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言 4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3 00:00:00 名言

1、尚贤。

2、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3、兼爱。

4、非命。

5、非乐。

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7、非攻。

8、尚同。

9、兼相爱,交相利。

1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1、备者,国之重也。

12、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1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14、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15、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16、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1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18、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19、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20、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21、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2、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23、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24、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25、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26、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27、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8、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29、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30、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31、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32、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33、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3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35、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36、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3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3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39、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40、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扩展1)

——墨子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兼相爱,交相利。 (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墨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3、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

4、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墨子

5、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钓鱼人躬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恭敬敬;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 ——墨子

6、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

7、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墨翟

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墨翟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 《兼爱中》

10、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墨子

11、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即使面对危险,都会勇敢的站出来。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侠” ——墨子 《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

12、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 ——墨子 《修身》

13、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 ——墨子 《经上八》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墨子 《墨子·修身》

1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墨子

16、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墨子

17、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贤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墨子

18、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19、亲戚不附,无务外交。

20、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21、近者不亲,无务来远。

22、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23、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24、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2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6、是犹三军北,失后之人求赏也。

27、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28、讲话不求多而求智,不求文采而求明察。

29、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亓冠也。

30、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31、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

32、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33、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老殿赏,量功而分禄。

34、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35、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36、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37、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38、然则不在古服与古言矣。且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

39、爵位不高,*弗敬;蓄禄不厚,*不信;政令不断,*不畏。

40、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扩展2)

——墨子的名言 40句菁华

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墨子

2、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

3、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

4、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墨子

5、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墨子

6、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7、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

8、重不为不义攻国。——墨子

9、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墨子

10、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墨子

11、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墨子

12、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墨子

1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

14、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

15、刚天下者兵也——墨子

16、俭节则唱,淫佚则亡。——墨子

17、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

18、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

19、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20、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

21、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

22、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23、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24、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6、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

27、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28、讲话不求多而求智,不求文采而求明察。

29、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亓冠也。

30、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31、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

32、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

33、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

34、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35、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36、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37、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

38、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39、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40、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扩展3)

——墨子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原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所染》

2、原文: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七患》

3、原文: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七患》

4、原文:择务而从事。

5、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墨子

6、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

7、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8、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0、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11、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2、备者,国之重也。

13、原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14、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墨子

15、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

16、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

17、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墨子

18、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墨子

19、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墨子

20、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墨子

21、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墨子

22、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23、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24、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2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26、民有三息:饥者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27、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28、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29、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30、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31、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32、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33、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34、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5、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36、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37、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38、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39、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40、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扩展4)

——墨子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3、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4、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5、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6、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7、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8、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9、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10、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11、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2、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13、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14、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15、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1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17、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18、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19、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0、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2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22、原文: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墨子·修身》

23、原文: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24、原文: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墨子·七患》

25、原文: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非乐》

26、举物而闇,无务博闻。

27、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28、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

29、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30、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31、交相钩,交相强,犹若相害也。

32、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33、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3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35、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36、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37、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

38、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至孝于亲。

39、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40、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扩展5)

——墨子的名言及解释 40句菁华

1、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2、告子毁,犹愈亡也。——告子虽然诋毁我的行为,但还是胜过毫无毁誉。

3、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习惯,安于风俗啊。

4、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5、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这是数着别人契上的齿数,而以为自己很富有。

6、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你只要努力做义事,我还要把天下送给你。

7、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就好像让人伏在剑刃上,而期望他能长寿一样。

8、则天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天下很多所谓可以做的事情,未必都是可以做的啊!

9、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他们做事,上尊敬天,中敬奉鬼神,下关爱百姓。

10、大国之攻小国,譬由童子之为马也。——大国攻打小国,就好像儿童爬在地上当马一样。

11、此言为不善之有罚,为善之有赏。——就是说做不善的事情要受到惩罚,做善事会得到奖赏。

12、均之粜,亦于*耳,何必于越哉?——都是出卖,卖给中原各国也可以,何必非要卖给越国呢?

