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薏苡明珠、半明不灭、明鉴未远
2、明哲保身、心明眼亮、另请高明
3、忧盛危明、百喙莫明、冰雪聪明
4、无明业火、明知故犯、明罚敕法
5、明白易晓、听聪视明、明抢暗偷
6、光明洞彻、自知自明、花明柳媚
7、慈明无双、明察秋毫、明珠暗投
8、春和景明、明修栈道、若明若暗
9、休明盛世:休明:完美,清*;盛:兴旺;世:世代。完美清*的兴盛时代。
10、水明山秀:形容风景优美。同“水秀山明”。
11、弃明投暗: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与“弃暗投明”意相反,亦作“背明投暗”。
12、聪明智能:指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13、连明彻夜: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明连夜”。
14、连明达夜: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同“连明连夜”。
15、眼明手快:看得准,动作敏捷。
16、公正廉明:公*正直,廉洁严明。
17、来去分明: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18、昏镜重明: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比喻重见光明。
19、外宽内明: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20、外简内明:指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21、察察为明: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22、泾渭自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同“泾渭分明”。
23、明火持杖: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24、明察暗访: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朝廷调查研究。
25、明光锃亮: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烁亮”。
26、明白了当: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27、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28、眼明心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29、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30、聪明绝世,明教不变,廉明公正,深切著明,忧盛危明,
31、重明继焰,明扬侧陋,白黑分明,昏镜重明,来去分明
32、学行修明,开佛光明,审思明辨,独见之明,公道大明。
33、明廉暗察,聪明智能,鬼瞰高明,连明达夜,无明无夜,
34、壁垒分明,削发明志,不明是非,明月不常圆,明珠出老蚌,
35、褒贬分明,蔽明塞聪,光霁月明,笃思明辨,孚尹明达,
36、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37、去暗投明:脱离黑暗势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38、奉若神明: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样。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39、下落不明:下落:着落,去处。指不明白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40、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41、暗箭明枪: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42、明如指掌:形容对情景十分清楚,好象指着自我的手掌给人看。
43、明明赫赫: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
44、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朗。
45、明刑弼教:弼:辅助。用刑法晓喻人民,使人们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到达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46、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47、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48、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我。现指因怕连累自我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49、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50、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51、明查暗访: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景。
52、明教不变: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
53、明月清风: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54、明媒正娶:明正:形容正大光明。旧指正式婚姻。
55、明火执仗: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明正典刑:明:证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57、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58、不明不暗,复子明辟,身分不明,柳媚花明,洞明世事,
59、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60、薏苡明珠 半明不灭 明鉴未远
——带牛字的成语 60句菁华
1、买牛卖剑
2、争猫丢牛
3、司马牛之叹
4、吹牛拍马
5、呼牛作马
6、壮气吞牛
7、屠所牛羊
8、归马放牛
9、搏牛之虻
10、散马休牛
11、敲牛宰马
12、气吞牛斗
13、牛之一毛
14、牛听弹琴
15、牛羊勿践
16、牛角挂书
17、犀牛望月
18、犁牛之子
19、犂牛骍角
20、瘠牛偾豚
21、目无全牛
22、笔误作牛
23、羞以牛后
24、襟裾马牛
25、风牛马不相及
26、马浡牛溲
27、马牛襟裾
28、马面牛头
29、骑牛觅牛
30、鸡尸牛从
31、牛溲马渤: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32、老牛舐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33、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34、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35、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36、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7、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
38、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39、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
40、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我那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41、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仅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42、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43、一牛鸣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44、瘠牛羸豚: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45、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46、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47、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48、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49、买牛卖剑: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50、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51、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52、鸡尸牛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53、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54、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55、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56、牵牛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57、鲸吸牛饮,马浡牛溲,马面牛头,气冲牛斗,气吞牛斗,鼠入牛角,蛇神牛鬼
58、买牛息戈,木牛流马,目牛无全,目牛游刃,泥牛入海,骑牛觅牛,牵牛下井
59、牛衣对泣,牛衣岁月,牛衣夜哭,牛之一毛,牛渚泛月,伯牛之疾,搏牛之虻
60、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之后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带蛇字的成语 60句菁华
1、〔 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2、〔 一蛇吞象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3、巴蛇吞象
4、毒蛇猛兽
5、一蛇吞象
6、蛇口蜂针
7、骇龙走蛇
8、蛇蝎心肠
9、三蛇七鼠
10、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11、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12、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13、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14、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15、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16、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17、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18、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19、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20、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21、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22、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23、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24、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25、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
