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学渊源 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2、困而学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3、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4、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5、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7、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8、不愧下学 犹言不耻下问。
9、高才绝学 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10、孤学坠绪 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11、宏儒硕学 指学问渊博的人
12、青藜学士 指博学之士。
13、曲学诐行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14、晚生后学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15、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16、学书学剑 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17、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8、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19、韦编三绝:勤奋努力的读书,把书都读烂三次。
20、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21、磨穿铁砚: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22、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23、心有鸿鹄:鸿鹄:天鹅。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24、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25、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屠:杀。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26、一个心眼:指专心一意。比喻很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27、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28、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29、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30、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31、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2、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33、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34、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35、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6、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37、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38、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39、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40、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41、夙兴夜寐: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42、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43、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44、笃信好学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45、笃学不倦 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46、敩学相长 谓教与学相互促进。
47、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48、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49、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50、痀偻承蜩:痀偻:曲背;承:粘;蜩:蝉。驼背老人粘蝉。比喻做事专心才能成功。
——描写学习的成语 60句菁华
1、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3、教学相长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4、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5、学贯中西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7、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8、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9、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10、勤学好问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1、虫鱼之学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12、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13、文江学海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14、学富才高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15、宿学旧儒 〖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16、学如登山 〖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17、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18、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19、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20、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1、坐不窥堂: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22、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23、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24、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25、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26、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7、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28、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29、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30、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31、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32、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33、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34、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35、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36、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37、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38、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39、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40、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41、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42、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43、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44、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45、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46、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47、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48、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49、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50、笃信好学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5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52、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53、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54、心有鸿鹄:鸿鹄:天鹅。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55、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56、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57、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58、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59、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60、痀偻承蜩:痀偻:曲背;承:粘;蜩:蝉。驼背老人粘蝉。比喻做事专心才能成功。
——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50句菁华
1、凿壁偷光: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3、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4、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7、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8、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9、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10、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1、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2、一个心眼:指专心一意。比喻很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13、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14、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16、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7、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8、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19、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20、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21、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2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3、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24、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25、卧薪尝胆:在柴草上睡觉,饭前先尝尝苦胆。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6、破釜沉舟:砸碎锅,凿沉船。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27、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28、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9、坐不窥堂: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30、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31、开华结实:生出花朵,结成果实。比喻工作学习等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32、学海无边:学问的海洋没有边际。指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33、品学兼优: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34、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35、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36、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37、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38、学贯中西: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39、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40、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41、长材茂学: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42、贫不学俭: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43、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44、效颦学步: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亦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45、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6、学疏才浅:同“学浅才疏”。
47、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48、学如登山:〖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49、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50、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 40句菁华
1、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2、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3、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4、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5、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6、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7、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8、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
9、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能够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10、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11、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资料之一。
