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练意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成语

1、久经风霜: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2、磨砻镌切:指磨砺切磋。

3、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4、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5、日雕月琢:在日月的雕琢下,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有沧桑之感。比喻坚持不懈的努力。

6、砺世摩钝:激励世俗,磨炼愚钝。同“砺世磨钝”。

7、聚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8、砥名励节: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9、策顽磨钝:鞭策愚顽,磨砺迟钝。极言勉力奋进。

10、刮摩淬励:刮摩:磋商,磨炼兵器。比喻在学术上商讨研究,刻苦钻研。

11、坚甲厉兵: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12、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13、深自砥砺:砥砺:磨刀石,引申为磨砺,磨炼。自己刻苦地磨炼。

14、砺世磨钝:激励世俗,磨炼愚钝。

15、精心励志:磨炼意志,使心意纯正专一。

16、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17、通宵达旦: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18、绳锯木断: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19、凿壁借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0、奋不顾身

21、志在千里

22、奋勇当先

23、誓死不二

24、不屈不挠

25、英姿焕发

26、毛遂自荐

27、孜孜不倦

28、孟母三迁

29、发奋图强

30、顶天立地

31、百尺竿头

32、含辛茹苦

33、得陇望蜀

34、面壁九年

35、勇往直前

36、铁杵成针

37、愚公移山

38、闻鸡起舞

39、忠贞不渝

40、持之以恒


磨练意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磨练意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1)

——磨练意志的诗句 40句菁华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

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

4、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

5、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8、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9、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3、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21、此时风物正愁人,怕到黄昏,忽地又黄昏。

22、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

23、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

24、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25、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

26、居近识远,处今知古,惟学矣乎?

2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8、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有杀身以。

2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0、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31、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32、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

3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4、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6、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37、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3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磨练意志的诗句3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0、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磨练意志的诗句5

  1、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


磨练意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2)

——关于磨练意志的成语 30句菁华

1、操揉磨治:犹言反复磨练。

2、砥砺风节:磨炼品格、节操。

3、扬清厉俗: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4、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5、砥行立名: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6、夕寐宵兴:晚睡早起。形容勤奋不息。

7、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8、学无止境:用勤奋学习的方式适应环境。

9、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10、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11、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12、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13、坚甲厉兵: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14、摩口膏舌: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15、砥厉廉隅: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

16、砥节守公: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17、砥砺德行:磨炼品德行为。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

18、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19、久坐地厚:比喻在某一职位上长期磨炼努力,地位自然安定稳固。

20、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21、刮摩淬励:刮摩:磋商,磨炼兵器。比喻在学术上商讨研究,刻苦钻研。

22、勃然奋励: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23、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形容意志坚强,永远不变。

24、砥节厉行: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25、誓死不二: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26、砥兵砺伍: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27、砥砺琢磨: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28、砺世摩钝:激励世俗,磨炼愚钝。同“砺世磨钝”。

29、磨厉以须:指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亦作“磨砺以须”。

30、磨礲砥砺: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也指磨砺锻炼。同“磨砻砥砺”。


磨练意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3)

——关于磨练意志的名言 30句菁华

1、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2、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刘禹锡

3、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闻一多

4、精神经百炼,锋锐坚不挫。——刘过

5、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6、益重青春志,风霜恒不渝。——李隆基

7、一旦有了意志,脚步也会轻松起来。——欧洲

8、一个人的价值和评价在于心灵与意志。——蒙田

9、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10、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灵魂。——柏拉图

11、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12、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朱熹

1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14、锻炼记忆力的良好方法是锻炼自己的注意力。——爱德华兹

1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1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袁牧

17、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透镜一样。——法布尔

18、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19、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佚名

20、天下之事在人为,决不可以一时之波澜遂自毁其壮志。——罗泽南

21、哪怕是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22、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况

24、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索

25、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26、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不要听那些闲言碎语,你就一定会成功。——纳斯雷丹·霍查

27、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8、这个老士兵,不知经过了几多次烈火中的锻炼,苦难中的磨砺,但是却还有着天真的童心。——显克微支

29、创造力是一种智力肌肉,愿意并且知道如何锻炼它,你敢能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迈克尔·莱博夫

30、要从小把自己锻炼得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不要娇滴滴的,到大自然里去远走高攀吧。——恩里科·费米


