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2、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错,最后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7、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8、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9、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10、天理即人欲
11、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2、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14、圣人必可学而至。
15、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16、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17、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18、如果心中有佛看到所有人皆是佛,心中有牛粪看到所人有人都是牛粪。人生在世都是有一定价值的,看到别人的短处,会给自己增加负能量;看到别人优点,能给自己增加正能量,长此以往,心境必然有所提升!
19、朋友相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需要有包容之心,人无完人,皆有缺点。如果一味追求完美,那就是执着了,世上本没有完美之物。雍正皇帝,曾经命令年羹尧去江夏杀害仁伯安找到《百官行述》,结果年羹尧杀害江夏镇七百余人,没留一个活口。当时雍正知道之后,很是生气。邬先生劝说:水至清则无鱼,此人杀伐决断,以后定有大用。得饶人处且饶人,雍正当时承担下责任,完美处理此事,收买了人心。
20、格物致知,灭除轻傲。
21、外面是非毁誉,亦好资之以为警切砥砺之地。
22、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23、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24、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25、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26、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27、人生本没有大事,过好*常每一天,就是最了不起的修行。
28、有高峰,自然有低谷;有坦途,自然有坑洼。无论如何,心向光明。
29、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相处的人,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30、心若放*,不执着、不着急,安安稳稳的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
31、在那缺衣少食的蛮荒之地,他的随从和弟子相继病倒。
32、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做好世间最*常的事,才能快意人生。
33、接连举了十几个之后,全被老师否定,徐樾开始焦虑、沮丧。
34、王阳明有个弟子叫徐樾,自以为深谙阳明心学的真谛。
35、面对那些难以预料的事,他不去劳神;面对那些不能改变的事,他一笑而过。
36、唯有一颗*常心,才能让你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3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8、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王阳明
39、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阳明
40、王阳明在诗中写道:
——王阳明经典名言 50句菁华
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2、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
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守仁
4、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 ——王阳明《王阳明》
5、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
6、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7、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王阳明《双峰》
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王守仁
9、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0、为学大病在好名。 ——王守仁
11、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守仁
12、“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王守仁《传习录》
13、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14、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1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16、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17、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18、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19、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20、而这一切的起点,在于每个人都能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价值判断。
21、社会的公*与正义坍塌后,每个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各自的权益。然而,人们并不知道私权的边界何在,也不清楚何种方式恰当,最终便只能演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游戏。
22、一言以蔽之,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就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
23、所有的人都站在一边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们都站在船的一边,最后的结果就是船翻人亡。
24、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
25、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26、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己的内心去辨别。
27、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8、强者和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信念够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29、曾经,我羡慕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爱情,迷恋贾宝玉和林黛玉桃花树下读西厢的意境,然而现在我明白了,男人之间那种抛却一切私心杂念,心灵契合,相互欣赏,相互提携,并肩共进的友情更显弥足珍贵,更值得激赏。
30、人,是要有些信仰才能支撑着活下去的。没有了大义可以选择苍生,如果连苍生的代言人于谦都落个鸟尽弓藏的结局,那么路在何方?像庄子那样身如不系之舟,脱离这“曳尾于涂中”的苦海?两千年来,无数的人都这么做过,刘伶醉酒,阮籍狂狷,他们真的快乐吗?
