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割鸡焉用牛刀?
2、朝闻道,夕死可矣。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6、君子*之美,不*之恶。
7、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1、翻译: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12、翻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3、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14、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5、翻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16、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17、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18、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9、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20、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21、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2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3、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5、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26、翻译: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27、翻译: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28、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29、翻译: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30、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1、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32、翻译: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3、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34、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35、翻译: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36、翻译:孔子说:“国家**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37、翻译: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8、翻译: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39、翻译:**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40、翻译: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励志名言及感悟 40句菁华
1、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3、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4、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5、不如意事常八九,只要阳光一片在心头。
6、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7、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8、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
9、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10、考研不是无间道,而是开往春天的地铁!
11、有心能知,有情能爱,有缘能聚,有梦能圆。
12、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五个字来表达。
13、坚强是成功者的通行证,懦弱是失败者的墓志铭。
14、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简单。
15、成功就像大海,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16、用这三年换取一生的幸福,不要用一生来悔恨这三年。
17、我们不能成为贵族的后代,但我们可以变成贵族的祖先。
18、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9、是金子,总会发光。自信的我,总有一天会发出无限的光芒。
20、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能够取得成功的催化剂。
21、受到再大的打击,只要生命还在,请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22、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2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24、一个人如果明白他想要什麽并有坚强的信念,那麽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步。
25、在生活中,我不是最爱欢迎的,但也不是最令人讨厌的人。我哪一种人都不属于。
26、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请安静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27、当你面对挫折、面对不如意的时候,应该有淡定如水的心境。读懂了淡定,才算懂得了人生。
28、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
29、诚信是个基石,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难做的。但是谁做好了这个,谁就路可以走得很长、很远。
30、企图不劳而获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别人的错误不是你犯错的借口。如果你尽力而为,失败并不可耻。
31、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轮回!我们都在轮回中!
32、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
33、播撒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保留再多也是缺少,还不如大方地给予。自由的灵魂会被滋养,因为在浇灌万物的同时也浇灌了自己。
34、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35、不管你做什么,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念,信念就是你的精神支柱,不管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只要你的信念不倒塌,你的前面就一直会有路。
36、别人可以替你开车,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行走,成功要靠自己去争取。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37、丘吉尔说: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第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
38、拖延时间,会延缓你的行动,逃避责任,会摧毁你的信念,寻找借口,会击垮你的信心,只有行动起来,兑现其承诺,承担起责任,才能够通向成功的道路!
39、职场处处危机,忙着追名逐利,上司都有脾气,同事暗中算计,客户天天服侍,呼吸紧张空气,坚持不懈努力,学会姿态放低,不求样样第一,只愿时刻顺利!
40、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美;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披荆斩棘才能路路顺;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没有永恒,只有闪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恒。
——墨子的名言及解释 40句菁华
1、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亲戚都不归附,也就不要对外办交际。
2、告子毁,犹愈亡也。——告子虽然诋毁我的行为,但还是胜过毫无毁誉。
3、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这就是所谓的适应习惯,安于风俗啊。
4、举物而闇,无务博闻。——举一个例子尚且不明白,就不要追求见多识广。
5、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这是数着别人契上的齿数,而以为自己很富有。
6、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你只要努力做义事,我还要把天下送给你。
7、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就好像让人伏在剑刃上,而期望他能长寿一样。
8、则天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天下很多所谓可以做的事情,未必都是可以做的啊!
9、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他们做事,上尊敬天,中敬奉鬼神,下关爱百姓。
10、大国之攻小国,譬由童子之为马也。——大国攻打小国,就好像儿童爬在地上当马一样。
11、此言为不善之有罚,为善之有赏。——就是说做不善的事情要受到惩罚,做善事会得到奖赏。
12、均之粜,亦于*耳,何必于越哉?——都是出卖,卖给中原各国也可以,何必非要卖给越国呢?
13、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现今的士人用身于世,还不如商人使用一枚钱币时谨慎。
14、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15、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而义能够让民众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值得珍视的宝物。
16、贫家而学富家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贫家如果要仿效富家的穿衣吃饭及庞大的花费,那就一定会很快招致灭亡。
17、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所以君子努力做事就会日渐强大,安于嗜欲就日渐苟且,恭敬庄重就日益繁盛。
18、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关爱别人因而得福的人有,而憎恶别人残害别人因而得祸的人也有啊!
19、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以这样奢侈的国君,去统治那些爱好奢侈的臣民,想要国家不动乱,是不可能的。
20、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所以,音乐越繁复,治国的成绩越少。因此来看,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啊!
