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3、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4、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5、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6、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7、做人一定要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放得下一切,最后用笑来伪装掉下的眼泪,要记住越是忍住泪水,越会变成幸福的'良药。
8、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底线,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人他会一点一点磨消你的底线,当你没有底线的时候,你就完全被别人控制。
9、自己说过、做过伤害别人心灵的事,有可能转眼间就忘得一干二净;而别人说过或做过的伤害自己的事往往一辈子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且无法原谅。
10、工作就像爱人,虽然有时跟你闹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见面。兴趣就像情人,虽然让你激情燃烧,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11、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12、背对太阳,阴影一片;迎着太阳,霞光万丈。
13、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
14、老板就像老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屁股,也不宜拍。同事就像戏友,在舞台上打打闹闹,卸了装才知道一切都很可笑。下级就像弹簧,你可以压他,但他也会顶你,你要是拉
15、心脏不好心眼好,气色不行气质行。
16、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17、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18、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9、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0、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21、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2、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3、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4、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5、人最大的不智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迟迟不愿去做,所以*庸却又自怜的人很多。
26、手,放开了才明白拥有时的珍贵;泪,落下了才知道心真的会很痛;心,碎了才了解爱情带来的苦涩;爱,走了才清楚被爱抛弃的痛楚。
27、做人要含蓄点,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
28、如果你不努力发现有趣,那么空虚、无趣和无聊,甚至虚无,很快就会填满你的脑子,弥漫你的生活。
29、你唯有珍惜此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
30、你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一蹶不振,但只要有一个理由你就要坚强站起!
31、当别人在公众场所不小心出丑时,我们往往一笑了之;而当同样的情境在自己身上出现时,我们往往好长时间不能从尴尬中走出来。
32、有些话,适合藏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当经历过,你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要自己说,别人会看得到。
33、宽容是送给他人的最好礼物,如果把它留给自己,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34、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气和。
35、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
36、如果把摄像头对准一个人,摄录下他的所有言行,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剪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或坏人。
37、昨天是一张废弃了的支票,明天是一笔尚未到期的存款,只有今天是你可以支配的现金。
38、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39、当你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如果你遇到困难就后退,那就算成功已到彼岸,它也会与你无缘。
40、事越烦、越要耐烦。天底下没有不烦的事。
——尊师重教名言 50句菁华
1、教化之本,出于学校。宋朝苏洵
2、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类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前苏联别林斯基
3、凡是教师缺泛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英国罗素
4、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仪;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宋朝:朱熹
5、教化之本,出于学校。宋朝:苏洵
6、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9、教育之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伯克
10、教育是廉价的国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1、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2、人只有靠教育才能*,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康德
13、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捷克:夸美纽斯
14、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啥也没有。——柏杨
15、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前苏联:加里宁
16、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17、一举一动满是情,一颦一笑全是爱。
18、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19、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
20、太阳每天是新的,孩子们每天也是新的。
21、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22、以仁治校,以爱执教,以诚待人,才可融社会、学校、师生为一体。
23、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
24、做事不能只做想做的,而应该做该做的。
25、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
26、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2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2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9、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类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前苏联·别林斯基
30、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3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32、人仅有靠教育才能*,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康德
33、仅有受过一种适宜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捷克·夸美纽斯
3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35、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
36、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礼貌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
37、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38、人不能够不就师矣。
3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40、人只有靠教育才能*,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康德)
41、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
42、*的个性在童年成长。(英国:华兹华斯)
43、每教育好一个孩子,就减少一个败类。(法国:雨果)
44、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厂。(捷克:夸美纽斯)
45、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鲁普斯卡娅
46、而且是艺术事业。——前苏联:加里宁
47、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历史研究法。自序》
48、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明、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
49、教育是廉价的国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50、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崇高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幸福。这是财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
——佛教名言格言 40句菁华
1、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2、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3、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4、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5、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6、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7、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10、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1、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3、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
14、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15、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16、吾本来磅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17、心地本无生,因地従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18、心地随时说,菩提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19、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20、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21、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22、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4、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25、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26、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27、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28、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9、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1、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静。
32、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33、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34、得住手时须住手,得闭口时须闭口;若能住手与闭口,百岁安宁有八九。
35、百岁光阴能几何?劝君及早念弥陀;莫贪五浊娑婆界,极乐莲邦胜得多。
36、黄泉路上无老少,要想善终请念佛;待到大限来临时,方知却有阿弥陀。
37、以于众生心*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38、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39、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40、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等一如。
——佛教经典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5、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6、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7、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8、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9、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13、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4、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6、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7、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20、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21、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22、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23、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24、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25、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26、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27、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28、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9、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0、真心是菩萨净土。
——佛教经典语录 60句菁华
1、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3、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4、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5、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6、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7、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8、口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9、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0、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11、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温情。