31、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32、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
33、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4、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 《泛海》
35、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王阳明 《传习录》
36、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持钵效贫儿。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7、问君何事日憧憧? 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 良知二字是参同。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8、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王阳明 《传习录》
39、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40、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41、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42、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43、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44、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7、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4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49、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泛海》)
50、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王阳明名言 40句菁华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4、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5、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6、知行合一。
7、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8、一直以来,书都没有错,只是读的人错了。
9、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抛开制度变革不谈,每个人
10、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11、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早已习惯了自我欺骗,从*到人民。谎言成为维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轻轻一推,这座填充着豆腐渣的违章建筑便会轰然倒塌。
12、读史越多,越会悲哀地发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术变了,制度变了,表面那一层都变了,可里面的内核永远不变。魏忠贤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换个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焕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身边那些不懂政治却想玩政治的人最终都被政治玩得很惨。
13、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杀你,而是你不愿善终,自取灭亡,以至天要杀你,你认命吧。
14、读一读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体会一下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措辞就能明白,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赏识,甚至是接见,都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15、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6、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17、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1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
19、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王阳明
20、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
21、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
22、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王阳明
2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24、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25、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
26、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27、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阳明
28、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
29、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王阳明
30、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王阳明
31、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王阳明
32、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王阳明
33、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阳明
34、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王阳明
35、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王阳明
36、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王阳明
37、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38、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王阳明
39、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王阳明
40、雪满山城入暮关,归心别意两茫然。——王阳明
——王阳明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
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
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4、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王阳明
5、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王阳明
6、在神州这片土地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扬才露己向来招人忌恨。——王阳明
7、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王阳明
8、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理想。——王阳明
9、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王阳明
10、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王阳明
11、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王阳明
12、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
1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14、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王阳明
15、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王阳明
16、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17、圣人处此更有何通?——王阳明
18、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19、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20、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2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
22、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王守仁
2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
2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传习录》
25、"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26、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
27、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28、“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29、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守仁
30、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王守仁
3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王阳明 《传习录》
32、“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 《传习录》
33、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王阳明 《传习录》
34、“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王守仁 《传习录》
35、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王阳明
36、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37、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38、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9、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40、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个性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不要无事讨烦恼,不作无谓的希求,不作无端的伤感,而是要奋勉自强,保持自己的个性。——德莱塞
2、个人主义是一剂致命的毒药,而个性却是日常生活的食盐。——佚名
3、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黑格尔
4、具有偷闲本领的人则往往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个性。——史蒂文森
5、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爱迪生
6、良好的性情重于黄金,后者是幸运的给予,前者是自然的天赋。——爱迪生
7、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理智也人会被它牵着鼻子走。——索尔贝娄
8、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罗曼罗兰
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两个人一样的;真是人跟人各异,石头跟石头不同。然而大家合在一起,就成了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群英谱。——富尔曼诺夫
10、人的性格是扎根在骨头里和血液里的。——高尔基
11、人人之中有他人,但每个人都护存自己的个性。——S阿马里
12、任何有活力的事物都会构成它自己的氛围。——歌德
13、任何种子都有自己的季节。——俄罗斯
14、我不认为女人没有个性,只是她们每天都有新的性格罢了。——海涅
15、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松下幸之助
16、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而加以发展。——松下幸之助
17、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麦考莱
18、一个人的房子,一个人的家具,一个人的衣服,他所读的书,他所交的朋友――这一切都是他自身的表现。——亨利詹姆斯
19、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歌德
20、有些真正可贵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你看不惯的东西,带个性色彩的东西。——*、在个性、举止、风度和一切一切上,最好是朴实。——朗费罗
21、真正有才能的人会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歌德
22、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23、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个性的工程师。 ——威尔逊
24、人人之中有他人,但每个人都护存自己的个性。 ——S·阿马里
25、不要无事讨烦恼,不作无谓的希求,不作无端的伤感,而是要奋勉自强,保持自己的个性。 ——德莱塞
26、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 ——屠格涅夫
27、具有偷闲本领的人则往往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个性。 ——史蒂文森
28、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理智也人会被它牵着鼻子走——索尔贝娄
29、一个人的悲剧,经常是个性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更经常是个性的产物。——柏杨
30、知耻近乎勇。
31、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32、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3、只有那些懂得控制自己的缺点,而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34、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35、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36、劳动教学里……还能培养这样一些宝贵的个性质量,如学会集体工作、热爱劳动、克服困难的坚毅精神等。 ——赞科夫
37、我们没必要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须悲叹自己的*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最重要的,就是熟习自己的个性,而加以发展。——松下幸之助
38、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黑格尔
39、个性和魅力……是学不会,装不像的——伯尔
40、有些真正可贵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你看不惯的东西,带个性色彩的东西。——*
——书法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3、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4、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5、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6、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7、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8、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9、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0、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1、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1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1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14、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15、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16、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7、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8、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9、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22、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3、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2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26、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27、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28、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29、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30、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31、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32、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33、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34、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3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36、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3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38、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40、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创业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创业不同于炒菜,不可能等所有的配料都准备齐之后才开火做饭。
2、创业其实首先就是创新。我们要有一个真正创新的点。这个创新的点,并不是你随便想出来的一个小窍门或是比较有意思的想法,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当你有了创新点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你的能力或是企业的能力与创新相结合。
3、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4、做事不为东,累死也无功。
5、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
6、听不到批评是一种危险,听不到奉承是一种幸运。
7、上当,不是因为对方太聪明,而是因为自己太贪。
8、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9、互联网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时候最好喝。——马云
10、阿谁时期给了我们那一代人史无前例的机遇。我们要捉住阿谁机遇,要有胡念。但是,阿谁胡念要从做匹里劈脸。 ——张背阳
11、没有错误的执行只有错误的战略。战略错了,也可透过强大的执行力拿到想要的成果,还可以培养团队成员在执行中不折不扣的秉性!
