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迅雷不及掩耳 解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出其不意
2、万夫不当之勇 解释: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万夫不当
3、天有不测风云 解释: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人有旦夕祸福
4、杀鸡焉用牛刀 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的反义词大材小用、小题大做,同义词不详
5、人不知,鬼不觉 解释: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的反义词尽人皆知,同义词不知不觉、神不知,鬼不觉
6、求大同,存小异 解释: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求同存异
7、前怕狼,后怕虎 解释: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的反义词胆大妄为,同义词胆小如鼠
8、牛头不对马嘴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驴唇不对马嘴、答非所问
9、明人不做暗事 解释: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光明正大
10、满招损,谦受益 解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的反义词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同义词虚怀若谷、一谦自益、益谦亏盈
11、驴唇不对马嘴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
12、井水不犯河水 解释: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的反义词相得益彰,同义词是非分明
13、既来之,则安之 解释: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的反义词来无影,去无踪,同义词不详
14、过屠门而大嚼 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过屠大嚼
15、丁是丁,卯是卯 解释: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的反义词藕断丝连,同义词丁一卯二
16、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不谦虚的人的自称。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号人物
17、讷于言,敏于行: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18、拟人必以其伦: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19、披云雾睹青天: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20、前言不答后语: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21、人不人,鬼不鬼: 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22、三折股为良医: 股:大腿。几次折断大腿,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23、天不盖,地不载: 盖:遮盖,掩盖;载:装载。形容罪大恶极,为天地所不容
24、唯恐天下不乱: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25、夏虫不可言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26、妍皮不裹痴骨: 妍:美丽;痴:痴呆。美好的皮不包痴呆的骨头。比喻美好的外表定会有聪明的内心
27、眼中疔,肉中刺: 疔:疔疮。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28、鞭长不及马腹: 及:到。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29、百动不如一静: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30、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走马上任: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2、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3、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也泛指阴谋篡权。
4、以*马: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5、素丝良马: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
6、人语马嘶: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7、悬车束马:形容险阻。
8、犬马之决:谓臣僚的果敢决断。
9、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10、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11、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12、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13、束马县车:见“束马悬车”。
14、驷马轩车:见“驷马高车”。
15、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16、权移马鹿: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17、声色狗马: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
18、鲜车健马:见“鲜车怒马”。
19、【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20、【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21、【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22、【走马*川】
23、【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24、【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25、【秣马厉兵】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26、【厉兵秣马】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27、【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28、【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29、【马革裏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30、【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31、【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32、【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33、悬崖勒马: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34、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景象。
35、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6、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37、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8、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39、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40、溜须拍马:比喻讨好奉承。
——中考四字成语及解释 30句菁华
1、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2、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3、惊喜欲狂: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4、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5、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6、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7、觅柳寻花:觅:寻找。欣赏春天的景色。也指狎妓。
8、叩角商歌:角:牛角;商歌:悲伤的歌。敲着牛角,唱着低沉悲凉的歌。形容用言语和歌声自荐求官。
9、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10、老奸巨猾:深历世故,十分奸诈狡猾的人。
11、浓眉大眼: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12、西眉南脸:春秋时美女西施的眉和南威的脸。后泛指美丽的女子。
13、百般无赖: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14、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15、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16、草菅人命:*如同除草,任意害人性命。
17、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完美景象。
18、饥寒交迫: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19、阳和启蛰: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20、回嗔作喜: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21、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22、愤愤不*:愤愤:很生气的样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23、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4、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25、心*气和:情绪*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26、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27、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28、盖世英雄: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29、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30、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八字的成语及解释 30句菁华
1、无天于上,无地于下: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
2、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教应该及早。
3、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4、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指趁敌人没有防备时加以打击。
5、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6、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给他人便利,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
7、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8、韩信用兵,多多益办:韩信:刘邦的将军。比喻越多越好。
9、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学识非常的渊博,天文地理都懂。
10、兵来将迎,水来土堰: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1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12、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13、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14、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样子。
15、国之存亡,匹夫有责:匹夫:*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民都有责任。
16、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易:变易,转变。*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17、大王好见,小鬼难当:指头目见面好说话,喽啰们难缠。指走狗借着主人势力敲诈勒索。
18、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耻:耻辱;荣:荣耀。不认为是可耻,反而认为是荣耀。指不知羞耻。
19、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20、耳闻是虚,眼观为实:虚:虚假。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22、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烹:煮烧。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2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2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25、豪厘不伐,将用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2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27、静如**,动如脱兔:**: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28、山**上,应接不暇:山**: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29、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3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成语大会成语及解释 60句菁华
1、斩钉截铁: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宋·释道源《景德传灯录·卷十七》
2、韦编三绝:孔子晚而喜读《易》,韦编三绝——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3、回车之鉴: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4、开诚布公: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诸葛亮评传》
5、建功立业:二主数子之所以威震四海,布德生民,建功立业,流名百世者,唯人事之尽而,无天道之学焉——汉·仲长统《昌言》
6、济济一堂: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尚书·大禹谟》
7、豆蔻年华: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
8、靡靡之音: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9、拾人牙慧: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10、摧枯拉朽: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
11、不言而喻: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12、水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
13、一诺千金:形容说话极讲信用。
14、整装待发:整理行装,等待出发。
15、春色满园: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花园。形容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16、借古讽今:假借评论古代的事情,影射现实。
17、丝丝入扣:织布时经线都从筘齿间穿过。形容细致准确。多用于指文章写作或艺术表演等。
18、如日中天:像太阳运行到正午。形容事物正发展到最兴盛的阶段。
19、万事亨通:做一切事情都顺利通达。
20、兴味盎然:形容兴致很高,兴趣浓厚。
21、肺腑之言:指发自真心的真诚的话。
