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斩钉截铁: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宋·释道源《景德传灯录·卷十七》
2、韦编三绝:孔子晚而喜读《易》,韦编三绝——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3、回车之鉴: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4、开诚布公: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诸葛亮评传》
5、建功立业:二主数子之所以威震四海,布德生民,建功立业,流名百世者,唯人事之尽而,无天道之学焉——汉·仲长统《昌言》
6、济济一堂: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尚书·大禹谟》
7、豆蔻年华: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
8、靡靡之音: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9、拾人牙慧: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10、摧枯拉朽: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
11、不言而喻: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12、水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
13、一诺千金:形容说话极讲信用。
14、整装待发:整理行装,等待出发。
15、春色满园: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花园。形容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16、借古讽今:假借评论古代的事情,影射现实。
17、丝丝入扣:织布时经线都从筘齿间穿过。形容细致准确。多用于指文章写作或艺术表演等。
18、如日中天:像太阳运行到正午。形容事物正发展到最兴盛的阶段。
19、万事亨通:做一切事情都顺利通达。
20、兴味盎然:形容兴致很高,兴趣浓厚。
21、肺腑之言:指发自真心的真诚的话。
22、避人耳目:避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指偷偷地进行,不让别人知道。
23、大千世界: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广阔无边的天地。
24、无所用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都不关心。
25、倾箱倒箧:把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多指尽其所有。
26、子虚乌有:指虚构的、不存在的人或事物。
27、杳如黄鹤: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或毫无音信。
28、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却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
29、【冰壑玉壶】壑:深沟。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盛在晶莹的玉壶里。比喻人节操高尚,品性高洁。
30、【半天朱霞】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31、【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32、【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33、【大人无己】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34、【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35、【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36、【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37、【高风伟节】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38、【高人胜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胜士:指隐居者。清高不慕名利的隐居者。
39、【高躅大年】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40、【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41、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42、方枘圆凿 形容格格不入
43、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44、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45、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46、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47、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48、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9、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50、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51、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成绩等
5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53、门庭若市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54、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55、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56、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57、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58、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 化。
59、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60、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成语及解释 100句菁华
1、乐极悲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2、呕心抽肠:形容极度悲伤。
3、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4、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5、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6、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7、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8、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9、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10、摧胸破肝: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同“摧心剖肝”。
1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2、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1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14、芝焚蕙叹: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15、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16、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7、眼花历乱: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18、老泪纵横: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19、摧心剖肝: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20、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21、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2、泣涕如雨:泣:低声哭;涕:鼻涕。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度悲伤。
2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24、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25、丧明之痛: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26、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体,行。
27、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28、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29、时乖运蹇:指时运不好
30、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31、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32、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33、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3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35、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36、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37、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3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39、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40、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4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4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44、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45、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46、不以一眚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47、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48、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49、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50、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51、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清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略见一斑了。”季羡林《怀念母亲》“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
52、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53、目无下尘: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
54、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55、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6、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对宾客的恭敬。
57、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前后相接,连接不断。
58、川流不息: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用于行人、车马,不能用于形容水。
59、耳濡目染: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60、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61、乾坤再造:乾坤:天地。再造天地,即重建江山。
62、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63、靦颜天壤: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丧失气节,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64、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65、玄黄翻覆:玄黄:天地之色。天翻地覆。形容动乱极大。
66、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67、一阳复始: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68、天愁地惨: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69、哀感天地: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70、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71、撼天动地:撼: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72、天地经纬: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73、颠乾倒坤: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74、森罗万象: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75、浓眉大眼 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76、负气含灵 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77、心花怒放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78、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79、闪烁其词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80、亲痛仇快 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81、惊喜欲狂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82、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83、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84、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85、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86、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87、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88、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错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95)
8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90、不法常可——常可:永久不变的道理,成规。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
91、不易之论——易,更改。形容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92、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作谦词。
93、不可收拾——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错例〗他出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槐》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褒贬误用)
94、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正例】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01春)
95、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以比喻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不拘小节。后来形容不注意衣衫、容貌的整洁。
96、不可理喻(贬)——喻,使明白。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不讲理。〖错例〗好好一个连长他不当,却自愿到一个负债近百万的服装厂当厂长,大家都觉得不可理喻。
9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98、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错例〗我校这次喜庆“*”晚会的小品除《要钱》外,其他的都不瘟不火,很难令观众满意。
99、步步为营——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①形容进军谨慎。②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100、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成语大会成语及解释 50句菁华
1、坐井观天: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唐·韩愈《原道》
2、远见卓识: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名·焦靖《玉堂丛话·调护》
3、血气方刚: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春秋·孔子《论语·季氏》
4、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春秋·孔子《论语·里仁》
5、穷途末路: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书·阮籍传》
6、敬谢不敏:赵文子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使士文伯谢不敏焉——《左传·襄公》
7、蓬头垢面: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魏书·封轨传》
8、良药苦口: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9、豆蔻年华: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
10、妄自菲薄: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
11、摧枯拉朽: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
12、想入非非: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13、返老还童: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六十·诸家气法》
14、见异思迁: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国语·齐语》
15、睡眼惺忪:形容刚睡醒,眼神模糊不清。
16、一日三秋:一天不见,就如同过了三年。后用来形容十分思念。
17、罪有应得:指犯了罪所受的惩罚是应该的,没有被冤枉。
18、*地青云:比喻一下子升到了很高的地位。
19、物议沸腾:议论纷纷,指舆论强烈。
20、空空如也:本指一无所知。或多指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21、丑态百出:各种各样的丑恶样子都表现了出来。
22、通衢广陌:四通八达的宽广的道路。
23、【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24、【春风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25、【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26、【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27、【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28、【高情远意】高、远:形容高尚;情、意: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29、【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30、【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31、【寒附火者】因为寒冷而靠着火取暖的人。
