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5、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6、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9、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0、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11、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全词如下: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12、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3、此意凭谁向说。纷*,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14、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1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6、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7、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18、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19、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20、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2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2、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23、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24、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25、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26、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27、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2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
29、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30、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31、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32、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33、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
34、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35、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
36、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咏》
3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8、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雪花飘舞《元宵夜思儿》
39、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江雪涛《元宵情》
40、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飒然《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