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三字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5、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6、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7、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10、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1、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2、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3、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4、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5、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16、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7、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8、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19、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0、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1、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3、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5、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6、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7、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8、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9、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30、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1)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4、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5、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6、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8、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9、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1、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2、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3、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4、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5、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16、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7、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18、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19、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0、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21、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2、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3、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4、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5、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28、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29、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30、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2)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5、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6、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7、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8、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9、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10、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1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2、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3、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4、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5、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6、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8、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19、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0、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21、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3、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4、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25、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6、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7、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8、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9、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3)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3、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4、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5、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6、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7、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8、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9、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0、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1、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2、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3、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4、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5、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6、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8、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9、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0、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1、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22、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3、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4、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5、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6、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27、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8、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9、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4)

——三字网名 50句菁华

1、℡坏尐絯メ

2、怎言笑

3、人已散

4、旧梦颜

5、梦仙境。

6、寒栀冬

7、忆逝逝。

8、碎碎念〆

9、过五关

10、忆往昔

11、炸土豆

12、赤裸裸。

13、谁红线

14、哎呦喂

15、笠蓑湿。

16、枫无痕

17、麦芽糖乀

18、暖色系。

19、温暖心。

20、线结边。

21、白日梦。

22、听风暖

23、不打扰

24、稻草屋。

25、[孤独症]°

26、o尐懒猫o

27、三角戏。

28、石头人。

29、梦一场

30、花若兮

31、軨倾词

32、月似玉

33、苏樱凉

34、若迈风。

35、汝勿离。

36、失心疯

37、小腰精

38、赱丅呿

39、别逞强

40、念去去。

41、柠♀檬♂雨

42、小幸福。

43、思华年

44、凝残月

45、画卿颜 

46、顾念笙

47、凌风啸 

48、带我走

49、失魂症

50、月牙湾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5)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5、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6、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7、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8、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9、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0、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1、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2、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3、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4、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5、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6、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7、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8、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9、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20、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21、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3、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5、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26、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7、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8、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9、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30、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扩展6)

——三字歇后语 30句菁华

1、没眼猪——瞎勒勒

2、与虎要皮——办不到

3、兔子吹笛——嘴不严

4、属蚂蝗的——吸血鬼

5、幸子升疮——判绝烂

6、海象打架——光使嘴

7、狗打呵欠——张臭嘴

8、老虎下坎——显威风

9、老虎尾巴——摸不得

10、虎吃蚂蚱——碎拾掇

11、虫子打架——没声响

12、一塘的鸭子——呱呱叫

13、三狗卖肉蛋——穷快乐

14、兔儿的尾巴——长不了

15、凹木顶屙虽——贪顶瘾

16、出须的萝卜——肚里空

17、壁上挂春牛——耕不得

18、小牛戴笼头——板面孔

19、小鸡钻牛角——不宽绰

20、带崽的山猪——恶过虎

21、拾草打兔子——当捎带

22、水牛钻鸡窝——没门路

23、洋人听说书——傻了眼

24、猴子打灯笼——凑热闹

25、老鼠咬裤裆——不好讲

26、荷叶包螃蟹——露爪了

27、门上贴春联——一对红

28、问老鼠借米——求不得

29、鞋子里跑马——没几步

30、城隍爷扑蝴蝶——慌了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