26、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景的不一样而变更。
27、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齐。
28、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29、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30、眉低出鹫岭,脚重下蛇冈。
31、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32、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33、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34、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
3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6、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37、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1而引起恐惧
38、封豕长蛇: 亦作“封豨修蛇”。大猪与长蛇。喻贪暴者
39、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
40、蝉蜕蛇解: ①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②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41、斗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42、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43、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44、龙蛇飞动: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45、龙蛇混杂: 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46、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47、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48、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49、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50、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51、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52、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53、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54、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55、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56、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57、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58、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59、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60、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带明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明德惟馨、夜去明来、不明真相
2、明正典刑、仙露明珠、耳聪目明
3、休明盛世:休明:完美,清*;盛:兴旺;世:世代。完美清*的兴盛时代。
4、慈明无双:赞扬兄弟或*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5、聪明才智: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6、同明相照:指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7、聪明智能:指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8、霞明玉映:如霞光明艳,如玉色映现。形容光彩耀人。
9、深切著明:深刻而显明。
10、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11、心开目明:犹心明眼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12、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完美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13、深切着明:指深刻而显明。
14、明光烁亮:指光亮耀眼。
15、明媒正礼: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16、明刑不戮:指刑罚严明,人民就很少犯法而被杀。
17、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18、明火持杖: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19、明心见性:①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20、明光锃亮:指光亮耀眼。同“明光烁亮”。
21、明法审令: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22、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23、若明若暗: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景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24、内疚神明,明珠夜投,明火持杖,明发不寐,若明若昧,
25、遐迩闻明,偶烛施明,痛抱丧明,明齐日月,光明灿烂,
26、明德惟馨 夜去明来 不明真相
27、明正典刑 仙露明珠 耳聪目明
28、明心见性 明白晓畅 恩怨分明
29、自知之明 月明千里 至圣至明
30、黜幽陟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31、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32、圣帝明王: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3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34、掌上明珠:比喻理解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35、开宗明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36、暗箭明枪: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37、高抬明镜: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38、暗斗明争: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39、正身明法: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40、明珠弹雀: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41、明罚敕法: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42、明火执械: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43、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44、明堂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45、明发不寐:明发:破晓,天色发亮;寐:昨。通宵未睡。
46、明赏不费: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
47、明知故犯:明明明白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48、明验大效: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同“明效大验”。
49、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50、明月芦花 明效大验 明廉暗察
——带蛇的成语 100句菁华
1、佛心蛇口,弓影杯蛇,骇龙走蛇,行行蛇蚓。
2、笔底龙蛇,虚与委蛇,一蛇两头,一龙一蛇。
3、养虺成蛇,草蛇灰线,画蛇著足,蛇影杯弓。
4、贪蛇忘尾,蛇食鲸吞,蛇头鼠眼,蛇蝎心肠。
5、行行蛇蚓、
6、笔底龙蛇、
7、一龙一蛇、
8、一蛇两头、
9、龙鬼蛇神、
10、贪蛇忘尾、
11、封豨修蛇、
12、拨草寻蛇、
13、长蛇封豕、
14、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5、杯中蛇影、
16、草蛇灰线、
17、豕分蛇断、
18、壁间蛇影、
19、杯弓蛇影、
20、养蛇咬自己——自取其祸;惹祸上身。
21、从来都是许仙胜白蛇,哪管她有千年道行。。
22、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23、打蛇打到七寸上——正好;恰到好处;击中要害;抓住了关键。
24、琐文结绶灵蛇降。
25、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26、打蛇随棍上——因势利导。
27、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
28、自暴自弃是一条吸取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的毒蛇。
29、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30、说到蛇,许多人就会谈蛇色变,那是困为他们不了解,蛇在我们眼里是坏人的象征,是邪恶的化身,是阴险恶毒的形象……
31、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
32、月色今宵最明,庭闲夜久天清。寂寞多年老宦,殷勤远别深情。溪临修竹烟色,风落高梧雨声。耿耿相看不寐,遥闻晓柝山城。
33、但要知道,蛇十分温柔可爱,尤其是那滑溜溜的皮肤像刚煮熟的鸡蛋白一样,那冰凉的身体放在身上,让我感觉走进冰箱一般。
34、各家儿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一朝提名金榜上,蛇走龙游天地惊,从此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35、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36、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37、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38、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人也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力。
39、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40、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41、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42、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之后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43、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44、蛇雀之报: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
