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道德经

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解释:国家小,民众少。

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10、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1、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1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3、解释:民众不害怕死亡,为什么用死亡来威胁他们呢?

1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8、解释: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不可折腾。

1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0、解释:当民众不再惧怕统治者的高压时,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4、解释:如果能够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人赢得天下是自然的事。

2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6、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9、解释: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急躁必然丧失根本,轻举妄动必然丧失君主地位。

3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31、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32、解释: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33、解释:天道法则,犹如拉弓射箭。高了就压低一点,低了就举高一点,拉满了就放松一点,力不足就使劲一点。

34、解释:合抱的大树,是由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累积的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35、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36、解释: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强大的,总是处于下降的地位;柔弱的,反而处于上升地位。

37、解释:不固执己见,才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用自我夸耀,别人也会认同你的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

38、解释:祸常倚藏在福之中,福也常隐藏着祸根。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39、解释:解决困难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之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地方解决。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40、解释:最完美的东西,似乎也有欠缺;最充盈的东西,似乎也有空虚;最正直的东西,似乎也有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似乎也有笨拙;最卓越的辩才,似乎也有木讷。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1)

——道德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道德经》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老子 《道德经》

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6、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道德经》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道德经》

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道德经》

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 《道德经》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4、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1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 《道德经》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经》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22、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老子》

23、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5、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老子 《道德经》

2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7、虚极静笃 ——老子 《道德经》

2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9、过,则匆惮改。

3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

3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 《道德经》

35、上德不德而有德 下德不失而无德 ——老子 《道德经》

3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无私成其私是否与佛教的无私之私相似?)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 《道德经》

37、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道德经》

38、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0、夫唯不争,故无尤。

4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 《道德经》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而之。

4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46、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4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5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2、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6、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8、我无欲,而民自朴。 ——出自第57章

59、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6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2)

——道德经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

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德经》

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 《道德经》

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道德经》

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2、"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 《老子》"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1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 《道德经》

16、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道德经》

1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德经》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老子 《道德经》

2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不肖:不贵重、仿若愚钝、不可言说、无从分别等。)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王者为之下而为王)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圣人之道唯一谦字而已,为人之道亦如此,怀玉如怀土,不因其贵而骄。)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需细细揣摩) ——老子 《道德经》

2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 《道德经》

2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 《道德经》

27、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9、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道德经》

30、静为躁君 《道德经》

31、治大国,若烹小鲜。

3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3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7、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3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1、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4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7、亲而誉之。 ——出自第17章

4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3)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老子》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8、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1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1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1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老子《道德经》

15、"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道德经》"

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17、大道至简——老子《道德经》

1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1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2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21、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子《道德经》

2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道德经》

23、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德经》

25、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道德经》

26、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道德经》

2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道德经》

2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

29、曲则全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3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朴之道,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老子《道德经》

3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以观其妙有名万物之母以观其徼同出于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32、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3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老子《道德经》

34、"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老子《道德经》"

35、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道德经》

36、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道德经》

38、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道德经》

3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道德经》

40、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4)

——但是的解释及造句 40句菁华

1、他心中虽然很懊恼,但是脸上却装得跟没事一样。

2、但是,这样办就完全失去自由,谁照应着两个弟弟呢?

3、拥有财富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财富是需要我们用双手去创造的。

4、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但是他仍然兢兢业业的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5、有些小说,思想性还是不错的,但是艺术性太差,真可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它的社会效益就大大地削弱了。

6、他虽然很顽皮,但是学习很好。

7、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各种途径搞走私货,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终被边防警察查获了。

8、长城不但是*的骄傲,还是世界的奇迹。

9、但是我回答不出其余的问题。

10、虽然这份礼物很朴素,但是我很喜欢。

11、埋藏在地底深处的化石虽然挖掘起来十分困难,但是研究价值却是很高的。

12、但是现在不是讲客气的时候。

13、但是他不理会我的*。

14、虽然我们距离很远,但是我的心却与你很近!

15、但是,人们言谈中的怨艾情绪助长了有害无益的气氛,为努力解决某些更根本的问题造成了障碍。

16、但是,你也需要已存在大量低效率的项目.

17、尽管这个技术还不成熟,但是如果它可以奏效的话,这将是获得病人专一性的胚胎干细胞更有效的方法。

18、我国劳动基准法对于工作时间进行许多规范,但是劳基法上工作时间之意义为何,并没有详细且明确之规定,因此在学说上产生许多解释。

19、赵黑手对待犯人是恶魔一样,但是对待上司,很会看风使舵,顺水推舟说好话。

20、在*的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中,对于搜查证的授权功能没有疑问,但是,对于搜查证的限权功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1、但是,从2005年中期以来,各经济体都开始反弹,推动因素是对*、日本和其他本地区经济体以及美国的出口增长强劲。

22、反对恩师是件痛苦的事,但是我们的责任是维护真理。应该说,不指出恩师的谬误才是恩将仇报。

23、竹园路上的力捷电脑(*)有限公司的保安向记者透露,“我们公司的员工也中过招,还报了警,但是没证据,只能自认倒霉。

24、但是为了弥补亮度的不足,每一帧内像素发光的强度要大大提升。

25、但是,成功的高技术产业经常能够带来超额利润,因而其收益性也较大.

