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开始。
2、庚寅(gēng yín):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
3、肇(zhào):开始。
4、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5、揽(lǎn):采摘。
6、惟:思虑。
7、抚:趁。
8、秽(huì):污秽。
9、忽:急。
10、英:花。
11、掔(qiān):持取。
12、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13、修姱(kuā):洁净而美好。
14、诼(zhuó):诽谤。
15、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16、绳墨:正曲直之具。
17、步:徐行。
18、制:裁制。
19、游目:纵目瞭望。
20、民生:人生。
21、前圣:前代圣贤。
22、图:图谋。
23、羿:指后羿。
24、强圉(yǔ):强壮多力。
25、量:度。
26、浪浪:泪流不止的样子。
27、崦嵫(yān zī):神话中日所入之山。
28、若木:日所入之处的树木。
29、相羊:徘徊。
30、斑:文彩杂乱,五彩缤纷。
31、绁(xiè):拴,系。
32、春 宫:东方青帝的居舍。
33、纬繣(wěi huà):不相投合。
34、称恶:称赞邪恶。
35、信修:诚然美好。
36、故宇:故国。
37、申椒:申地之椒。
38、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39、揭车与江离:比喻自己培育的一般人才。
40、求女:寻求志同道合的人。
41、方:正。
42、上下:到处。
43、羞:通“馐”,指美食。
44、鸣:响起。
45、翼翼:和貌。
46、西皇:帝少嗥。
47、委蛇(wēi yí):旗帜飘扬舒卷的样子。
48、志:通“帜”,旗帜。
49、邈邈(miǎo miǎo):浩渺无际的样子。
50、皇:天。
——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60句菁华
1、苗裔(yì):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
2、揆(kuí):推理揣度。
3、名:命名。
4、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5、惟:思虑。
6、迟暮:衰老。
7、道:通“导”,引导。
8、猖披:猖狂。
9、成言:诚信之言。
10、秽(huì):污秽。
11、竞:并。
12、驰骛(wù):乱驰。
13、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14、艰:难。
15、诼(zhuó):诽谤。
16、曲:斜曲。
17、不群:指不与众鸟同群。
18、攘:除去。
19、回:调转。
20、止息:休息一下。
21、苟:如果。
22、羽之野:羽山的郊野。
23、夏康:启子太康。
24、图:图谋。
25、羿:指后羿。
26、强圉(yǔ):强壮多力。
27、夏桀(jié):夏之亡国之君。
28、莫差:没有丝毫差错。
29、私阿:偏私。
30、非善:不行善事。
31、羲和:神话中的太阳神。
32、日夜:指日夜兼程。
33、结:编结。
34、反顾:回头望。
35、荣华:花朵。
36、謇(jiǎn)修:伏羲氏之臣。
37、离合:言辞未定。
38、受诒:指完成聘礼之事。
39、远集:远止。
40、浮游:漫游。
41、有虞(yú):传说中的上古国名。
42、灵氛:传说中的上古神巫。
43、故宇:故国。
44、巫咸:古神巫。
45、夕降:傍晚从天而降。
46、用:重用。
47、椒(jiāo):楚大夫子椒。
48、务入:钻营。
49、历兹:到如今这一地步。
50、方:正。
51、上下:到处。
52、飞龙:长翅膀的龙。
53、象:象牙。
54、翼翼:和貌。
55、轪(dài):车轮。
56、委蛇(wēi yí):旗帜飘扬舒卷的样子。
57、志:通“帜”,旗帜。
58、皇:天。
59、蜷(quán)局:卷屈不行貌。
60、居:住所,这里是指一生所选择的道路和归宿。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
1、建安中:建安年间(196—219)。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