21、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显贵,不义的人不能给他信任,不义的人不使他接近。
22、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至孝于亲。——哭着送去,哭着回来,回来后要努力于衣食之物的生产,资助祭祀,并用来孝顺双亲。
23、告子为仁,譬犹跂以为长,隐以为广,不可久也。——告子行仁义之事,就好像踮起脚尖当作自己个头高,卧下当作自己面积大了,这是不能长久的。
24、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君主所凭借着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一种方法;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也只有仁义一条途径。
25、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所以,国家的钱财不足以来应付饥荒,救济孤儿寡妇,这样,国家就贫困,百姓就难于治理。
26、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世俗的君子,如果他很穷你却说他很富,他就会发怒;如果他不义你却说他有义,就很高兴。
27、为义非避毁就誉,去之苟道,受狂何伤!”——行义不是为了躲避诋毁、获得荣誉,如果离开是符合道义的,背上狂妄的名声又有什么影响呢?
28、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诛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我认为对古代好的东西要阐述奖惩,对现在好的东西要创造,不过是希望好的东西越来越多罢了。
29、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利也,用不可不节也。——百姓如果没有粮食,就不能供君王役使。所以,粮食不可不努力耕种,用度不可不厉行节俭。
30、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做义事也是这样,能演说的就演说,能讲书的就讲书,能做事的就做事,这样义事才可以成功。
31、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所以,储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粮食是国家的宝物;武器是国家的利爪;城池是守卫国家的屏障。
32、诗云∶“必择所堪,必谨所堪”,此之谓也。——《诗经》上说“必须选择所使用的染料,必须谨慎地来浸染”,就是这个意思。
33、死则即以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死者既已安葬,活着的人就不要长久地哭泣,而应该尽快做事,每个人都做自己能做的事,并用来使大家互利。
34、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凡是圣人制造的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够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太多了。
35、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所以说百工干事,都有法规可以衡量。现在大道治理天下,其次治理大国,却没有法度来衡量,这就是还不如百工聪明了。
36、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所以,天地不夸耀自己的明亮,大水不夸耀自己的清澈,大火不夸耀自己的炎烈,有德之君不夸耀自己德行的高远,这样才能做众人的领袖。
37、暴乱之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是为群残父母而深贱世也,不义莫大也。——[如果不追败寇],那么残暴作乱的人就得以活命,天下的祸害也没有除掉,这是残害民宗的父母并且深深地残害天下的人,没有比这更大的不义了。
38、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对于做了很小错事的人,人们都知道他做错了并谴责他;对于犯了大的过错,以至于攻打别的国家的人,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他,反而跟着赞美这种行为,说这是义。
39、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也。——所以富贵的人极其奢侈,二孤儿寡妇却受饥挨饿,虽然想天下不乱,也不可能。国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而不希望天下大乱的话,如果要吃喝,就不能不节俭。
40、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而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君子这样来造船车,所以属下都效法他,因此他的人民就会饥寒交迫,不得不做奸邪的事。奸邪的事情一多,刑罚就重,刑罚一重,国家就混乱。国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而不希望天下大乱的话,如果要做船车,就不能不节俭。
——道家名言及解释 40句菁华
1、不以物挫志。
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11、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1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14、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1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译文: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1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9、译文: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20、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1、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2、译文: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23、译文: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24、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25、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译
27、译文: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28、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29、译文: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是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30、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31、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32、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3、译文: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34、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35、译文: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36、译文: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37、译文: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38、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39、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40、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孔子教育的名言 50句菁华
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7、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8、不学礼,无以立。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6、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7、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8、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2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25、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2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 《论语》
2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 ,不去 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 《论语》
29、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30、民无信不立。 ——孔丘
3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丘
3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 《论语》
33、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丘
34、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孔子
35、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6、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41、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5、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7、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48、因材施教。
49、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50、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的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孔子
6、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8、夫子莞尔而笑。——孔子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11、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 《论语·子路》
12、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5、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7、孔子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1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2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2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23、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24、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25、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2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27、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28、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9、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3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3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3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3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3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
39、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4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41、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42、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46、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49、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5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名言警句带解释大全 40句菁华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9、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7、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9、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20、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2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2、解释: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23、解释:君主向近处的百姓施惠,使其欢悦,那么远处的百姓也会纷纷前来归附。
24、解释: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25、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26、解释: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
27、解释: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8、解释: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29、解释:不懂天命,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礼义,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30、解释: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31、解释: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32、解释: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力呢?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
33、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34、解释:聪明的人不会困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5、解释: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36、解释: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37、解释: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
38、解释:当天下的人都知道都认为这件事是美好的话,那么它丑恶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当天下人都认为这件事是善事的时候,那么它不善的一面就会展现出来。
39、解释: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40、解释: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