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语句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经典语句

1、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楞严经》

2、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大佛顶首愣严经》

3、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释迦牟尼《心经》

4、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释迦牟尼《心经》

5、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释迦牟尼《心经》

6、若于出家一切人边起恶心者,则同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等前为恶无异。——源自:《大方广十轮经》

7、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源自:《楞严经》

8、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盘寂静,是三是法印。——源自:《莲花面经》

10、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源自:《金刚经》

11、佛曰: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源自:《无字法门经》

13、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源自:《佛遗教经》

14、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论》

15、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源自:《大智度论》

16、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源自:《大日经》

17、若悟实相,即藉一法,或藉一字,均可证果。——源自:《中有闻教得度密法》

18、一切众川流,皆悉归大海,若饭佛及僧,福归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盘经》

19、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20、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源自:《法句经》

21、于佛起恶心,毁谤生轻慢,入大地狱中,受苦无穷尽。——源自:《分别善恶报应经》

2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3、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2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5、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6、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7、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_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8、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9、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3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1、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32、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33、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34、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35、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36、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7、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8、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39、为学当重闻思修,将来必须说写做,若能具备戒定慧,必可清净乐融融。

40、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佛教经典语句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佛教经典语句 40句菁华(扩展1)

——佛教经典励志语句 40句菁华

1、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2、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3、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4、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5、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6、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7、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8、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9、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10、没有阳光花儿不香,没有爱情生活不甜。

11、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12、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13、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4、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5、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6、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7、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1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9、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20、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24、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25、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26、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27、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28、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29、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0、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31、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要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2、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3、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34、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3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36、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37、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38、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9、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0、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佛教经典语句 40句菁华(扩展2)

——经典佛教名言 40句菁华

1、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4、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5、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6、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7、做人一定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最后用笑来伪装掉下的眼泪,要记住越是忍住泪水,越会变成幸福的'良药。

8、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底线,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人他会一点一点磨消你的底线,当你没有底线的时候,你就完全被别人控制。

9、自己说过、做过伤害别人心灵的事,有可能转眼间就忘得一干二净;而别人说过或做过的伤害自己的事往往一辈子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且无法原谅。

10、工作就像爱人,虽然有时跟你闹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见面。兴趣就像情人,虽然让你激情燃烧,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11、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12、背对太阳,阴影一片;迎着太阳,霞光万丈。

13、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

14、老板就像老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屁股,也不宜拍。同事就像戏友,在舞台上打打闹闹,卸了装才知道一切都很可笑。下级就像弹簧,你可以压他,但他也会顶你,你要是拉

15、心脏不好心眼好,气色不行气质行。

16、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17、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18、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9、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0、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21、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3、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4、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5、人最大的不智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迟迟不愿去做,所以*庸却又自怜的人很多。

26、手,放开了才明白拥有时的珍贵;泪,落下了才知道心真的会很痛;心,碎了才了解爱情带来的苦涩;爱,走了才清楚被爱抛弃的痛楚。

27、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

28、如果你不努力发现有趣,那么空虚、无趣和无聊,甚至虚无,很快就会填满你的脑子,弥漫你的生活。

29、你唯有珍惜此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

30、你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一蹶不振,但只要有一个理由你就要坚强站起!

31、当别人在公众场所不小心出丑时,我们往往一笑了之;而当同样的情境在自己身上出现时,我们往往好长时间不能从尴尬中走出来。

32、有些话,适合藏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当经历过,你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要自己说,别人会看得到。

33、宽容是送给他人的最好礼物,如果把它留给自己,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34、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气和。

35、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

36、如果把摄像头对准一个人,摄录下他的所有言行,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剪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或坏人。

37、昨天是一张废弃了的支票,明天是一笔尚未到期的存款,只有今天是你可以支配的现金。

38、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39、当你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如果你遇到困难就后退,那就算成功已到彼岸,它也会与你无缘。

40、事越烦、越要耐烦。天底下没有不烦的事。


佛教经典语句 40句菁华(扩展3)

——佛教励志语句 30句菁华

1、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4、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5、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6、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8、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9、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0、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1、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2、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3、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4、真心空寂,无所不遍。

15、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6、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17、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1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20、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1、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22、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23、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4、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25、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6、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27、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28、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29、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0、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凡。


佛教经典语句 40句菁华(扩展4)

——佛教经典诗句 40句菁华

1、受是接受(二)想是妄想(三)行是行为(四)识是识别(五)与前色字、合并为伍、其名为、五蕴、其号为五阴。五阴者1、色者、倘见诸色时、心无迷惑、在无迷惑中、无贪、无爱、无取、无舍、是名色空2、受者、若遇诸受时、非义勿受、弗以道性者、勿受、受无爱相、是名受空3、想者、真心无相、亦无想执、更无推测、本无希望、即无我相、是名想空4、行者、若一举一动、一勤一止、以及、知觉、无污其心、无动其意、其心若水、其意如山、其名为识空。集句。受相行识、与色为伍、即名为五蕴、倘无、人我是非、即名、为空、倘时时如是、即名到彼岸。倘空五蕴、即得其纲、所谓纲举目张。纲举者、真心明也、目张者、本性见也、明心见性之人、弗得其果、弗证其道者、弗可能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2、色者、多种颜色也、色者、多者、多种、多类、之别也。色者、是某心内、分别、诸众生相中、多类之别也、色者、凡是、有形有相、有动、有止者、其性皆不离、其色也。以及妄念、与欲性、亦复如是、总名为色也、甚至举心动念、行住坐卧、生活之中、皆有色性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3、舍利子、三个字1、是佛大弟子中、之一也2、是佛在般若会上、呼名提字、以彼而作、代表之人也。使彼遗留是经、度诸有情也、有情者、有七情也、度有情者、是断有情也。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也。集句。舍利子、复名、舍利弗者。按理解之、是如来、头顶中、红色高起、舍利子也。寄名取义、而使我等、得入般若门、而进般若室也、即坐般若座、而行般若道、即用般若、之大用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4、让你烦恼的人,是来帮你的;让你痛苦的人,是来渡你的;让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贵人;让你讨厌的人,是助你成长的;因为,凡是你所抗拒的事物,其实都是你自己的侧面,是另一个你自己。

