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却是池荷跳雨。——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2、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李商隐《赠荷花》
3、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5、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6、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乐·咏雨》
7、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8、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9、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10、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李商隐《赠荷花》
11、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乐·池上纳凉》
1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3、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1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5、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16、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17、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18、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19、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20、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21、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22、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3、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4、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25、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2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7、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____高骈《山亭夏日》
28、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29、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唐·贾弇《孟夏》
30、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1、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
32、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3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34、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35、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郑谷《淮上渔者》
36、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37、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8、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39、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0、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留别妻》
41、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卓文君《白头吟》
42、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43、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留别妻》
44、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武则天《如意娘》
45、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
46、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4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48、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49、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50、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王维《伊州歌》
——描写夏天的诗句 50句菁华
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2、盛夏的太阳照在沉雄的函谷关头,屋脊上的鳌鱼和关门洞口上的朝阳双凤都好像在喘息一样。
3、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4、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5、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6、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7、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8、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9、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10、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11、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
12、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4、唤我溪边太乙舟,潋滟盛芳醑。——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15、明镜盖红蕖,轩户临烟渚。——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7、石梁茅屋有弯J,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18、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____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0、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夏半踏青时》
21、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夏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2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秦观《纳凉》
23、荷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嫩新妆就.
2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5、小池何人恋花纷,来去皆是无情人。莫把清香相与付,恐引许多恨。往事难得销磨,最是伤心五更。漫步江上月,悠悠舟里人。
26、往事恍然成梦,觅亦无寻踪。几点苦泪谁觉,四望空空。莫道彼情难堪,相视无语中。又把今宵事,换作伤痛。一点相思何忘,任自荡西东。
27、老翁卖卜古城隅,兼写宜蚕保麦符。日日得钱惟买酒,不愁醉倒有儿扶。
28、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29、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30、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薛逢《宫词》
31、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 牛峤《忆江南红绣被》
32、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 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3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4、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诗句出自于:李白《折荷有赠》
35、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诗句出自于:沈约《咏新荷应诏》
36、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____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____关汉卿《大德歌·夏》
38、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9、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陆游<初夏绝句>
40、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41、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42、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43、兴尽晚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梦令》
44、荷叶罗裙色裁芙蓉向脸两边——王昌龄《采莲曲》
45、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6、水月亭前且杨柳,集芳园下尽荷花。——杨万里《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西湖旧属野人家》
47、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陈文述《夏日杂诗》
49、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50、《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秋天的儿童诗句 40句菁华
1、冷红叶叶下塘秋。——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2、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杨万里《初秋行圃》
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4、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5、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7、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8、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岑参《送人赴安西》
9、枕簟溪堂冷欲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10、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杜牧《齐安郡晚秋》
11、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2、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13、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1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15、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16、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17、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1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1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20、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阙题二首·山中》
2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22、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23、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2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2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26、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木兰花》
27、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28、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29、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30、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顾况《宫词五首·其二》
31、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2、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33、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34、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35、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36、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37、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辛弃疾《清*乐·谢叔良惠木犀》
38、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鱼玄机《早秋》
39、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其一》
40、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儿童诗句 30句菁华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2、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朱茂曙《秦淮河春游即事》
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4、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杜甫《又呈吴郎》
5、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6、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7、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8、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9、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0、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1、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12、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3、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1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5、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16、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7、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18、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9、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0、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21、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2、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23、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24、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5、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26、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27、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李涉《牧童词》
28、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29、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30、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描写儿童的诗句 50句菁华
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刘商《赠头陀师》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5、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6、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7、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8、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9、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黄庭坚《采桑子》
10、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3、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
1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花影》
15、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许虬《折扬柳歌》
16、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1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
18、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李涉《牧童词》
19、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清·轩治翁
20、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孔尚任《放风筝》
21、、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
2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23、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24、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25、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26、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27、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28、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29、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30、3、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风鸢图十首》
31、4、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
32、5、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3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3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5、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3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7、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8、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杜甫《赠卫八处士》
39、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李涉《牧童词》
40、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1、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__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胡令能 《小儿垂钓》
4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 《清*乐村居》
44、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__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45、飞来庭树上,初但惊儿童。——白居易《和《大嘴乌》》
46、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黄庭坚《牧童》
47、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48、放纸鸢: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49、牧牛: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唐·李涉《牧童词》)
50、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黄庭坚《采桑子》
1、《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描写江南夏天的诗句 50句菁华
1、情更浓,缘如风,锦微冷,翠袖凝寒扶病月容中。
2、长道相依,几恨别离,锦绣断相思意,待人相惜。
3、禅钟佛语何把归人劝,换得泪落西湖三月天。
4、一帆直向金陵风,飞逝烟柳悒尘空。绝壁倒松倚看月,清泉直流花动容。可叹飞云总无奈,又笑夏梦越相同。*风光看未尽,烟霞已在万山中。
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7、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8、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10、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1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12、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1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4、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15、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人。宋·陆游《初夏绝句》
16、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的《夏昼偶作》
1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8、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20、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21、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2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5、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2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27、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28、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9、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0、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31、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32、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33、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元鹏《山中四咏》
3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35、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3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王令《暑旱苦热》
3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8、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3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40、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41、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42、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辛弘智《自君之出矣》
43、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玉楼春春景》
44、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45、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46、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47、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48、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49、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50、、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李世民《度秋》
——描写夏天花的古诗句 40句菁华
1、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乐怀人》
2、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3、昨晚西窗风料峭,又把黄梅瘦了。吴绮《惜分飞寒夜》
4、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5、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
6、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7、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司空图《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8、共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9、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10、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12、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13、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1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9、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2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2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3、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24、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25、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26、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2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8、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9、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0、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31、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32、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33、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34、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35、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6、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
37、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闻笛》唐·李白
38、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39、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唐·李白
40、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