32、【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33、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34、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35、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36、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37、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38、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39、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40、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1、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42、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43、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44、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45、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46、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7、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48、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49、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50、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成语及解释 50句菁华
1、捶胸跌足: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2、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3、呕心抽肠:形容极度悲伤。
4、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5、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6、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7、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8、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9、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10、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
11、莺吟燕儛: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同“莺歌燕舞”。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霓裳羽衣: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
14、眼花历乱: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15、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16、凄入肝脾:形容非常悲伤。
17、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18、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19、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2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21、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22、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23、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24、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5、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26、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27、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出自 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
28、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 用来形容艺术品。
29、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不用于褒义。
30、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不用于褒义。
31、靦颜天壤: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丧失气节,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32、腼颜天壤:腼颜:厚着脸面。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厚着脸皮活在人世间。
33、天经地义: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
34、缩地补天: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35、天愁地惨: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36、颠乾倒坤: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37、心*气和 心情*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38、眉欢眼笑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39、吹胡子瞪眼 〖解释〗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40、硕大无朋 形容无比的大。
41、时乖运蹇 指时运不好
42、得意忘形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43、万马齐喑 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44、惊喜欲狂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4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46、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47、不易之论——易,更改。形容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48、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错例〗这次错误虽然不很严重,但如果认为它不足为训,不引以为戒,以后就会吃大亏的。【正例】这家工厂虽然也取得了某些经济效益,但他们的有些做法,却不足为训。〖错例〗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49、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约定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错例〗他们俩的确有共同语言,的确有对于我国文学的不约而同的一整套看法。
50、不二法门——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带有文字的成语和解释 50句菁华
1、文章宗工: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2、文章宿老:宿:年老的,长期从事的。指擅长文章的大师。
3、文星高照:比喻文运亨通。
4、文武全才: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5、文武差事:比喻明劫暗偷。
6、文恬武嬉: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7、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8、文理俱惬: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
9、文君新醮: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10、文君新寡: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11、文经武略: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12、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13、文风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14、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15、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16、执文害意: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17、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18、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19、咬文齧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20、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21、兴文匽武: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22、舞文玩法: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同“舞文弄法”。
23、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24、深文附会: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会”。
25、强文假醋:指假斯文。
26、片文只事: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27、乃文乃武: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28、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29、讲文张字:指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30、龟文鸟迹: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31、广文先生: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32、高文典策: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33、高文大册: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34、分文未取: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同“分文不取”。
35、分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
36、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37、繁文末节: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38、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39、祝发文身: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40、饰非文过: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41、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42、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43、演武修文: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44、偃兵修文: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45、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46、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47、舞笔弄文:指舞文弄墨。
48、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49、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50、地下修文: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马的成语附带解释 40句菁华
1、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是指考究的车骑。
2、不食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3、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4、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打马虎眼——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6、风车云马——见“风车雨马”。
7、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8、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9、马瘦毛长: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10、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11、马如游鱼: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同“马如游龙”。
12、马去马归:比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13、马毛猬磔:猬,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14、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15、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16、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17、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18、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19、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20、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21、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22、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23、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24、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25、秣马厉兵: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26、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27、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28、单枪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29、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30、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31、声色狗马——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表示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32、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表示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表示显达富贵。
33、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表示不伦不类的东西。也表示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34、五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表示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35、鲜车怒马——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表示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36、选兵秣马——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37、衣马轻肥——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表示生活的豪华。
38、倚马千言——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表示才思敏捷。
39、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表示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40、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八字的成语和解释 30句菁华
1、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2、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3、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4、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5、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
6、躲得和尚躲不得寺: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7、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9、福不重至,祸必重来:重:重复。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1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聚;庆:福。积德的人家,子孙必然会得到福泽。
1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民都有责任。
13、见怪非怪,其怪自害: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
14、佛是金妆,人是衣妆:妆:妆饰。指佛像光彩靠涂金装点,人的俊俏靠衣饰打扮。
15、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要,希望;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7、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1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竿头:竹竿的顶端。比喻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不能满足,还要求向上。
19、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
20、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门:门径;召:招致,导致。灾祸与幸福没什么定数,全由人自身招引。
21、成则为王,败则为虏:成:完功,成就;虏:俘虏。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阶下囚。
22、拿贼要赃,拿奸要双:赃:赃物;奸:通奸。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23、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25、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27、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看到山上的树木杂草,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2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29、千棰打锣,一棰定声: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同“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3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