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5、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6、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7、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8、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9、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0、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11、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2、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3、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4、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5、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6、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17、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8、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9、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0、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21、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2、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23、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4、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5、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26、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7、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28、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9、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30、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三字经》全文 30句菁华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3、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4、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6、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8、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9、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10、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1、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2、曰*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3、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5、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7、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8、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9、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20、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1、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2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3、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4、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25、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6、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27、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28、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29、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30、关于清代历史的“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改为“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4、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5、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6、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7、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8、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9、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0、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11、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2、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3、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4、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5、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16、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17、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18、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19、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20、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1、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2、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3、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4、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5、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8、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9、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最全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4、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5、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6、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7、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8、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9、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0、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1、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2、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3、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4、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5、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6、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7、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18、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9、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0、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1、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2、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3、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4、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5、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28、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9、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一辈子不想换的三字网名 60句菁华
1、匿名症
2、娇眉恨
3、尛儍苽
4、誮惜颜
5、凄寒注
6、安泽熙
7、傲娇范
8、北仑色
9、怎言笑
10、失心劫
11、蓝芙染
12、别伤他
13、故人叹
14、旧巴黎
15、忆逝逝
16、惊鸿照
17、尐饭团
18、樱花泪
19、念禅珠
20、倦与恋
21、迟冷熙
22、过五关
23、重口味
24、忆往昔
25、旧年华
26、呆蠢萌
27、厌人心
28、旧人序
29、安未末
30、祭青春
31、岚风殇
32、深深爱
33、小时代
34、心狠疼
35、已陌路
36、胭脂梦
37、安于命
38、浅时光
39、若倾娇
40、温暖心
41、掠魂者
42、君临臣
43、小男人
44、胭脂孽
45、惜醉颜
46、墨雨汐
47、诛笑靥
48、廊坊滩
49、旧人心
50、过去式
51、洛井然
52、莫阑珊
53、石头人
54、嘘低调
55、幕筱晨
56、柠檬泪
57、不讨囍
58、爱还逝
59、糖逗子
60、不归路
——《三字经》全文完整版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5、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6、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7、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10、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11、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12、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13、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4、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5、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16、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9、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20、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21、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3、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24、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25、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6、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27、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8、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9、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30、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三字经》全文原文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3、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4、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5、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8、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9、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0、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11、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2、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3、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4、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5、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6、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8、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9、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20、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1、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2、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3、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4、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5、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6、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7、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8、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29、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30、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唯一经。
——三字谚语大全 30句菁华
1、揭画皮:撕去伪装。
2、满天飞:形容到处乱跑。
3、闷葫芦:难猜的话和事。
4、掼纱帽:因不满辞去官职。
5、没星秤:没有自己的主意。
6、没辙儿:比喻没办法,无可奈何。
7、和稀泥:比喻无原则的调解或折中。
8、滚刀肉:死皮赖脸,很难打发的人。
9、老掉牙: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
10、急先锋:比喻在行动上积极带头的人。
11、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12、活字典:比喻字词等知识特别丰富的人。
13、跌眼镜:比喻事情发展出乎意料,令人吃惊。
14、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15、露馅儿: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
16、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
17、抬轿子: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奔走效劳或奉承吹捧。
18、磨洋工: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19、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20、牛角尖: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
21、踢皮球:比喻互相推诿,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
22、开小差:原指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后比喻思想不集中。
23、护身符:比喻保护自己、借以避免困难或惩罚的人或事物。
24、过河卒:比喻不怕牺牲和挫折,勇于拼搏,决不后退的人。
25、扣帽子: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的不好的名目。
26、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27、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28、半边天: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29、抱佛脚:原来比喻*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30、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沿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4、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5、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6、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7、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8、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9、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0、曰*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1、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12、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3、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4、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15、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16、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17、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18、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9、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0、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1、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22、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3、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4、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5、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6、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7、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28、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9、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30、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伤感三字名 30句菁华
1、婷蝶颗
2、止阳嘉
3、伪坚强i
4、诺冰凡
5、冷月宫
6、印希月
7、猫小咪、
8、旧人心
9、泪满衫
10、離人泪
11、飘雨婷
12、凉城·空
13、故人叹
14、分不清
15、忆江南
16、别皱眉
17、提及他
18、梦城紫
19、等风来
20、青衣薄
21、☆﹏淺藍sè
22、狐小狸°
23、倾城傷
24、彼岸花
25、风为裳
26、玫友人
27、笑忘书
28、何必爱
29、怪难瘦i
30、╰簡單☆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