作,是被动的办事;办公时间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迟到早退,公务就算完成。而志业则是没有上班时间,更没有下班时刻,虽然不需打卡,却是分秒善尽义务,一切都出於自愿。
44、【做好事是义务】做好事总是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45、【生存的真諦】天下、国家、社会、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安寧、和睦,皆因人人只知争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諦。
46、【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眾生。
47、【心胸光明磊落】世间事都是相对的,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待人,以光明落的心胸任事接物,则人生到处都充满*。
48、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49、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歷练的强打者,随时都可以挥棒。
50、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丝毫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2022最新静思语录大全 30句菁华
1、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2、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3、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
4、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5、并非有钱魷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6、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7、人的心地是一畦田,土地没有播下好种子,也长不出好的果实。-
8、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
9、君子為目标,小人為目的。
10、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
11、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12、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13、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14、自己害自己,莫过于乱发脾气。
15、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
16、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即是成就自己。
17、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18、君子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19、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0、稻穗结得越饱满,越会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谦冲的胸襟。
21、*常恩己过、閒谈莫论人非。
22、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23、能干不干,不如苦干实干。
24、真正的爱心,是照顾好自己的这颗心。
25、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26、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27、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改过,改过并不难。
28、天上最美是星星,人生最美是温情。
29、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30、尽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静思语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2、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
3、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4、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5、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
6、人事的艰难与琢磨,就是一种考验。
7、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
8、能干不干,不如苦干实干。
9、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生命的使用权。
10、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
11、有愿放在心裡,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12、布施如播种,以欢喜心滋润种子,才会发芽。
13、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14、难行能行,难捨能捨,难為能為,才能昇华自我的人格。
15、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缩小自己。
16、【时间无法遮挡】怕时间消逝,花了许多心血,想尽各式方法要遮挡时间,结果是:浪费了更多时间,且一无所成!
17、【发大愿】发愿——必须发利益眾生的大愿,并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18、【心胸光明磊落】世间事都是相对的,只要我们以真诚的爱心待人,以光明落的心胸任事接物,则人生到处都充满*。
19、【礼敬诸佛】正信的佛教徒称「礼敬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学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20、【人人都有菩萨心】人人本具一颗菩萨心,也具有和菩萨同等的精神与力量,此力量即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它恒藏在人人内心的本性。
21、【菩萨行者】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眾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22、【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23、【遵从良医】人都有生老病死,有身体就有病痛。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既知有病,就应遵从良医的诊断治疗,免除身体苦患。
24、【太太的责任】爱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优点,如何引导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责任。
25、【不要执著小爱】有些人的爱只执著於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產生怨恨。
26、【痛苦的根源】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有如汹涣的波涛,一波未*!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27、【练心】人生在世,常会接触复杂的人事;所谓「修行」,就是要藉复杂的「人与事」来练心。
28、【圣人无梦】古人说:「圣人无梦」,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精神不执著於梦境,不理会梦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对现实的生活。
29、【善用钱财】钱会害人,但是钱也会救人。我们要好好利用钱去救人,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有势的人,若不知节制欲望则烦恼无量;若不将名利看淡,精神生活必然空虚无所依止且苦患无量。
30、【财欲是祸水】世间人為了财物,造作无量罪业,所以有句话说:「财欲是祸水。」学佛应认清:世间财物只是给予人们资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欢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嘉捨布施。
31、【不能逃避责任】逃避责任,寻求一生的清閒,就无法延续自己的慧命。
32、【渴爱的奴役】还未学佛以前,我们经常被「渴爱」所役使,心裡老是有欠缺的感觉;纵使有时好像捕捉到什麼,却总是无法安定落实。这就好像在乾旱的沙漠裡洒上一滴水,仍旧乾燥如初,丝毫起不了滋润的作用。如今我们有幸学佛,就要少欲知足,放下物欲的执迷,积极节省有用的时间和精力,充实自己的良能与学养,朝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正路迈进。
33、【凡事靠自己】怎样才能消业、消灾?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欢喜接受所面临的一切,过一分鐘即消一分灾。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业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灾解厄。
34、【藉事练心】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积极投入人间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心灵不被环境所转,能勇敢突破万难,难行能行;做到别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别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这才是「藉事练心」。
35、【可怕的心魔】阻碍他人走正,或破坏他人发善心、做善事的人,就叫做「魔」。外魔不可怕,最怕的是内心的魔——自己内心起了扰乱,不仅障碍他人,也障碍自己。
36、【分毫累积无量】无量功德是在日积月累中,分毫累积聚集而成。
37、【提防心贼】心中无形的风灾是「无明」,无形的刀剑是「嫉妒心」,无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无形的心狱是指「入邪道法」。这些无形的心贼会灭除人之善根,毁尽修行之功德林。
38、【忍辱】人若能面对现实,欢喜接受过去生中的善恶业缘,谓之「忍辱」。
39、【堪忍成就一切】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无法成就事业、学业与道业。修行必定要能堪忍无量的苦,无忍决不会有所成就,是故「忍」為修学佛法的重心。
40、【动中的寧静】人要学习经得起周围人事的磨练而心不动摇,并学习在动中保持心的寧静。
41、【用「心」听话】听别人说话时,要以说话人的心态聆听——听年轻人的话,用年轻人的心态聆听;听老年人的话,用老年人的心态聆听——即得人事圆融。
42、【心的动力】物质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虚的架构;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爱、富有慈悲。真正的动力是心力;拥有这分爱心动力作基础,还有什麼不能改革、不能引导的呢?