26、但是有些东西,是深入骨髓的,不论时间多久,外包装多么华丽,那种遗传在血液中的野性是不可磨灭的。

27、历史上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不孝的行为很多,但是没有孩子,没有人继承地位、姓氏,这是最严重的事项。

28、这组数据有助于缓解人们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但是也有人怀疑*经济是否在着陆。

29、但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0、但是,我们也清楚,最成功的公司还提供其他优惠条件,提供在财力和智力两方面均有收获的工作场所。

31、工作生活都不易,大家天天在努力。可能联系不紧密,但是互相莫忘记。因为你在我心里,愿你天天好心情,每天生活乐如意。开心快乐过下去。

32、无珀说道,等等,刚见你灵力全无,我思考了许久也没思考到恢复的方法,但是为师送你一句话,解铃还需系铃人,因何而结,因何而解。

33、已经有在博尔顿出场345场的经验,诺兰很快适应了东北的生活,但是他依然未能阻止纽卡被降入英冠。

34、不错!虽然我们军队每个军区都有自己的特种部队,他们也确实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都是明面上的,缺乏神秘感起不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35、但是,促使个人克服超群的苦恼、甚至更愿意做叛逆者或局外人的决定因素难倒了心理学家们。

36、但是他暗示,华盛顿到处扔钱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37、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允许集中设置了所需的能力,但是还没有在可继承集中设置。

38、虽然有什么野蛮女友…但是野蛮女友也需要有温柔的一面啊!

39、一生坎坷,备尝艰难,但是却能年逾古稀,自然令人对其摄生观感兴趣.

40、叶天对自己的身材长相相当自信,从部队出来,一身精壮的'腱子肉,虽然表面上不是那种一大块一大块的形状,但是其中蕴含的爆炸性的力量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5)

——道德经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8、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3、治人事天,莫若啬。

14、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1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17、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9、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2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2、吾心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3、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2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25、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6、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8、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2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30、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5、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3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3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40、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6)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4、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5、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6、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8、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9、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1、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2、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3、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4、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5、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16、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7、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18、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19、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0、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21、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2、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3、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4、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5、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28、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29、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30、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7)

——《三字经》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4、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5、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6、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7、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8、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9、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0、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11、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2、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3、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4、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15、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16、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17、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18、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19、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20、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1、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2、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3、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4、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5、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8、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29、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8)

——三字经原文与解释 30句菁华

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5、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6、三字经: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7、三字经: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8、三字经: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9、三字经: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10、三字经: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1、三字经: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12、三字经: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13、三字经: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4、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5、三字经: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6、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7、三字经: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8、三字经: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9、三字经: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0、三字经: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1、三字经: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2、三字经: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3、三字经: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24、三字经: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5、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6、三字经: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7、三字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28、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9、三字经: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30、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9)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和含义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4、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5、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7、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8、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0、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11、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12、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3、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4、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5、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6、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8、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19、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0、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21、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22、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3、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4、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5、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7、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28、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

29、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3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10)

——六字成语及解释 30句菁华

1、迅雷不及掩耳 解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出其不意

2、万夫不当之勇 解释: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万夫不当

3、天有不测风云 解释: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人有旦夕祸福

4、杀鸡焉用牛刀 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的反义词大材小用、小题大做,同义词不详

5、人不知,鬼不觉 解释: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的反义词尽人皆知,同义词不知不觉、神不知,鬼不觉

6、求大同,存小异 解释: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求同存异

7、前怕狼,后怕虎 解释: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的反义词胆大妄为,同义词胆小如鼠

8、牛头不对马嘴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驴唇不对马嘴、答非所问

9、明人不做暗事 解释: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光明正大

10、满招损,谦受益 解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的反义词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同义词虚怀若谷、一谦自益、益谦亏盈

11、驴唇不对马嘴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

12、井水不犯河水 解释: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的反义词相得益彰,同义词是非分明

13、既来之,则安之 解释: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的反义词来无影,去无踪,同义词不详

14、过屠门而大嚼 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过屠大嚼

15、丁是丁,卯是卯 解释: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的反义词藕断丝连,同义词丁一卯二

16、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不谦虚的人的自称。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号人物

17、讷于言,敏于行: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18、拟人必以其伦: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19、披云雾睹青天: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20、前言不答后语: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21、人不人,鬼不鬼: 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22、三折股为良医: 股:大腿。几次折断大腿,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23、天不盖,地不载: 盖:遮盖,掩盖;载:装载。形容罪大恶极,为天地所不容

24、唯恐天下不乱: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25、夏虫不可言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26、妍皮不裹痴骨: 妍:美丽;痴:痴呆。美好的皮不包痴呆的骨头。比喻美好的外表定会有聪明的内心

27、眼中疔,肉中刺: 疔:疔疮。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28、鞭长不及马腹: 及:到。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29、百动不如一静: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30、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