22、避人耳目:避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指偷偷地进行,不让别人知道。
23、大千世界: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广阔无边的天地。
24、无所用心:指不动脑筋,什么事都不关心。
25、倾箱倒箧:把箱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多指尽其所有。
26、子虚乌有:指虚构的、不存在的人或事物。
27、杳如黄鹤: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或毫无音信。
28、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却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
29、【冰壑玉壶】壑:深沟。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盛在晶莹的玉壶里。比喻人节操高尚,品性高洁。
30、【半天朱霞】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31、【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32、【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33、【大人无己】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34、【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35、【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36、【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37、【高风伟节】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38、【高人胜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胜士:指隐居者。清高不慕名利的隐居者。
39、【高躅大年】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40、【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41、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42、方枘圆凿 形容格格不入
43、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44、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45、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46、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47、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48、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9、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50、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51、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成绩等
5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53、门庭若市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54、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55、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56、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57、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58、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 化。
59、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60、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八字成语及含义 50句菁华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形容两头没着落。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4、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那件事,就不能增长关于那件事情的知识。一般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勤:劳作。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出之处;桑榆:日将落时,余晖在桑榆之间,指日落处。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得到胜利、收获。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即马陆,切断后仍能蠕动。僵:硬。后用以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
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9、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动脑子,用心思考。也指战争的胜败与指挥员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指挥有很大关系。
10、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装作和*无事,实则想趁机害人。
12、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相貌丑陋或神情卑劣,使人厌恶;语言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13、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得有理据。
1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人类本来都有一死,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大,有的死比鸿毛还轻微。
15、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比喻世事变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方面发展。
1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侵蚀,可经久不坏。
1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声名极大的人,他的实际很难跟他的名声完全符合。现常用以提醒人们要有自知之明,经常想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
1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指借口。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他人。
1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即魔罗。破坏善行的恶鬼,有时也指烦恼、疑惑、迷恋等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即所谓“迷障”。原来是我佛用以警告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也比喻取得一定成果后的障碍更大。
20、路见不*、拔刀相助:形容见义勇为、积极援助被欺负者的行动。
21、窥测方向、以求一逞:逞,快意、如愿。偷偷地探测方向,妄图达到*的目的。
22、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在嘤嘤地叫唤,这是它寻找朋友的声音。比喻需要意气志趣相投的朋友。
2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地辛勤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方休。鞠躬,谨慎地弯着腰。
24、耕者让畔,行者让路: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给对方行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25、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26、和气致祥,乖气致异: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异:灾异。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27、刻画无盐,唐突西施:刻画:描绘;无盐:战国时齐国的丑女;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比喻拿丑的和美的比较,冒犯与贬低了美的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骏马,千里马;枥:马槽。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29、三分像人,七分似鬼: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30、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1、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2、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3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3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35、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36、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3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3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39、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40、顺道者昌,逆德者亡: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4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4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4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44、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4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46、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47、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48、无天于上,无地于下:原指军将临战奋不顾身。
49、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50、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名言警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1、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1、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5、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6、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2、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23、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译文:读书要持之以恒,一天也不能间断。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27、是可忍,孰不可忍。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2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3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32、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3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3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3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0、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八字的成语解释 30句菁华
1、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
2、男大须婚,女大必嫁: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4、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5、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6、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7、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8、举如鸿毛,取如拾遗: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9、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不和谐;戾:罪。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10、和氏之璧,夜光之珠: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11、己所不欲,勿加诸人: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2、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1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1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珍宝;败絮:破烂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15、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16、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山名,在安徽淮南市西。把八公山上的树木和草都当成敌兵。
17、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18、南山可移,此案不动:南山:终南山;动: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1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2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21、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22、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23、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2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找不到上天的路,也找不到进地狱的门,形容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已经无路可走了。
25、家累千金,坐不垂堂:累:积聚;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比喻危险的地方。家中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26、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27、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28、耕者让畔,讼者让田: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29、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3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