12、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13、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4、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5、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我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6、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7、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18、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9、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20、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2、自吹自擂:擂:打鼓。自我吹喇叭,自我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23、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貌模仿。
24、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25、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26、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所以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27、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28、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29、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30、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此刻。
31、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教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教师。
32、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33、刺股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34、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35、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头。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36、刺股悬头:形容刻苦学习。同刺股悬梁。
37、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38、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39、善与人同:自己有优点,愿意别人同自己一样,别人有长处,就向别人学习。
40、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专心学习的成语 50句菁华
1、追本穷源
2、引锥刺股
3、温故知新
4、发奋图强
5、披荆斩棘
6、卧薪尝胆
7、志坚行苦
8、饮胆尝血
9、争分夺秒
10、衔胆栖冰
11、驽马十驾
12、艰苦卓绝
13、心无二用
14、枕籍经史
15、一个心眼
16、不知寝食
17、潜神嘿规
18、凝神定气
19、开华结实
20、不知肉味
21、继晷焚膏
22、博学笃志
23、钝学累功
24、为人师表
25、抗颜为师
26、活学活用
27、晚生后学
28、盈科后进
29、刺骨悬梁
30、面壁九年
31、转益多师
32、浮光掠影
33、食古而化
34、穷日落月
35、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36、心有鸿鹄:鸿鹄:天鹅。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37、心无二想: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39、澄思寂虑:专心思索,冷静考虑。
40、心无二用: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41、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42、废食忘寝: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43、心不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44、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45、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46、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47、心有鸿鹄:鸿鹄:天鹅。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48、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49、不知寝食: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发奋。
50、闻鸡起舞 刮摩淬励 十年寒窗 坚持不懈 孙康映雪
——描写人心情的成语 50句菁华
1、、郁郁寡欢 涕泗交流 怫然不悦 金刚怒目 眼笑眉飞 植发穿冠 狼号鬼哭
2、受宠若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3、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4、心神恍惚: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5、老大徒伤: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6、面如死灰: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7、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8、满脸春风: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9、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10、乐乐陶陶: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11、熏风解愠: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12、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13、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14、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15、满面红光: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16、急杵捣心: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17、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18、疾声厉色 老羞成怒 天怒人怨 恼羞变怒 勃然大怒
19、嬉笑怒骂 按纳不住 冲冠眦裂 脸红筋暴 横眉怒视
20、发怒冲冠 气愤填膺 惩忿窒欲 变颜变色 鲸波怒浪
21、黯然神伤:形容心神沮丧,神情忧伤。
22、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静下来。
23、心焦如焚:形容心情焦灼难忍。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24、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25、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26、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27、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28、垂头丧气:形容失意沮丧的样子。
29、心焦如火: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30、搔首踟蹰:形容心情焦虑着急。
31、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32、有说有笑
33、痛快淋漓:心情非常畅快。
34、按纳不住: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35、斗志昂扬: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36、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37、缓步代车: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38、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39、求贤如渴: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40、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41、悠然自得: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42、乐不可支 悔恨交加 己饥己溺 忧心忡忡 愁潘病沉 若丧考妣 悲痛欲绝 一悲一喜
43、喜眉笑眼 心乱如麻 劳筋苦骨 甘之如荠 鳌愤龙愁 闻过则喜 如丧考妣 心慌意乱
44、喜行于色 利灾乐祸 剥肤之痛 欢欣鼓舞 杯酒言欢 痛心入骨 涂歌邑诵 坐卧不安
45、回肠九转 眉开眼笑 悲天悯人 切肤之痛 心有余悸 柔肠寸断 超然自得 痛心疾首
46、心神恍惚 酒食地狱 眉欢眼笑 心不在焉 排忧解难 喜上眉梢 苦不堪言 心猿意马
47、悲喜交集 愁肠九转 泣不成声 含笑九泉 幸灾乐祸 酸甜苦辣 悲愤填膺 心惊肉跳
48、感慨万端 无精打彩 杯觥交错 赏心乐事 心安理得 喜笑颜开 为善最乐 五内俱崩
49、燕尔新婚 同病相怜 剥床及肤 乐嗟苦咄 乐而忘返 手舞足蹈 眉花眼笑 人莫予毒
50、眉飞眼笑 皆大欢喜 楚楚可怜 闷海愁山 愤愤不* 抱头大哭 己溺己饥 九曲回肠
——古人认真学习的成语 40句菁华
1、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2、学而不厌: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3、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4、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5、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6、孜孜不倦: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7、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8、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9、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10、孤学坠绪: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11、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心情说说
12、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3、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4、聚萤映雪: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以练囊盛集萤火虫以读书;晋孙康亦家贫,冬夜常映雪光读书。
15、新学小生:指治学时刻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16、才学兼优: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17、学浅才疏: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18、家学渊源: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渊源:原指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19、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20、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1、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22、虫鱼之学: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23、学贯中西:形容学问贯通了*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24、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25、高才绝学: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26、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发奋追求进步。
27、村学究语: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28、悬梁刺骨: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刺骨:用针扎自我的身体。形容刻苦学习
29、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我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30、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31、力学笃行:力学:发奋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32、【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33、【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34、【宵分废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休息。形容学习或工作非常勤奋。
35、持之以恒 字斟句酌 洗耳恭听 磨砺自强 自强不息
36、聚精会神 如饥似渴 枕戈饮胆 戒骄戒躁 埋头苦干
37、学无止境 悬梁刺股 孜孜不倦 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
38、积雪囊萤 励精图治 铁面枪牙 囊萤映雪 卧薪尝胆
39、真才实学 博览群书 艰苦卓绝 滴水穿石 刻苦耐劳
40、临池学书 韦编三绝 聚萤积雪 一心一意 深自砥砺
——表示努力学习的成语 40句菁华
1、开花结实: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同“开华结果”。
2、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4、目不窥园 :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5、朝乾夕惕: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6、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7、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8、【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9、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0、【好学深思】喜欢学习,勤于思考。
11、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12、【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13、【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4、【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5、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6、【转益多师】以更多的人为师学习更多的东西。
17、【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18、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19、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20、【幼而学,壮而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21、【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22、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23、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24、【夜寝早起】寝睡觉。晚睡早起。形容学习或工作勤奋。
25、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26、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27、【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28、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9、【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30、【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31、【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32、【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33、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34、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5、【宵分废寝】宵分夜半。半夜还没有休息。形容学习或工作非常勤奋。
36、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37、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38、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39、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40、*煮箦: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