2、庐江:汉代郡名,郡城在今安徽潜山一带。
3、箜篌(kōnghóu):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如筝、瑟。
4、施:用。
5、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6、举言:发言,开口。
7、下心意:低心下意,受些委屈。
8、勿复重(chóng)纷纭:不必再添麻烦吧。也就是说,不必再提接她回来的话了。
9、谢:辞别。
10、卒:完成,引申为报答。
11、后人:指府吏将来再娶的妻子。
12、严妆:整妆,郑重地梳妆打扮。
13、通:次,遍。
14、昔作女儿时:以下八句是仲卿妻对焦母告别时说的话。
15、野里:乡间。
16、却:从堂上退下来。
17、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朝时候,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8、隐隐:和下面的“甸甸”都是象声词,指车声。
19、若见录:如此记住我。见录,记着我。见,被。录,记。
20、劳劳:怅惘若失的样子。
21、无誓违:不会有什么过失。誓,似应作“諐”。諐,古“愆(qiān)”字。愆违,过失。
22、窈窕(yǎo tiǎo):容貌体态美好的样子。
23、量(liáng):考虑。
24、义郎: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太守的儿子。
25、适:依照。
26、渠(qú)会:同他相会。渠,他。一说是那种相会。渠,那。
27、缘:缘分。
28、青骢(cōng)马:青白杂毛的马。
29、赍(jī):赠送。
30、交广:交州、广州,古代郡名,这里泛指今广东、广西一带。
31、郁郁:繁盛的样子。
32、适:刚才。
33、晻晻(yǎnyǎn):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34、单:孤单。
35、故:有意,故意。
36、不良计:不好的打算(指自杀)。
37、情何薄:怎能算是薄情。
38、乃尔立:就这样决定。
3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举行婚礼的地方。
40、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屈原《招魂》的详细译文 40句菁华
1、若:你,指巫阳。
2、(yǐ):同“以”。
3、雕题黑齿:额头上刻花纹,牙齿染成黑色。指南方未开化的野人。题,额头。
4、蓁(zhēn)蓁:树木丛生貌,此指积聚在一起。
5、封狐:大狐。
6、儵(shū)忽:同“倏忽”,忽然。
7、益:补。
8、藂(cóng):聚集。菅(jiān):一种野草,细叶绿花褐果。
9、致命:上报。
10、土伯:地下王国的神灵。约:弯曲。一说,尾也。一说,肚下肉块。
11、駓(pī)駓:跑得很快的样子。
12、工祝:工巧的巫人。
13、背行:倒退着走。
14、招具:招魂用品,擅上文“秦篝”、“齐缕”、“郑绵络”等。
15、方连:方格图案,即指“网户”。
16、奥:内室。
17、蒻(ruò)阿:细软的缯帛。
18、帱(chóu):璧帐。
19、射(yì):厌。递:更替。
20、比:并。
21、弱颜:容貌柔嫩。固植:身体健康。
22、絙(gèng):绵延。
23、桷(jué):方的椽子。
24、芰(jì)荷:荷叶。
25、露:借为“卤”。一说借为“烙”。臛(huò):肉羹。蠵(xī):大龟。
26、羽觞:古代一种酒嚣。
27、酎(zhòu):醇酒。
28、通:通“彻”,撤去。
29、酡(tuó):喝酒脸红。
30、被(pī):披。文:文绣。纤:细软。
31、郑舞:郑国的舞蹈,比较放纵。
32、大吕:乐调名。
33、结撰:构思。至思:尽心思考。
34、先故:先祖与故旧。
35、汩(yù):形容匆匆而行。
36、贯:通。庐江:洪兴祖《楚辞补注》云:“庐江出陵阳东南,北入江。”谭其骧以为当指今襄阳、宜城界之潼水。春秋时,地为庐戎之国,因有此称。
37、青骊(lí):青黑色的马。驷:驾一乘车的四匹马。
38、步:步行的随从。骤处:乘车的随从停下。骤,驰;处,止。
39、抑:勒马不前。骛(wù):奔驰。若:顺,指进退自如。
40、惮青兕:怕射中青兕。惮,通“殚”。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楚人传说猎得青兕者,三月必死。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