45、蛇头蝎尾: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46、蝉蜕蛇解: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47、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
48、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
49、蛇眉鼠眼:形容人的长相丑恶,心术不正。
50、地头蛇: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比喻本地有必须能量的人物。
51、蛇毛马角: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52、呼蛇容易遣蛇难:把蛇引过来容易,但要把它赶走就困难了。比喻招小人来容易,而要把他打发走就困难了。
53、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剩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适宜。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54、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55、恶龙不斗地头蛇★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
56、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57、杯中蛇影★同“杯弓蛇影”。
58、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59、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60、龙屈蛇伸★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61、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62、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63、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64、我惊呆了,只见一条半米长的菜花蛇正挺着脖子,抬着头正向一只老鼠发起进攻呢!它吐着长长的舌头,脖子挺得直直得,来回摇摆着,好像在寻找有利的战机。
65、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66、蛇行鼠步: 形容胆小谨慎
67、壁间蛇影: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21、拨草寻蛇: ①比喻执意寻找。②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68、蝉蜕蛇解: ①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②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69、斗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70、龙鬼蛇神: 喻奇诡怪僻
71、为蛇画足: 《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72、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73、养虺成蛇: 语本《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后因以“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强大
74、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75、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76、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77、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78、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79、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80、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龟。
81、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
8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83、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84、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85、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86、元龙豪气: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87、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88、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89、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90、凤翥龙蟠: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91、凤箫龙管: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92、生龙活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93、龙骧虎步: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94、笔走龙蛇,拨草寻蛇,春蚓秋蛇,打草惊蛇
95、斗折蛇行,飞鸟惊蛇,佛口蛇心,封豕长蛇
96、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97、蛇行鳞潜: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汪东:《刺客校军人论》:“刺客者,懷彈丸,淬匕首,蛇行鱗潛,如螳螂之捕蟬,恐其有警而飛翔。”
98、蛇虫百脚:蛇和蜈蚣之属。泛指毒虫。: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动物》:“《白兔记》剧:赶开了蛇虫百脚,好坐。”
99、蛇螫断腕:喻小害能坏大事。:清: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斷腕,蟻穴壞隄,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歎者也。”
100、做任何事都不能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的,要认认真真地坚持到底。
——带虎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龙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地深水潭,虎栖身地巢穴。比喻极其凶险地地方。
2、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地样子。
3、熊腰虎背: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4、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5、鲁鱼帝虎:指文字传抄错误。
6、熊据虎跱:比喻群雄割据地形势。
7、养虎遗患:遗:留下;患:祸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8、引狼拒虎:见“引虎拒狼”。
9、狼吞虎餐: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10、养虎自齧: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齧,同“啮”。
11、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12、狼餐虎噬: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13、引虎拒狼: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14、身寄虎吻: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15、龙腾虎踯:比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同“龙腾虎蹴”。
16、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17、龙行虎变:比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18、龙争虎战: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19、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20、【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21、【虎头蛇尾】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22、【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4、养虎伤身
25、养虎自贻灾
26、养虎自齧
27、如虎傅翼
28、委肉虎蹊
29、将门虎子
30、敲山震虎
31、暴虎冯河
32、熊据虎跱
33、燕额虎头
34、画虎类狗
35、畏之如虎
36、畏敌如虎
37、笑面虎
38、纵虎出匣
39、虎兕出柙
40、虎啸狼号
41、虎啸风生
42、虎头燕额
43、虎尾春冰
44、虎皮羊质
45、身寄虎吻
46、鲸吞虎噬
47、龙幡虎纛
48、龙拏虎跳
49、龙跳虎伏
50、羊入虎口
——带风的成语 50句菁华
1、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2、争风吃醋 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3、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4、风清月朗:风凉爽,月明亮。
5、风举云摇:凭借风云飞腾而上。亦比喻飞黄腾达。
6、追风摄景 见“追风蹑景”。
7、魆风骤雨 犹暴风骤雨。
8、佯风诈冒 犹言装疯卖傻。
9、一帆顺风 同“一帆风顺”。
10、追风逐影:见“追风蹑景”。
11、遗风余习: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同“遗风余俗”。
12、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13、系风捕景:亦作“系风捕影”。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迹。
14、风驰云走:形容奔驰疾速。
15、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
16、遗风旧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17、云涌风飞:见“云涌飙发”。
18、当耳旁风: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19、风驰草靡: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同“风行草靡”。
20、树欲息而风不停: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2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能够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22、潇洒风流:气度超脱,风度大方。亦作“风流潇洒”。