12、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3、每个人都有某些缺点,被骂没关系,因为这是进步的过程。
14、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15、成功的第一步就是:你要敢和别人不一样。
16、如果你还可以努力,可以付出,就不要轻言停止和放弃。
17、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18、选择适合的方式帮助别人,你会发现能使人振奋的方式才是帮助别人的最好方法。
19、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构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生命的成败。
20、信心好比一粒种子,除非下种,否则不会结果。
21、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
22、在别人藐视的事中获得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它证明不但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别人。
23、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4、简单的生活,不是强调人生无为,不思进取。生活中,要争取你该争取的,追求你应追求的,做到取舍有度。
25、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想象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26、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27、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28、人生就像一首歌。用心去唱才会动听。
29、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
30、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31、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次小结。
32、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努力的人一定会失败。
33、天才就是百分之二地灵感,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34、每天早上醒来,你荷包里的最大资产是二十四个小时。
35、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36、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37、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38、我们不说为功名利禄而拼搏,最起码也该为自己的将来奋斗,所以我们一定要富有拼搏精神。
3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40、别用尺量,别用斗盛,诚挚的战友情,请用彼此心灵去感应,纵然天各一方,我永远深深为你祝福,悄悄把你思量。
——师德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2、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3、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4、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5、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得更好——这就是一个创造性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赞科夫
6、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7、露珠不愿跟珍珠比美,只顾默默地滋润绿叶和鲜花。
8、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9、教师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美崇高事物与新生一代之间的桥梁。——乌申斯基
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1、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2、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1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14、教育者要有力量,就要象母亲那样关心和注意儿童的心灵。——裴斯泰洛齐
15、想教学生如何正派为人,先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16、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学生心花绽放!
17、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18、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19、和蔼可亲,永远是教师的良好教态。
20、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21、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22、教师不仅传授真理,还应教学生发现真理。
23、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24、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
25、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26、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27、用爱心收获爱意,用奉献收获喜悦。
28、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29、从教不悔,育人不止,诚心加爱心;与人为善,求同存异,身正加行正。
30、学为人师,德为世范。
31、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
32、讲学砥节,相语以道德,相勖以恭行。
33、敦德行以端本原也,勤研讨以践实学也;重师友以求夹持也,谨交游以遵礼法也。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6、德高智广,永为致学者;文博史精,甘当育才人。
37、循循善诱,痴情教学子;默默无闻,锐意启良才。
38、教书传道,毕世甘当铺路石;授业育才,一心愿做度人梯。
39、育才育德园丁志,爱国爱民赤子心。
40、教师与画家个同的是他要创造*的活人。
——忍耐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吃得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
2、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马南邨
3、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如果你命运里注定需要忍受,那么说自己不能忍受就是犯傻。
4、在人的幻想和成就中间有一段空间,只能靠希望来通过。 ——纪伯伦
5、眼前的哀伤,总有一个补救的办法,无论你怎样受苦,希望吧!希望是人的最大快乐。 ——金斐
6、希望消失时,恐惧就产生。 ——格拉西安
7、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 ——冰心
8、最大的希望产生于最大的悲惨境遇中。 ——罗素
9、希望至少是穷人易于得到的快乐。 ——罗曼?罗兰
10、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狄德罗
11、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拉-封丹
12、除了父母,没有什么人是不求回报的。恋人对你好是以感情和谐为前提的,朋友对你好是以共同利益和消除寂寞为前提的。另外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13、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逐渐给你带来好处。
14、在任何状况下,不能玩弄别人,玩人必被人玩。你再有心眼,也不是最厉害的那个。
15、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16、人生是海洋,期望是舵手的罗盘,使人们在暴风雨中不致迷失方向。——狄德罗
17、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所不能成。
18、人们较能理解迅速拉近的距离,却无法忍耐在一度天衣无缝的密结之后,渐轻渐远。——(毕淑敏)
19、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0、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齐,神仙羡慕好伴侣。
21、大肚能容容尽天下难容之事。
22、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塞约翰生
24、人必须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居里夫人
25、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26、报复不是勇敢,忍受才是勇敢。——莎士比亚
27、幸福本身就是长期的忍耐。——法卡缪
28、忍耐是涌起希望的技能。——瓦福纳德
29、能忍耐的人才能达到他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富兰克林
