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
4、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5、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6、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7、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8、仁者寿。——《论语·雍也》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0、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3、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2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8、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9、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3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4、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5、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9、齐心合力来做事,家合才能万事兴。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不敬父母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
14、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1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19、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2、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23、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而失听。
2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2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0、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5、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36、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37、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3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传统美德名言 30句菁华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2、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9、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8、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关于传统美德的名言 30句菁华
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7、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8、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9、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0、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2、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3、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8、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0、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4、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0、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美德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我们即使在有关生命的'问题上,也不允许说谎。一一(波兰作家)显克微支
2、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毛姆
3、轻诺必寡信。——《老子》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苏联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9、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要幸福得多。爱默生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1、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陆,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一(意大利诗人)但丁
12、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高尔基
1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4、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1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16、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7、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8、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19、不是自己的,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与其为此失去诚心,不如真实面对自我。
20、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一一-(*革命家)*
2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2、花以芳香而美好,官以清廉而高贵。——姚宗岭
23、诚信元素的化合价是无价,诚信的密度大于分数。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田澍
26、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彭敏
27、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28、贪婪会桎梏你的手脚,廉洁会让你幸福一生。——黄军红
2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0、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3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3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3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35、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36、患难时要坚毅,顺利时应谨慎。
37、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以诚待人,人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
4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1、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4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4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6、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47、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48、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谟克利特
4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0、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美德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4、轻诺必寡信。——《老子》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9、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10、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12、仁者寿。——《论语·雍也》
13、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1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8、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1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22、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5、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6、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27、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杰弗逊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9、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30、民无信不立 ————孔子
31、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32、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诚信
33、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4、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35、不是自己的,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与其为此失去诚心,不如真实面对自我。
36、诚信元素的化合价是无价,诚信的密度大于分数。
37、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38、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39、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0、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4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42、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
4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4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4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4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4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5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传统的经典名言 40句菁华
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7、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0、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3、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2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29、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30、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1、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3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33、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3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3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6、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8、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3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40、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传统春联摘抄 30句菁华
1、门迎四季*安福,地聚八方鸿运财。
2、占地利生意兴隆,得天时财源广进。
3、宏图大展振雄风,伟业腾飞增锦绣。
4、繁荣昌盛铸辉煌,和谐发展兴骏业。
5、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 下联:一统山河际太* 横批:国泰民安
6、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 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7、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安 横批:吉祥如意
8、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9、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10、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11、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12、万事*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
13、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安福满堂。
14、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
15、迎春节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
16、春日祥和幸福年,彩灯高照*安门。
17、春红柳发岁更新,爆竹花开灯结彩。
18、张灯结彩迎春节,欢天喜地庆佳节。
19、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20、春风得意财源广,*安富贵家业兴。
21、天赐良机前程锦,事业腾飞永顺心。
22、展鸿图兴旺发达,创大业万星生辉。
23、展鸿图年年得意,创伟业事事顺心。
24、宝地财源逐日增,吉门生意连年好。
25、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26、四海来财富贵地,九州进宝吉祥地。
27、春节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28、事业辉煌年年好,财源广进步步高。
29、迎春节前程似锦,贺佳节事业辉煌。
30、贺佳节百业兴隆,迎春节万事如意。
——优秀传统文化摘抄句子 30句菁华
1、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2、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3、祖国节日中外响,大家一起想一想,清香粽子端午节,八月十五月饼节,腊月三十是春节,贴春联来放鞭炮,穿着新衣把舞跳,三十晚上吃饺子,大年初一拜新年,正月十五闹花灯。
4、新加坡则从年代,就开始推行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
5、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
6、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7、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
8、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9、陶瓷故乡在*,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10、*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儒家思想遍天下,*瓷器人人夸。
11、蓝色大海是贝贝的家,广袤森林是晶晶的家,熊熊圣火是欢欢的家,绿色草原是迎迎的家,辽阔天空是妮妮的家,五个福娃齐声喊:*——我们共同的家!
12、茶圣陆羽茶文化,一本《茶经》传天下,一杯清茶意悠悠,举手投足显风流,饮茶静心能生津,*品味悟茶道,参悟人生苦与乐!
13、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由来已久使用贺卡,古大夫用贴问话,今国人贺卡传信,公务上贺卡联络,家庭里子女孝顺,尽管有电话短信,贺卡仍难以替更。
14、小小一本易经册,道尽人间万千事,五行八卦群经首,阴阳易化大道源,天人合一是周易,铸造中华伟丰碑!
15、六十春秋过,江山万里红。共和国成长,雄姿勃发新。未来责任重,由我勇担承。祖国前程美,灿烂又光明。
16、传统文化中医学、养生、方术的魅力。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17、中医在我国古代起源,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记载着国人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承载着人类医学发展的优良关念,愿中医发扬光大,渊源流长。
18、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
19、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20、男为龙,女为凤,龙凤呈祥共飞腾。老为姜,少为浪,姜是老的辣,后浪推前浪。中华人才代代出,千年文化共传承。
21、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22、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23、*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24、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25、中华上下五千年,人物事迹永流传,乱世百姓不得安,当今社会享*安,百姓安康今日谈,龙的传人得真传。
26、大棚菜,遍地花,科学种田靠文化,绿色食品进万家,蔬果宝宝长得壮,全民健康你我他,我要游遍全*,祖国文化顶呱呱!
27、*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
28、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29、*传统文化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
30、*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写一句讲传统美德的名句三年级上册 30句菁华
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1、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3、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1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7、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8、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9、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0、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吕坤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5、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2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7、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8、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9、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30、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赵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