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7、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8、治人事天,莫若啬。
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2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3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3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35、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7、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3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3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6、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10、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老子《道德经》
11、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
1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1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7、“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8、“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9、“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3、“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5、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5、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
36、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8、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经》第九章
4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道德经》第十九章
42、“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只要很好地达到了目的就算了,不要以兵来逞强。达道了目的不要自高自大,达到了目的不要自我夸耀,达到了目的不要骄傲,达到了目的而要认为这是迫不得已,达到了目的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必然走向衰亡)–––––––老子看到了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主张果而勿强,可现实中几个军阀能做到?
43、“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4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4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4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8、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4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0、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5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5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53、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54、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5、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56、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5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8、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5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6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5、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2、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1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1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老子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1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2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2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23、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故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24、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2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8、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29、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0、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1、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经》第二章
3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4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4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9、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5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4、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8、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2、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9、“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5、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7、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8、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
2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3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正臣。(8月30日名言) -- 《道德经》第十八章
3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4、“希言自然”(少说话是合乎自然的)–––––––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在*,因言治罪,说话闯祸,是自古以来的通例。
3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36、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3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4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4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4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4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45、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4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8、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4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50、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儒家的经典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三思而后行。——《论语》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11、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
1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1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4、其进锐者,其退速。
25、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8、人皆可以为尧舜。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1、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32、学无止境。
3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4、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35、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3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37、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3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40、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明·海瑞《治安疏》
——经典励志*现代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待人对事不要太计较,如果太计较就会有悔恨!
4、把艰辛的劳作看作是生命的必然,即使没有收获的希望也心*气和的继续。
5、善待他人,体谅他人,热爱生命,努力生活。
6、性格决定命运,选择改变人生。
7、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
8、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9、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捍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10、自暴自弃便是命运的奴隶,自强不息是生命的天使;我不想用别人的汗水浇灌自己的心灵,我愿意用别人的棉袄,来温暖自己的躯体。我只想堂堂正正的做人,我只愿光明磊落做事,该记得的我不会遗忘,该遗忘的我不会存放。
11、牢记所得到的,忘记所付出的。
12、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7、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18、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1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20、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21、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2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4、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30、深深的呼吸,吸进新鲜和快乐,呼出糟糕和不安。李易峰
31、对一个记者来说,通往人心之处,也许是最艰难的一种历险。柴静
32、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柴静
33、为什么要鲁迅离我们远点?难道是要我们的青年不做民族的脊梁而去当汉奸么?柯岩
34、以合理的方式累积相当的财富,同时又以相当公*的规则来保护个人的权益,这个社会才会减低磨擦。柴静
35、在创作上,我永远不满足于一种形式,总想多尝试一些样式。我觉得,多掌握一种形式,就像一个战士多了一种武器。柯岩
36、在人性的方面,*和美国有很多的共同点:有同样的喜怒哀乐,有同样的*的追求,也同样有理想的人生,还有正义感。吴宇森
37、这个世界本来没那么多事,就看你自己如何对待。如果你爱去人多的地方,必然是非就多;不这样做,也不会有什么事沾到你身上。韩雪
38、拍戏拿不到钱,也无所谓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很多人以为我有很多钱,其实我赚的钱不多,也不是很强求,生活过得去就是了。吴宇森
39、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不管寿命多长,我们能看到的事情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直接生活,我们还要有间接生活,这是文学能够提供的。柯岩
40、不要让伤痛,蒙上了你的眼睛-,不要让伤痛,掩饰了你的笑容,不要让伤痛,带走了你的纯,不要让伤痛,抹去了你的曾经美好的记忆。韩雪
——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40句菁华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真实的投影。——英国
4、没有人会感觉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青春已经消逝。——小塞涅卡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康德
7、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8、有人说青春就是批判的年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批判的特点是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强的原则性。——苏霍姆林斯基
9、世较晚的一辈人要求就要更严格些,他们不应该老是摸索和走错误,应该听老年人的忠告。——歌德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陈寿
11、青春似一日之晨,它冰清玉洁,充满着遐想与和谐。——夏多布里盎
12、有了金钱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做很多事,惟有青春却无法用钱购买。——莱曼特
13、理想的社会状态不是财富均分,而是每个人按其贡献的大小,从社会的总财富中提取它应得的报酬。——亨·乔治
14、青春的特征乃是动不动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没有诱惑的力量。——莎士比亚
15、小孩儿时候,再加上刚刚进入青春时期的两三年是生活中最充足的最优美的最属于我们的部分;它不知不觉地决定整个未来。——赫尔岑
16、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17、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18、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19、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培根
20、书是我的奴隶,一定要服从我的意志。——马克思
21、书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莫利
22、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23、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24、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25、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26、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7、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阿尔考特
28、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钦宁格
29、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卡菜尔
30、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31、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史美尔斯
3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33、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
34、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生命,将来地坟墓内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的。——富兰克林
35、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36、勤学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新格言
37、如果没有勇气远离海岸线,长时间在海上孤寂地漂流,那么你绝不可发现新大陆。——纪德
38、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也是最宝贵的东西,因为有了时间,我们就有了一切。——莱尼斯
39、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遭遇和寿命。有的书毁于一旦,有的书却能流芳百世。——马尔夏克
40、真理的最伟大的朋友就是时间,她的最大的敌人是偏见,她的永恒的伴侣是谦虚。——戈登
——读书的经典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学习就是一种会使你更快乐生活质量更好更有自尊对社会贡献更大的一种素质提高过程。
2、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3、书本把语文丰富的知识都挥散出来,那些美丽的修辞方法,标点,符号,把语言的魅力,都挥放出来,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豪迈。读《三国》体验到了诸葛亮的机智,智慧,刘,关,张的友谊,亲情。阅《水浒传》感受到了一百单八将的勇猛,宋江的谦逊,鲁智深的义气和武松的勇敢。赏《西游记》品到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变化莫测,领略到了猪八戒的大智若愚,感受到了沙师弟的憨厚老实。
4、都说人生道路是九弯十八曲,其实是我们不懂得选择。
5、每个人都可以对快乐赋予一个最基本的定义,而最终我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快乐?从古至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快乐:李白的快乐是写诗;易安的快乐是写词;屈原的快乐是用自己的一切行动报效祖国;姚明的快乐是打篮球。你的快乐是什么?是放风筝?踢足球?还是玩蹴鞠?而我要告诉你,我的快乐就是:学习。
6、努力吧用你坚韧不拔的毅志,去迎接终点的鲜花与掌声,相信成功属于你
7、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只是改变命运,同时知识也不是也不是随意的摘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
8、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9、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10、不要心*气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还年轻,强壮灵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契诃夫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3、读书本意在元元。——(宋朝)陆游
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朝)顾宪成
1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6、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雨果
17、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格言对联》
18、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3、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27、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30、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
31、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32、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33、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爱迪生
3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7、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3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9、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40、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书的经典名言名句 30句菁华
1、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
2、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5、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6、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7、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法朗士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9、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蒙田
10、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2、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13、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4、书是我的奴隶,一定要服从我的意志。马克思
15、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16、唯书籍不朽。乔特
17、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18、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19、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20、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21、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22、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23、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爱迪生
24、图书出版业是思想重炮。布埃斯特
2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27、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路基亚诺斯
28、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29、书籍若不常翻阅,则等于木片。莎士比亚
3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