13、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现今的士人用身于世,还不如商人使用一枚钱币时谨慎。

14、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15、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而义能够让民众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值得珍视的宝物。

16、贫家而学富家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贫家如果要仿效富家的穿衣吃饭及庞大的花费,那就一定会很快招致灭亡。

17、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所以君子努力做事就会日渐强大,安于嗜欲就日渐苟且,恭敬庄重就日益繁盛。

18、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关爱别人因而得福的人有,而憎恶别人残害别人因而得祸的人也有啊!

19、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以这样奢侈的国君,去统治那些爱好奢侈的臣民,想要国家不动乱,是不可能的。

20、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所以,音乐越繁复,治国的成绩越少。因此来看,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啊!

21、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显贵,不义的人不能给他信任,不义的人不使他接近。

22、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至孝于亲。——哭着送去,哭着回来,回来后要努力于衣食之物的生产,资助祭祀,并用来孝顺双亲。

23、告子为仁,譬犹跂以为长,隐以为广,不可久也。——告子行仁义之事,就好像踮起脚尖当作自己个头高,卧下当作自己面积大了,这是不能长久的。

24、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君主所凭借着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一种方法;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也只有仁义一条途径。

25、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所以,国家的钱财不足以来应付饥荒,救济孤儿寡妇,这样,国家就贫困,百姓就难于治理。

26、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世俗的君子,如果他很穷你却说他很富,他就会发怒;如果他不义你却说他有义,就很高兴。

27、为义非避毁就誉,去之苟道,受狂何伤!”——行义不是为了躲避诋毁、获得荣誉,如果离开是符合道义的,背上狂妄的名声又有什么影响呢?

28、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我认为对古代好的东西要阐述奖惩,对现在好的东西要创造,不过是希望好的东西越来越多罢了。

29、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利也,用不可不节也。——百姓如果没有粮食,就不能供君王役使。所以,粮食不可不努力耕种,用度不可不厉行节俭。

30、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做义事也是这样,能演说的就演说,能讲书的就讲书,能做事的就做事,这样义事才可以成功。

31、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所以,储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粮食是国家的宝物;武器是国家的利爪;城池是守卫国家的屏障。

32、诗云∶“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此之谓也。——《诗经》上说“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染料,必须谨慎地来浸染”,就是这个意思。

33、死则即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死者既已安葬,活着的人就不要长久地哭泣,而应该尽快做事,每个人都做自己能做的事,并用来使大家互利。

34、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凡是圣人制造的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够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太多了。

35、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所以说百工干事,都有法规可以衡量。现在大道治理天下,其次治理大国,却没有法度来衡量,这就是还不如百工聪明了。

36、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37、暴乱之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是为群残父母而深贱世也,不义莫大也。——[如果不追败寇],那么残暴作乱的人就得以活命,天下的祸害也没有除掉,这是残害民宗的父母并且深深地残害天下的人,没有比这更大的不义了。

38、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对于做了很小错事的人,人们都知道他做错了并谴责他;对于犯了大的过错,以至于攻打别的国家的人,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他,反而跟着赞美这种行为,说这是义。

39、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也。——所以富贵的人极其奢侈,二孤儿寡妇却受饥挨饿,虽然想天下不乱,也不可能。国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而不希望天下大乱的话,如果要吃喝,就不能不节俭。

40、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而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君子这样来造船车,所以属下都效法他,因此他的人民就会饥寒交迫,不得不做奸邪的事。奸邪的事情一多,刑罚就重,刑罚一重,国家就混乱。国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而不希望天下大乱的话,如果要做船车,就不能不节俭。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扩展6)

——2022精选墨子语录大全 30句菁华

1、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3、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4、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5、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6、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7、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8、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9、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0、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11、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12、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13、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14、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15、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6、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7、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18、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19、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20、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1、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22、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3、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24、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2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6、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孔子)交相贼,必得罚。

27、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28、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29、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30、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墨子名言 40句菁华(扩展7)

——关于墨子的名言 30句菁华

1、告子毁,犹愈亡也。

2、事无终始,无务多业。

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4、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

5、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6、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7、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8、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

9、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10、不以人之所不知告人,以所知告之。

11、大国之攻小国,譬由童子之为马也。

12、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13、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14、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15、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6、告子为仁,譬犹跂以为长,隐以为广,不可久也。

17、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

18、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9、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20、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21、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22、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23、然则不在古服与古言矣。且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

2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2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26、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27、死则即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28、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29、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30、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