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初中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4、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5、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6、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7、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8、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9、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10、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11、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2、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13、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14、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15、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16、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17、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18、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19、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20、骑: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21、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22、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2、*(儿含乳啼《口技》)

23、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24、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4、整个(通计一舟)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6、贯通(中通外直)

25、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26、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

27、效: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28、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

29、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30、与: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31、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2、再:1、第二次(再而衰)2、两次(曰再食)

33、质:1、询问(援疑质理)2、资质(非天质之卑)

34、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35、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2、那些(其西南诸峰)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36、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37、属:shǔ1、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2、侪、辈。(徒属皆曰《陈涉世家》)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5、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8、著: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39、足:1、脚(蛇固无足)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5、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40、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文言文常用180个实词解释 40句菁华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3、毕:1、尽(毕力*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4、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5、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6、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7、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9、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10、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11、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12、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13、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14、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15、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16、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17、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18、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3、*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9、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20、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21、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22、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23、少:shǎo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ào,年轻(陈涉少时)

24、恃: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2、子何恃而往《为学》)

25、书:1、书写。(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 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26、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整个(通计一舟) 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6、贯通(中通外直)

27、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28、推: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 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29、闻:1、听说(余闻之也久) 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30、贤: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2、 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

31、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32、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3、更加、进一 步(将以益治其文) 4、渐渐地(益习其声)

33、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 3、称引(引喻失义)

34、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 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35、曾:1、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3、尚、还(曾不盈寸)

36、争:1、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37、指: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38、至:1、极点(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礼愈至)

39、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 2、标记(寻向所志) 3、做标记(处处志之) 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40、子: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2)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 40句菁华

1、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2、长:cha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3、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4、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6、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7、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8、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9、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10、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礼(既加冠)

11、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2、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13、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4、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15、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16、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17、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18、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19、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2、上前(狼不敢前《狼》)

20、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21、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22、少:shǎo1、一会儿(少时)2、稍微(意少舒)3、不多(饮少辄醉)4、sho,年轻(陈涉少时)

23、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24、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25、适:1、往(抱而适市)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

26、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3、因而(恐遂汩没)

27、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8、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29、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是(此不为远者小)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6、刻有(为人五)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0、谓:1、说(谓为信然)2、对(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商量(舍人相谓曰)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7、命名(太守自谓也)

31、遗:1、w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32、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4、已经(骨已尽矣)

33、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34、至:1、极点(寡助之至)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周到(礼愈至)

35、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36、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37、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38、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39、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40、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3)

——高中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5、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1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2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洪林《西湖》

2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2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来春》

2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9、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3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3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3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35、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3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38、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3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4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4)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

1、王之蔽甚矣(蔽:形作名,被蒙蔽的事情)

2、夭阏():阻塞。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5、四书五经,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四书指《大学》--曾子、《中庸》--子思、《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7、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8、会试,又称“春闱”或“春试”或“礼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在乡试次年三月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举行考试。会试的主考官称“总裁”。

9、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0、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11、举:举以予人(拿)

12、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3、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1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

15、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无)

16、抓句式特点

17、抓表现手法

18、抓结构作用

19、抓思想内容

20、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1、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22、望:

2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24、舅夺母志(改变)

25、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26、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27、进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作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28、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

29、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30、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31、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32、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33、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34、制:

35、亡:

36、瓮、绳: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37、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3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9、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1、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

42、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43、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 今:河南省

44、举

45、胜

46、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47、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48、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49、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50、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51、以:

52、之:

53、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动)

5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名作动)

5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为羞

56、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57、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取直(形作动);使……弯曲

5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走得快;游水

59、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6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5)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 50句菁华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1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13、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4、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1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6、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1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2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

2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

2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汉书》)

2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

2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曹操)

29、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自:(刘禹锡)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3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3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3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37、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3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39、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

40、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4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2、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43、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44、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

4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46、如切是如磋,如琢则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9、天意伶幽草,人间重晚情。——李商隐

5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6)

——文言文名句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上无礼,下无学,*兴,丧无日矣。

1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运余兮念兹,心内兮怀伤。

22、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

23、彼日月兮闇昧,障覆天兮祲氛。

24、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25、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2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8、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

29、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30、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1、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32、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3、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34、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之恶心生。

35、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3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7、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

38、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39、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0、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7)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

1、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2、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3、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4、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5、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7、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

8、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9、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10、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1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2、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13、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1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8、知耻近乎勇。

19、读书本意在元元。

2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2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8、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2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3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3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4、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35、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3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8、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39、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0、ldquo;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8)

——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40句菁华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7、人生七十古来稀。

8、天若有情天亦老。

9、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8、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2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2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6、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9)

——2022文言文表白爱意的句子 30句菁华

1、黄泉路上,忘川河上,三生石旁,奈何桥上,我可曾见过你?