12、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3、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4、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赤惩罚自己。
15、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6、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17、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8、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9、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0、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1、佛曰: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22、佛曰: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23、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24、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5、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26、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27、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2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29、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3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1、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32、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33、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4、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5、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36、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3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8、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3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40、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41、人生就像风一样,飘过就不再回来,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生命中总是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我们成功除了勇敢、坚持不懈外,更是需要方向。人生是需要反思,常回头去看看,那样的你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华。
42、往事如烟,浅笑而安。慢慢的懂得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起伏,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不会永远风起云涌,没有一片天空永远晴空万里,没有一个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因此,千帆过后,要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学会从容!顺境时,多一份思索,逆境时,多一份勇气;成功时,多一份淡然,彷徨时,多一份信念。
43、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4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47、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48、要了解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9、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50、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等无二。
51、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52、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5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54、风*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55、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56、佛祖,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我祈求让我再一次遇见她,即使再一次这样痛苦的死去,我也绝不后悔。
57、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也没有失望。
58、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59、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60、我们个人修学的原则是三福、六和、三学,接触大眾的时候,则是歷事练心,要遵守六度、十大愿王,保持心地清净,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40句菁华
1、丹道以炼己为始,以温养为终。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4、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5、上与宇宙同体,下与天地精神往来。
6、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用。
7、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以捕鼠。
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0、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11、修行大抵要聪明,只恐聪明太外呈。
12、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13、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14、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
15、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16、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
1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1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0、还虚之功,唯在对境无心而已。
21、治大国,若烹小鲜。
2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3、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4、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2、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7、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9、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佛教做人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3、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4、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5、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6、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7、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8、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9、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0、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1、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12、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13、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佛法讲“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14、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15、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7、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8、学会放下,拽的越紧,越是无法自拔。学会感恩、随顺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因果原则。
19、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20、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21、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22、佛曰:为何不必?
23、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4、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2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6、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别、执着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27、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方为太*。
28、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30、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经典静心禅语语录 30句菁华
1、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淡无味之中。
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4、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7、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8、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9、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10、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2、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
13、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4、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5、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6、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17、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18、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19、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20、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间就是这样,谁也逃不过两样东西,一是因果,二是无常。
21、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5、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6、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7、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叶遮拦,便会满目青山。怕的就是自己一叶障目,什么都看不见,怎能不一片苦海?
28、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生必须自己下功夫。
29、我们应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30、惊扰别人的宁静就是一种慈悲;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就是一种善良。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做自己该做的事。
——佛教精彩语录经典 30句菁华
1、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2、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3、如果有机缘,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把净土法门介绍给大眾;没有机缘的时候,就自己认真修行。有机缘而不帮助眾生,这是小乘人,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為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世界。所以帮助别人认识佛法、修学佛法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做。
4、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5、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0、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11、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3、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4、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5、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6、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8、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19、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20、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21、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2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3、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2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5、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6、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7、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8、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9、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0、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