1、彼:那个。此:这一个。
2、寄寓:寄居。于:介词,在。表:刘表。
3、备:刘备。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协心:团结一心。
4、上:指刘琮、刘琦、刘备等。下:指军中诸将。齐同:一致。
5、请得:意思是“希望能够”。请,允许我。得,能够。吊:慰问(死者的亲属)。
6、及:并,并且。说:劝说。使:使之,使他。抚:安抚。表众:刘表的部下。
7、治:对付。
8、恐为操所先:恐怕被曹操赶在前头,即先占领荆州。为……所,古汉语中表示被动的一种句式。先,动词,占先,抢先,赶在前头的意思。
9、即:立即。遣:派遣。行:启程,前往。
10、比:及,等到。南郡:荆州下属的一个郡,故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
11、而:连词,表转折,可是。
12、径迎之:直接去迎接刘备。径,直接。迎,迎接,这里有找的意思。这句话是说鲁肃改变了去襄阳慰问刘表二子的打算,直接去找刘备。
13、宣:传达,说明。旨:意旨、意图。
14、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今山东省沂水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臣,赤壁之战时年仅28岁。谓……曰:对……说。谓后面不紧接所说的话,曰则与所说的话紧接。
15、见:谒见。柴桑:古地名,故城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当时孙权在此驻军。
16、芟:消除。夷:削*。大难:大患,指袁绍、袁术、吕布等割据势力。
17、遂:于是,就。
18、按兵:按兵不动。按,止。束甲:把铠甲捆起来。按兵束甲指停止军事行动。
19、耳:语气词,含有“不过如此”的意思。
20、犹:还,尚且。辱:屈辱。
21、安:怎么,哪里。复为之下:再给他做下属。复,再,这是相对于刘备曾投靠过曹操而言,如果这次向曹操投降,就是“复为之下”。为之下,双宾语,给他做部下。之,代词,代曹操。下,部下,下属。
22、勃然:恼怒的样子。
23、抗此难:顶住这场灾难。难,灾难,患难。
24、战士还者:失败回来的战士,“还”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关羽水军:荆州被曹操占领后,刘备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从水路到江陵,这部分军队未受损失。关羽,字云长,刘备手下的将领。精甲:精兵。甲,铠甲,这里代兵士。
25、众:这里指军队。远:指远道。疲敝:疲劳不堪。敝,坏,这里指疲劳到极点的意思。
26、束:绑起手来。表示就擒,指投降。
27、汉家:汉朝。除残去秽:翦除残暴,去掉污秽。残,残暴。秽,丑恶。“残”“秽”在这里比喻坏人。
28、筹之:筹划这件事,意思是说再具体分析一下。筹,筹划、谋划。之,代词,代抗曹之事。
29、不习:不服。
30、此数者:这几件事情。用兵:指行军打仗之事。患:忧虑,这里是忌讳的意思。
31、徒:仅仅,只是。忌:顾忌,顾虑。二袁:指袁绍(曾割据河北)、袁术(袁绍的堂弟,曾割据江、淮一带地区)。吕布:曾割据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耳:罢了。
32、表:刘表。极:至多,最多。耳:罢了。
33、挟持:带着、怀着。私虑:私心。
34、子敬:鲁肃的字。程公:程普,他原是孙坚手下的将军,所以孙权尊称他为“程公”。前发:先出发。
35、助:协助。画:谋划、筹划。方略:策略。
36、初一:刚开始。交战:交锋。
37、在:动词,驻扎。
38、与: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敌军)”。
39、方:两船并行,这里是并、并船的意思,动词。
40、帷幕:帐幕。
41、系:连结。
42、吏士:下级军官和士兵。立观:站着观看。
43、去:距离。北军:指曹操的军队。
44、华容道:通到华容县的路。华容,指古华容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非指今华容县(在今湖南省北部)。步走:从陆路败逃。
45、兼:兼有。饥:饥饿。疫:疾病。
46、提出不懂的问题。
47、“调兵遣将”是什么意思?周瑜为什么要调兵遣将?
