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疹是太阴风热。
2、强光底下无毒虫。
3、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4、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5、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6、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7、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8、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0、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11、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12、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13、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14、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15、饿不洗澡,饱不剃头。
16、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1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18、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
19、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20、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21、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2、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3、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
24、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2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26、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27、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28、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29、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30、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
——中医膳食谚语 30句菁华
1、表壮不如里壮。
2、感冒是百病之母。
3、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4、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5、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6、更年期症,病情减轻。
7、洗头洗脚,胜似吃药。
8、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9、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10、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1、防癌灭癌,便秘变稀。
12、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13、一碗喉吻润,二碗破独闷。
14、一顿要吃伤,十顿要喝汤。
15、七碗轻风生,八碗身轻松。
16、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17、九碗临仙境,十碗似升空。
18、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19、多炼一身功,年老少生病。
20、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21、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
2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23、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
24、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25、要活一百多,心胸要宽阔。
26、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7、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28、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29、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30、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好牙口。
——中医谚语 30句菁华
1、扫地如清心。
2、亢则害,承乃制。
3、名医难治心头病。
4、治一经,损一经。
5、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6、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7、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8、勤吃药,不如勤洗脚。
9、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10、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11、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12、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13、臭鱼烂虾,送命冤家。
14、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15、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16、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17、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8、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
19、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20、没事常走路,不用进药铺。
21、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22、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23、一只苍蝇一只虎,飞到谁家谁家苦。
24、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
25、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26、屋内屋外勤打扫,开窗通气精神好。
27、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28、驱寒除湿数胡椒,葱辣姜汤治感冒。
29、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30、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中医的谚语 30句菁华
1、伤筋断骨一百天。
2、深栽洋芋浅栽姜。
3、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4、三肿三消,预备铁锹。
5、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6、剃头洗脚,赛过吃药。
7、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8、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10、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11、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12、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13、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4、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15、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16、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17、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18、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19、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20、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21、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22、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3、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4、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25、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26、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27、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28、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29、母鸡清火雄鸡燥火,梢鲢搜病甲鱼滋阴。
30、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中医临床格言 40句菁华
1、耳聋宣肺。
2、上工治未病。
3、天麻不能除。
4、形寒饮冷伤肺。
5、窜经脉则成痉。
6、内不坚则善病风。
7、内侵膻中则为厥。
8、牙痛长,腿痛短。
9、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10、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11、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12、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13、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4、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15、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6、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17、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8、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19、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0、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21、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22、通邪三法汗、吐、下。
2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4、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25、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26、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27、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28、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2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0、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31、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32、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33、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34、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35、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6、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37、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38、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39、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4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中医精髓句子 30句菁华
1、若要通,路路通;若要通,用木通。
2、家有刘寄奴,不怕刀斧剁。
3、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4、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5、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6、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7、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8、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9、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11、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12、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13、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14、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15、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轻松。
16、白天人吃姜,晚上姜吃人。
17、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18、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9、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20、有谁找得到,肿毒一把抓。
2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2、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23、蜂蜜益寿又润燥,葡萄悦色令年少。
24、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25、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26、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
27、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2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9、知母好刨,就怕拔毛。
30、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中医的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5、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6、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7、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8、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9、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0、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1、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症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动不熟。(清·宁松生《医林选青·医有体用论》)
12、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13、(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14、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15、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16、不破万卷书,安试药三品?(清·费伯雄《医醇賸义》李小湖题辞)
17、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唐]孙思邈
18、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柯棣华
19、黄牛虽老,余力犹存,霜染鬓华,壮心愈迫。——张香桐
20、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父成儿志,至死不怕难。——[明]李时珍
21、自己的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林巧稚
22、我时刻警告自己:第一想到,假如我是病人,自有病痛,希望医生如何做;第二想到,假如病人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他们身患病痛,我将怎么做。因此,凡是对抢救病人有利的,即使要冒极大的风险,也坚决去做;凡是对自己有利而对病人不利的,就坚决不做。——周礼荣
23、名医之治病,较之常医难也。知其难,则医者固宜慎之又慎。——[清]徐大春
24、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
25、仪表端正,和蔼可亲,主动周到,不仅是一般服务态度问题,而且是临床工作的需要。因为良好的医德,是赢得病人信任和协作的必要条件。——张孝骞
26、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明]徐春甫
27、我最喜欢人家称我傅医生,这使我特别感觉到我对人民健康所负的责任。——傅连章
28、虽然从医六十多年,至今不敢忘记“戒慎恐惧”四个字。病人把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怎能不感到恐惧呢?怎么能不用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呢?——张孝骞
29、一个医生,不是为自己的名誉工作,他的价值,远比那五花八门的名誉更神圣、更金贵棗驱除瘟疫,用欢乐代替痛苦。——张海迪
30、两袖清风,悬壶济世,*易近人,医人医心,仁心仁术。
——中医养生的格言与谚语 30句菁华
1、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2、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3、排除结石,减少血脂。
4、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5、更年期症,病情减轻。
6、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7、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8、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9、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10、一天一颗枣,终生不显老。
11、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12、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13、三碗气孔散,四碗发轻汗。
14、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15、多食一点醋,不用上药铺。
16、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7、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
18、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19、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20、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1、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
23、要活一百多,心胸要宽阔。
24、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25、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
26、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27、头为精神之府,日梳五百健耳目。
28、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
29、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
30、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安。
——中医标语 30句菁华
1、万世中医,名誉天下。
2、中华典梵,国医汇萃。
3、中华智慧,医泽天下。
4、传承国粹,耀世中医。
5、千年精妙,一世传承。
6、国之瑰宝,医纳百川。
7、国医汇粹,健康天堂。
8、国医汇萃,合作共赢。
9、国医济世,汇纳百川。
10、国医荟萃,心享健康。
11、无极本草,中华瑰宝。
12、一品国医汇,一生健康情。
13、五千年沉淀,助一生健康。
14、北京国医汇,国际养生园。
15、国医岐黄术,春秋永传承。
16、国医汇,汇享中医之大成。
17、妙手回春术,悬壶济世界。
18、看病用中药,治标又治本。
19、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2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21、国医汇,让中医*步走向世界。
22、弘扬中*粹,传承中医文化。
23、传承中医药精华,创新中医药发展。
24、烦暑最宜淡竹叶,伤寒尤妙小柴胡。
25、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26、中医药发展上水*,人民群众得实惠。
27、传播优秀中医药文化,营造健康生活。
28、跋山涉水,采药寻方;走村串户,治病疗伤。
29、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
30、钻技术,乡村医生要吃香;识宝贝,草药遍地不是草。
——中医座右铭 30句菁华
1、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4、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篇》
5、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6、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7、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8、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9、师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为善学古人。——费伯雄《医醇剩义·同病各发》
10、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1、大医精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12、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13、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14、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15、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6、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17、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18、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1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20、人借气以充其身,故*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2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22、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
23、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刘昉《*新书·自序》
2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25、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李昉等《太*御览·卷七百二十》
26、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7、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28、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
29、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30、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