43、【颠倒眾生】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 若只是随著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就叫做「颠倒眾生」。
44、【自动自发】诚是发自内心、自动自发的精神。若有这分自动自发的精神,人生再辛劳都不会觉得苦。
45、【*凡则*安】做人要有分*常心,一分*凡的念。如果大家都自觉*凡,人生就*安了。
46、【快乐地过日子】人的生、老、病、死是狠正常的事,与其烦恼它,何不每天快乐地过日子?
47、【看开与知足】所谓看开人生,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能及时行善;也不是什麼都没有,而是什麼都知足!
48、人生最踏实的事是今日。此时有多少力量就赶快付出。
49、以佛心看人,人人皆佛。以鬼心看人,人人皆鬼。
50、若只接触美好的事物,无法体会真理;必需走入苦难的地方,才能有所领悟。
——静思晨语 40句菁华
1、不要去羡慕运气好的人,而应该去仰慕实力好的人。早安!
2、已经没有可以每天想念的人了,以后的日子请努力赚钱吧。早安!
3、成长是分两半的,一半在上帝手中,那是宿命,另一半在自己手中,那是拼命。早安!
4、记住:上路后,就勇往直前;无论有多难,你都要再坚持一下。折腾才不辜负生命给予的,上场机会。早安!
5、几乎所有的爱情都是以你好开始,以你好坏升华,以你好棒进入高潮,以你好吗淡化,以你还好吗结束。早安!
6、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有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三毛。早安!
7、很想好好抱抱你,无关感情,无关自尊,无关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我,就只是在阳光透过树影斑驳照在我们身上时,好好抱抱你。早安!
8、花努力盛开,开得芬芳美丽,吸引蝴蝶舞动。鸟儿努力地歌唱,悠悠旋起涟漪,美妙的悦耳动听。只要肯努力,结果会变得很美丽。早安!
9、用阳光心态面对生活------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遇到困难、挫折、变故、失败,或者不顺心的人和事。早安!
10、如若有生之年我们还会再相遇,那我希望彼时我们都是独自一人,那样不管那时我们有多老,头发有多花白,牙齿掉了多少颗,我都会有勇气轻轻牵起你的手。早安!
11、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坚持和付出。是不停地做,重复的做,用心去做。当你真的努力了,付出了,你会发现自己潜力无限。记得每天鼓励自己,越勤奋,越幸运,越感恩,越幸福。早安!
12、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它使人思索,使人坚强,使人更懂珍惜。如果一个人没有品过苦,就难以知道甜的滋味。勇敢的面对苦难,乐观的克服苦难,也是一种修行。没有永恒的夜晚,没有永恒的冬天,苦难终会过去,而阳光总在风雨后。早安!
13、世界这么大,有人在奔跑,有人怕摔倒,路上坎坷一样,不一样的是,奔跑的人心里只有目标,怕摔倒的人总是盯着路上的荆棘。最终的结果,奔跑的人到达成功终点,怕摔倒的人,纠结一生,枉费才华,遗憾终生。磨难就能获得成功坚持,奔跑,相信,结果就是成功。早安!
14、把慈悲形象化,付之具体的行动。
15、不要封闭自己。你要先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
16、用宁静的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大地众生声。
17、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是一分虔诚的爱心。
18、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19、每一天都是作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20、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在人生道中就会活得很快乐。
21、圣人与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时空。
22、如若物体贴镜或尘封镜面,即使是明镜清影,亦难映照镜物。
23、能救人的人就叫作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萨。
24、众生心即是凡夫心,也是污染、有色彩的心,色彩抹净即现佛性。
25、镜子,是用来鉴照物体影像的;但必须镜、物相离,方能清澈映照。
26、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
27、不管是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28、天堂和地狱都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29、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30、人多迷于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进;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所得。
31、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会有烦恼。
32、有所求的爱,是无法永久存在的。能够永久存在的,就是那分无形、无染而无求的爱。
33、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34、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钻石般珍贵;但对愚人来说,却像是一把泥土,一点价值也没有。
35、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36、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分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进修慈悲与智慧。
37、修行最主要的目标即是无我。因为你能缩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来尊重你,接受你。
38、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会产生杂念,有执著顾恋之心。人一旦时时刻刻回忆往事,便会痛苦、怨恨、怒、不甘心。
39、若是身一无所有,则心一无挂碍——没有得失的牵绊,没有物质的积累,心灵自然没有挂碍。这是圣者所有的境界,也是学佛者所求的境界。
40、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以自我为大,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响周围的人群跟着争执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身心健康、幸福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