30、多少人犯下罪行仅仅因为不能忍受邪恶!——阿尔贝·加缪
31、只有天生的艺术家才能忍受成为一位艺术家所必需付出的艰苦劳动。——迪亚娜夫人
32、善良的人永远是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张爱玲
33、忍耐——肉体的小心和道德的勇气的混合。——哈代
34、采用大自然的步速:她的秘密在于耐心。——爱默生
35、所谓成熟,不过是更加能忍耐痛苦罢了。——九夜茴
36、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苏轼
37、当人们厌倦爱时,他们很容易忍受别人的不忠,以解除自己忠诚的义务。——拉罗什福科
38、对付贫穷要有勇气,忍受嘲笑要有勇气,正视自己营垒里的敌对者也要有勇气。——罗素
39、宁可受苦而保持清醒,宁可忍受痛苦而思维,也胜似不进行思维。——茨威格
40、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罗素
——意志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罗曼·罗兰
2、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3、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
4、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司汤达
5、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6、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7、工夫和坚韧使桑叶变成绸缎。 英国
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米南德
10、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 张伯端
11、坚毅可以战胜强力。 非洲
12、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拉蒂默
13、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雨果
14、男儿立身须自强。 唐李颀
15、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听那些闲言碎语,你就一定会成功。纳斯雷丹霍查
16、顽强这就是作家技能的秘密。 杰克伦敦
17、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8、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作出决定。黑格尔
19、节食比绝食更难。饮食适量需要头脑清醒,而滴水不进只需死硬的意志。荪多麦克纳波
20、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武者小路实笃
24、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25、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黑格尔
2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27、没有意志的人,一切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朝鲜
28、意志引人入坦途,悲伤陷人于迷津。 —— 埃斯宾塞
29、只要我们甘愿去做,天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杰弗逊
30、侮辱那些无法要你道歉的人,本身就是怯懦的表现。——米克沙特·卡尔曼
31、表现勇敢则勇气来;往后退缩则恐惧来。——康拉德
32、有坚强的意志,才有伟大的生活。 —— 英国
33、谁也不能剥夺我们自由的意志。 —— 爱比克泰德
34、培养意志是我们生存的目标。 —— 爱献生
35、勇敢征服一切:它甚至能给血肉之躯增添力量。——奥维德
36、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 雨果
37、意志支配事物。 —— 维吉尔
38、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
39、我认为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理应是:面对内心所恐惧的事情,勇往直前地去做,直到成功为止。 ——罗斯福
40、一个人的胆子大,才能有作为;畏怯的人,懦弱的人,他虽然没有身临其境的危险,但只要一听到人家的恐吓言语,早已吓得不知所措,试问这样的人可能有什么建树呢? ——戴尔·卡耐基
——王阳明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8、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9、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
10、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1、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1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3、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14、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5、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里,不须外面添一份。以此存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是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16、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7、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8、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所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19、‘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
20、专事无为,不能如三王之因时致治,而必欲行以太古之俗,即是佛、老的学术。因时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于道,而以功利之必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业。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
21、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矣!
22、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23、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4、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耳不可得闻口号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25、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字静时,亦只是气字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26、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字静不字静。若靠那字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字静?以字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27、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28、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29、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30、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对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
31、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人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人的。若论出人,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人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32、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33、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34、一日便是一元。人*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35、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36、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
37、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38、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
39、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40、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