磨练意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4)

——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50句菁华

1、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2、病病歪歪: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3、熙熙壤壤: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壤,通“攘”。

4、磊磊落落: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5、明明赫赫: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

6、卿卿我我: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7、生生世世:指今生、来世以至永世。

8、唯唯否否: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9、蝎蝎螫螫: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

10、白白朱朱: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11、半半路路: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12、抽抽噎噎:形容低声哭泣。

13、吹吹打打: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14、峨峨汤汤: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15、峨峨洋洋: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

16、噩噩浑浑: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17、纷纷籍籍:纷纷:众多。籍籍:杂乱的样子。纵横交错。形容众多而且杂乱的样子。

18、风风韵韵: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19、干干翼翼:勤勉敬慎。

20、慌慌张张: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21、混混噩噩: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22、浑浑沌沌: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23、汲汲皇皇:急切匆忙。

24、继继存存: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25、兢兢干干:指敬慎自强。

26、侃侃谔谔: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27、款款深深:指情意诚挚深切。

28、拉拉杂杂:指杂乱无条理。

29、踉踉跄跄:踉跄:走路不稳。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30、袅袅娜娜: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同“袅袅亭亭”。

31、袅袅亭亭: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32、七七八八:①犹言差不多。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33、日日夜夜: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34、三三四四:犹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

35、斯斯文文:形容举目文雅。

36、腾腾兀兀:犹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37、郁郁沉沉:深广的样子。

38、郁郁累累:忧思不绝的样子。

39、岳岳磊磊:卓立不群。

40、战战业业:戒慎畏惧的样子。

41、正正经经:①严肃而认真。②形容正大光明。

42、支支吾吾: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亦作“支支梧梧”。

43、支支梧梧: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同“支支吾吾”。

44、孜孜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45、肮肮脏脏:不干净。比喻卑鄙、丑恶。

46、安安逸逸: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47、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48、风风雨雨: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

49、沸沸扬扬: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扬:喧闹、翻动的样子。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50、扭扭捏捏:行走时身体故意左右扭动摇摆。形容举止言谈不爽快,不大方或故做姿态和。


磨练意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5)

——带有文字的成语和解释 50句菁华

1、文章宗工: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2、文章宿老:宿:年老的,长期从事的。指擅长文章的大师。

3、文星高照:比喻文运亨通。

4、文武全才: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5、文武差事:比喻明劫暗偷。

6、文恬武嬉:恬:安闲;嬉:玩乐。文官安闲自得,武官游荡玩乐。指官吏只知贪图安逸享受,吃喝玩乐,不关心国事。

7、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8、文理俱惬:文、理:指文辞表达和思想内容;惬:满足、满意。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令人满意。

9、文君新醮: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10、文君新寡: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

11、文经武略: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12、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13、文风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14、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15、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16、执文害意: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17、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18、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19、咬文齧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20、言文行远: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21、兴文匽武: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22、舞文玩法: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同“舞文弄法”。

23、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24、深文附会: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同“深文傅会”。

25、强文假醋:指假斯文。

26、片文只事: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27、乃文乃武: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28、拘文牵义:拘泥于字义、文义。

29、讲文张字:指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30、龟文鸟迹: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31、广文先生: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32、高文典策: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33、高文大册: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34、分文未取: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同“分文不取”。

35、分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

36、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比喻不计报酬。

37、繁文末节: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38、烦文缛礼: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39、祝发文身: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40、饰非文过: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41、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42、一纸空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43、演武修文: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44、偃兵修文: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45、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46、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47、舞笔弄文:指舞文弄墨。

48、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49、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50、地下修文: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磨练意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6)

——马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高车驷马: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显贵的阔绰。

2、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3、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4、驽马铅刀: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5、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6、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7、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8、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9、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10、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11、秣马厉兵: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2、厉兵秣马: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3、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14、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15、单枪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16、万马奔腾:待日后补充.

17、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18、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19、北叟失马——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20、窗间过马——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1、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22、裘马轻狂——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23、兵慌马乱——形容**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4、信马由缰——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25、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结束,不再用兵。

26、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27、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28、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29、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30、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31、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32、风樯阵马——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33、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34、金马玉堂——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35、骑马找马——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36、束马悬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37、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38、马入华山——《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不再打仗。

39、临崖勒马——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40、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