48、指名读第二段。读后同学评议。
49、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50、赤壁一战的起因是什么?双方是怎样准备的?经过和结果怎样?请同学们拿出笔记本,按这个顺序列出提纲。
——离骚全文及鉴赏 50句菁华
1、朕:我。
2、考:已故的父亲。
3、江离、芷:均为香草名。
4、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5、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6、申椒、菌桂:均为香木名。
7、捷径:邪道。
8、殃(yāng):灾祸。
9、齌(jì)怒:暴怒。
10、謇謇(jiǎn jiǎn):形容忠贞直言的样子。
11、留夷、揭车:均为香草名。
12、峻:长。
13、信姱(kuā):诚信而美好。
14、掔(qiān):持取。
15、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16、悔:怨恨。
17、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18、缤纷:极言多。
19、惩:惧怕。
20、婵媛(chán yuán):牵挂。
21、朋:朋党。
22、前圣:前代圣贤。
23、夏康:启子太康。
24、图:图谋。
25、夏桀(jié):夏之亡国之君。
26、错:置。
27、览:反观。
28、量:度。
29、修远:长远。
30、逍遥:自由自在的样子。
31、飞腾:腾空而飞。
32、斑:文彩杂乱,五彩缤纷。
33、犹豫:拿不定主意。
34、浮游:漫游。
35、闺中:女子居住的内室。
36、琼茅:灵草。
37、勉:努力。
38、察:明辨。
39、党人:朋党之人。
40、粪壤:粪土。
41、用:重用。
42、变易:变化。
43、他故:其他的理由。
44、无实:不结果实。
45、芳菲菲:指香气浓郁。
46、和调度:指调节自己的心态,缓和自己的心情
47、邅(zhān):楚地方言,转向。
48、腾:飞驰。
49、赫戏:形容光明。
50、已矣:绝望之词,谓“算了吧”。
——菜根谭全文译文讲解 50句菁华
1、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2、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3、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4、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5、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6、骄矜无功,忏悔灭罪
7、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8、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
9、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
10、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
11、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12、读书希圣讲学躬行,
13、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14、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15、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16、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17、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18、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19、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20、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的;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的。
21、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22、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23、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24、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25、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26、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27、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28、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明。
29、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此岂独诗文之工拙从此分哉!吾见周密之人纯用机巧,疏狂之士独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於此判也。
30、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31、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
32、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
33、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34、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堪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洪应明《菜根谭》
35、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36、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37、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38、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39、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菜根谭》
40、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41、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暖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42、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43、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44、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菜根谭》
45、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46、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47、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48、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49、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50、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当勇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当早回头。
——屈原的名言 40句菁华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4、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5、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6、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8、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 屈原名句
9、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10、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1、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12、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13、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14、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15、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16、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17、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18、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屈原名言
19、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20、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21、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22、冬有宎厦,夏室寒些。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23、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24、二八侍宿,射递代些。九侯淑女,多迅众些。
25、靡颜腻理,遗视矊些。
26、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屈原
2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2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2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3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31、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3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33、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3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35、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36、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37、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3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屈原《离骚》
39、鸟飞反故乡,孤死必首丘——屈原
40、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屈原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2、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3、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4、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屈原《九歌》
5、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
6、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8、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辞》
9、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0、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屈原《九歌》
11、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屈原
12、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13、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14、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15、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16、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17、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18、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19、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20、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2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22、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23、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24、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25、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26、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2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8、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29、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30、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3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2、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33、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34、陈钟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35、君王亲发兮,惮青兕。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36、归来反故室,敬而无防些。肴羞未通,女乐罗些。
3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38、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39、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40、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屈原的著名诗句 40句菁华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6、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7、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离骚》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9、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10、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11、愿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鬼——屈原《楚辞》
12、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屈原《楚辞·渔父》
13、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屈原《九歌湘夫人》
1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15、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
1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楚辞·离骚》
17、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18、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19、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屈原
2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
21、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屈原《楚辞》
22、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
23、户服艾以盈腰,谓幽兰不可佩——屈原《离骚》
24、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屈原《楚辞》
25、薄暮雷电,何以忧?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荆勋作师,夫何长?悟过改更,我又何言?——屈原《天问》
26、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27、九歌·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屈原《九歌》
28、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霑轼。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屈原《楚辞》
29、皇天*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揽騑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心憷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屈原《楚辞》
30、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屈原《楚辞》
31、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屈原《楚辞》
32、何曾华之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屈原《楚辞》
33、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折若木以弊光兮,随飘风之所仍。——屈原《楚辞》
34、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屈原《楚辞》
35、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屈原
36、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屈原《湘夫人》
37、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屈原《离骚》
38、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争遣伐器,何以行之?并驱击翼,何以将之?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惟何,逢彼白雉?穆王巧挴,夫何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妖夫曳衒,何号于市?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屈原
39、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屈原《离骚》
40、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屈原《招魂》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
1、判:确定,断定。
2、“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3、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4、智力:智谋和力量。
5、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8、劫:胁迫,挟制。
9、势弱于秦。 于:比。
10、迁:改变
11、始:才
1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4、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15、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1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17、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18、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19、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0、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21、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2、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3、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24、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5、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26、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27、当与[介词,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28、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29、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0、其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