2、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3、人在最好的时光,总会犯上一些痴,一些傻。哪一段青春不荒唐,哪一场爱情不受伤,错过了前面的人,才能有机会遇见后面的人,缘分永远都是无法预订的。

4、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5、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7、段不被接受的爱情,需要的不是伤心,而是时间,一段可以用来遗忘的时间。一颗被深深伤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

8、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9、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0、静待一世花开,盼你叶落归来。

11、宇宙洪荒,泪不尽遗世风霜。流年末世,此生痴守为一人。

12、谱写一场盛世繁华,不过是愿你我一世安好,天山暮雪,玉宇琼楼,此生不悔,此情不倦。

13、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相忘于江湖。

1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5、你是我心头上的朱砂痣,床头前的白月光。

16、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17、谁的指间,流转的是你淡淡的娇颜?

18、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

19、情不知所起,缘不问何灭。

20、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原来你一直都在我身边。

2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问情人花开花落,是造化羽扇纶巾。

23、爱情,要么让人成熟,要么让人堕落。

24、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25、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26、喜欢一首歌会单曲循环,爱上一个人会不断原谅,可是歌听腻了就会切掉,所以人爱累了也该收起一而再的宽容。

27、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28、待到繁花落尽,与你细水长流。

29、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唯有你,是我的天下。

30、我不是你第一个牵手的人;不是你第一个拥抱的人;不是你第一个亲吻的;不是你第一个拥有的人。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扩展10)

——使用春风一词进行造句 30句菁华

1、春,悄悄的来了,当春天的第一滴雨落在我的身上,我唱起了春天的第一首歌,雨悄悄的停了,春天的阳光洒在了我的身上,春风扬扬,无数杨柳用它那细嫩的小手抚摸着我,春姑娘帮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让万物复苏!

2、感谢五月的春风,五月明媚的阳光,以及大自然的真纯美好,让灵魂在此获救。

3、那棵桐树露出许多花骨朵儿,已经有两个花骨朵儿在阳光下半张半开,这使我非常兴奋,两朵娇艳艳的花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晃起来,似乎在跳着有节奏的舞蹈,让人们都注意它们。它们那美丽的花瓣是多么让人喜爱。

4、四季的风,最可爱的要算是和暖的春风了。春风像慈母的手扶摸着大地,小草被春风吹翩翩起舞,好看极了;小动物也被春风吹得浑身舒服;农民们在春风吹拂下开始撒播种子,为将来美好的收获而工作。

5、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春雨静静地下着,伴随着暖暖的春风驱走了严冬的残痕给春姑娘披上了盛装,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7、当春风吹起,第一声鸟鸣,从树林那头传来,清脆嘹亮。是春天的声音,那绿油油的颤音,惊了我的脚步,惊动了第一滴露珠的跌落,溅在泥土的额前,惊慌失措。

8、春天像刚过门的.小媳妇,总不敢在第一时间很直接地和凌厉的严冬结实地打个照面,只瑟缩在春风的帘幕后,向这早已属于自己的时光里张望,羞羞答答,畏首藏脚,纤细柔弱。

9、春天随着春风踏着优美的舞步与大地擦肩而过,就在这刹那间,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姹紫嫣红。喷泉吐出了一朵又一朵美妙的水花,蒙蒙的绿荫间一团团粉色在轻轻的摇曳。

10、天上的云,姿态万千,也是变化随心的。它们有的像棉花糖,甜滋滋的把欢乐带给春风得意的人们;有的像缕缕青烟,淡定的飘晃在*静的天空;有的像绝望的灰沙,预兆着火山喷发的灾难……

11、春风像慈母的手,轻抚着我的脸颊。

12、暖暖的春风飞来了。它好比一个天真活泼的小泵娘,带着一只彩色的神笔,到处欢快地画着。

13、看着你满面春风的表情我猜你肯定遇到什么好事了。

14、看他满面春风的样子,一定是有什么喜事。

15、劳动模范们胸前佩戴着大红花,满面春风地走上台来。

16、十一假期过后,同学们个个都满面春风的来上课。

17、你如此的满面春风是不是今天中了彩票了啊。

18、晴空万里,秋高气爽,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春风拂面,春暖花开,风和日丽。

19、妈妈的头发很顺滑,好似春风拂面。

20、在野外游玩时,春风佛面,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十分的舒服。

21、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风拂面,春雨如烟如雾,百花吐艳,鸟语花香,人们喜上眉梢,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2、打开窗,享受春风拂面的喜悦。

23、在这春风拂面的醉人天气里,我们去郊游了。

24、柔和的春风吹拂起柳条,荡漾在水中。

25、春风吹拂着大地,五彩缤纷的鲜花迎风开放,像一张一张欢乐的笑脸。

26、百花盛开,万物复苏,同学们郊游,沐浴春风。

27、青嫩嫩的草,芬香的花瓣,还有那令人心暖的春风。

28、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29、春风像母亲温柔的手,轻轻拂过你的脸庞;春风像绿色的轻纱,染绿了山川原野。

30、群芳褪去冬的凝重,满山的树木被春风摇醒。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