5、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鸠摩罗什《金刚经》

6、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鸠摩罗什《金刚经》

7、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鸠摩罗什《金刚经》

8、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鸠摩罗什《金刚经》

9、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鸠摩罗什三藏法师《金刚经》

10、万法虽异,一如是同。——道生《妙法莲华经疏》

11、善相者,涅槃惑灭,得本称性。——道生《大涅槃经集解》

12、返迷归极,归极得本。——道生《大涅槃经集解》

13、即说咒曰。“49”佛口与心。及某甲等。若宣此咒。灵感灵速。犹如电磁波。

14、是大神咒。“42”其咒神通。超越诸咒之上。感应无边。咒力无穷。而无尽。

15、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者、附和也、依者、追随也、依者、追踪也。

16、无有恐怖。“35”无有恐怖者、心无四相也、无有恐怖者、常觉无我、即无有恐怖也、无有恐怖者、果证无为也、无有恐怖者、因无挂碍之体、而得无有恐怖、之用也、无有恐怖者、心明而性朗也、无有恐怖者、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有恐怖也、无有恐怖者、肉身非我、本觉常明也“无有恐怖者、无妄想、是非相也”“无有恐怖者、无颠倒梦想、之谓也”“无有恐怖者、空五蕴、无六欲、之所成就也”、无有恐怖者、真心无相也。集句。无有恐怖者、因纯而果熟、道隆而体安。

17、无挂碍故。“34”(一)无挂碍者、以般若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挂碍故“无挂碍故、即得智慧之体”“其体、以智慧之光明、神力之妙用、照破“无明烦恼、而转为菩提萨埵”转迷惑、而为、大智慧、到觉地竟。(二)故者、依此也、故者、因此也。集句。无挂碍故、其心即得清凉、而洒脱、其真心清凉故、本性即妙湛、而精明、其妙识无为、清净而纯洁。无挂碍故、是依无我相、之真心、而成就、无挂碍故、之实体。“无挂碍故、是以般若波罗蜜多、神力、而成就、其体备之妙用”体备妙用者、本觉妙心、之大用也、体备者、是无上、大智慧、光明、普照三世、横遍十方、无穷亦无尽也、体备者、其智慧、光明之体、无有不备、之处之宜也。

18、心无挂碍。“33”心无挂碍者、真心无相时、真心即无挂碍也、心无挂碍者、五蕴空、六欲无、真心清净、即无挂碍、心无挂碍者、四大非我、本觉非无、其真心、本性、灵觉妙识、即无挂碍也、心无挂碍者、无有诸相、诸妄、亦无是非、颠倒梦想也“真心有何挂碍耶”。集句。心无挂碍者、以般若智慧光明、照破一切、尘劳妄想故、照破一切、无明烦恼故、其心无妄、即无尘、在无妄无尘中、真心即无挂碍。真心若无挂碍、即得、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实体也”。

19、无色、声、香、味、触、法者、是六尘清净也、六尘清净者、觉者、知诸尘相、无常无我、如幻梦泡、如水上沤、如火中苗、是故觉者、无贪亦无染也。亦如眼之所见、转瞬而变易、至终必无。如耳之所闻、即闻即无。倘能无相、即名无生其心、无生其心者、无生尘劳妄想、之心也。倘生尘劳妄想之心者、是生九类相执也。生九类相执者、其性偏于何类、死后必生何类。所谓根尘不无、其心生死不可了也、无根尘者、无染住心也。集句。无色、声、香、味、触、法者、在见闻知觉中、无生其心、无动其意、无生无动者、五蕴之中、无生诸妄之心、六欲之里、无动金刚之性。倘如是、其大道成也。即名为、无色声香味触法也。若无者、彼岸之人也。

20、不增者、真心本性、灵识妙用、本来具足、而圆满、不须再增、之义也、不增者、本觉本来、智慧与觉性、无不具足、无有不完整者、不须再增也。

21、不生者、不生其心、不生妄心也、不生者、不生诸法相也、不生者、本无生相、因妄而生、无妄即寂也。

22、寒山问舍得:“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如何处治?”

23、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24、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25、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7、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8、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9、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30、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3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3、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35、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36、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37、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38、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39、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40、寒山问舍得:“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骂我、骗我时如何处治?”

   舍得:“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佛教经典语句 40句菁华(扩展5)

——佛教做人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3、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4、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5、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6、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7、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8、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9、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0、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1、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12、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13、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14、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15、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7、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8、学会放下,拽的越紧,越是无法自拔。学会感恩、随顺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因果原则。

19、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20、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21、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22、佛曰:为何不必?

23、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4、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2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6、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27、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方为太*。

2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30、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经典语句 40句菁华(扩展6)

——佛教经典名句 30句菁华

1、一切皆为虚幻。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6、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7、为何不必?

8、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9、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0、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1、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1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3、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4、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15、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6、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7、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8、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19、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20、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21、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22、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2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4、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5、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26、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27、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28、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29、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