23、石尤风,时殊风异,水佩风裳,水宿风餐,谈论风生
24、啸咤风云,雪虐风饕,雪月风花,迅雷风烈,烟花风月
25、一风吹,移风崇教,移风改俗,移风革俗,移风*俗
26、栖风宿雨,迁风移俗,清风高节,清风劲节,清风峻节
27、追风逐影,捉风捕影,捉风捕月,纵风止燎,无风扬波
28、流风余俗,流风余韵,盲风暴雨,盲风妒雨,盲风怪雨
29、沂水春风,遗训余风,易俗移风,饮露餐风,咏月嘲风
30、风吹日晒,风吹雨打,风吹云散,风从虎,云从龙,风刀霜剑
31、风清弊绝,风清月白,风清月皎,风清月朗,风清月明
32、风行草偃,风行电掣,风行电击,风行电扫,风行电照
33、风餐雨宿
34、风驰云卷
35、风风火火
36、风环雨鬓
37、风雷火炮
38、风里来雨里去
39、风流佳话
40、风流警拔
41、风流潇洒
42、毕雨箕风: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43、月晕而风: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44、遗风古道: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45、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须臾白浪掀天,顷刻黑云覆地,红日无光,狂风大作。”
46、雨沐风餐: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47、吸风饮露: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
48、栉风沐雨: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49、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50、啸咤风云,雪虐风饕,雪月风花,迅雷风烈,烟花风月
1、风行雨散,风旋电掣,风雪交加,风言醋语,风言风语
——带马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2、人欢马叫:人群欢呼,马在嘶叫。形容农村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欢乐景象。
3、;千军万马
4、;天马行空
5、;犬马之劳
6、;老马识途
7、;兵荒马乱
8、;快马加鞭
9、;车水马龙
10、;招兵买马
11、;青梅竹马
12、;非驴非马
13、;马不停蹄
14、;蛛丝马迹
15、;驷马难追
16、;露出马脚
17、溜须拍马——比喻讨好奉承。
18、风车云马——见“风车雨马”。
19、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20、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21、【北叟失马】形容祸福没有一定。
22、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23、持戈试马——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24、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25、【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6、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27、【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形容行动没人帮助。
28、【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形容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9、【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30、【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形容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31、【风樯阵马】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形容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32、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33、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4、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35、【历兵秣马】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36、【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形容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37、;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38、;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39、;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乱不安的景象。
40、;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1、【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42、;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43、;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44、【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形容组织或扩充人力。
45、【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46、【裘马轻肥】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47、【犬马之报】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48、【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
49、【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50、【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也泛指阴谋篡权。
——带云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云中仙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3、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4、开云见天: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开云见日”。
5、云天雾地: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6、云锦天章: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7、浮云富贵: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8、胜友如云: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9、喷雨嘘云: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10、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11、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12、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13、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14、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5、干霄凌云: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16、[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17、[云行雨施]施:施布。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18、[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19、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20、[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21、[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2、游响停云: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23、[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24、[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25、雾惨云愁: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26、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27、青云直上:指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指飞黄腾达。
28、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9、[兴云致雨]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30、[闲云野鹤]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31、云收雨散: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32、云容月貌: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33、雨僝云僽:谓不好地天气把人折磨。
34、浮云蔽日: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35、云屯雨集:形容众多地人聚集在一起。
36、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地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地事物。
37、拿云握雾:比喻待人处世会耍手段。
38、蔽日干云: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39、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40、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41、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42、云扰幅裂: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43、云蒸础润:云气升腾,柱石湿润。形容湿气很重。
44、衣冠云集:衣冠:古时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引申为世族士绅;云集:如云聚集,形容人多。达官显贵们集聚在一起。
45、云堦月地:指天上。亦指仙境。同“云阶月地”。
46、风云变幻: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47、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48、星落云散:像星星坠落,云彩散开。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
49、云飞雨散: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50、云情雨意: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