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2、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5、礼即理也。——朱熹
6、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7、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8、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9、问佢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1、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1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4、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15、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1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1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8、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1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2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2、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23、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朱熹
24、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25、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朱熹
26、礼即理也。朱熹
27、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朱熹
28、为学读书,须是耐烦。朱熹
29、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30、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3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32、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朱子家训》
33、天下事,坏于懒于私朱熹
34、守正直而佩仁义朱熹
35、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36、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37、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38、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39、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礼记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是治理国家的法宝朱熹《四书五经》
4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