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未知生,焉知死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朽木不可雕也
23、子不语:怪、力、乱、神
24、仁者,其言也切
25、邦无道,危行言孙
26、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27、过犹不及。
2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5、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6、放于利而行,多怨。
3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9、刚、毅、木、讷近仁。
40、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1、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7、三思而后行。
48、欲速则不达。
49、从心所欲不逾矩。
50、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5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5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4、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5、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5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9、未知生,焉知死?
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6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5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8、8、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9、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有教无类。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1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20、鸟兽不可与同群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4、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25、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2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3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4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5、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4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47、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48、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0、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5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52、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53、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4、有事弟子服其劳
55、不学礼,无以立。
5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8、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和柳亚子先生
59、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9、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1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1、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1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5、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16、未知生,焉知死
17、不患人之不己知
1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3、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3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3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3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4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4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2、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43、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4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4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7、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49、美则美矣,未尽善焉。
50、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51、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5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3、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5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5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6、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59、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6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中的名言 50句菁华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君子周急不继富。
4、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5、德不孤,必有邻。
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2、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3、有事弟子服其劳
1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5、未知生,焉知死?
1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无可无不可
20、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2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5、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0、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41、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4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43、三思而后行。
44、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4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4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8、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逆境中成长的名言 60句菁华
1、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3、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
4、岁月可以让你的皮肤起皱纹,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却必然使你的灵魂起皱纹。
5、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6、现代社会已不是大鱼吃小鱼的年代,而是快鱼吃慢鱼的年代。
7、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8、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9、有时候,越思念。可当思念的'人出现在眼前,你却要安之若素。
10、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11、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12、*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生。
13、希望本无所谓无,无所谓有,想的多了,也便有了希望。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5、天下没有廉价的成功。
16、登高山务攻绝顶,赏大雪莫畏严寒。
17、成功的背后是失败两个字。
18、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19、要跟成功者有同样的结果,就必须采取同样的行动。
20、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21、累死我一个,幸福我全家。
22、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3、付出才会杰出。
24、人生如坐公交车,有的人很从容,可以欣赏窗外的景色;有的人很窘迫,总处于推搡和拥挤之中。
25、克服困难,勇敢者自有千方百计,怯懦者只感到万般无奈。
26、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27、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28、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29、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30、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31、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32、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3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4、战胜困难格言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
35、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36、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37、人是为了期盼而活着的,当你疲倦了,心痛了,想想你的期盼你就会有继续前进的念想,所以不要抛弃任何美好的期待、希望、念想。
38、不要急着说你别无选择,也许、在下个路口你就会遇见希望。
39、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0、青年时的失败要比壮年时的胜利,老年时的成功更令人满意。
41、当你做出决定开始行动时,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42、拼,困难向我们低头;再拼,成功向我们招手。
43、世界上那些最轻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44、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
45、我现在觉得,像李彦宏那样坚持独立发展是正确的。
46、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47、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48、成长就是让我们学会一个人面对孤独,面对现实,面对未知的未来。
49、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50、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
51、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52、只要与困难抗争,便能使孱弱的筋肉变得坚强。
53、人生的小小不幸,可以帮助我们渡过重大的不幸。
54、在灾难而前不可屈服,而应更加勇敢地去正视它。
55、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住任何风暴。
56、焦虑与磨难才能使人耳聪目明,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57、韧性,是斩断困难羁绊的利斧,是跨越险谷沟壑的撑杆。
58、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
59、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
60、逆境,是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涛;它又是锤炼强者钢铁意志的熔炉。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 40句菁华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子曰: 君子不器。
3、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4、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5、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7、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8、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9、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0、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1、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2、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13、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8、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9、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0、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1、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22、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5、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7、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2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0、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S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31、自道也。”
3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4、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5、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36、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37、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38、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39、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0、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的好词好句 40句菁华
1、一日三省 《学而》
2、和为贵 《学而》
3、食无求饱 《学而》
4、见义勇为 《为政》
5、举枉措直 《为政》
6、温故知新 《为政》
7、众星拱北 《为政》
8、爱礼存羊 《八佾》
9、成事不说 《八佾》
10、戒奢宁俭 《八佾》
11、未知生,焉知死?
1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礼,与其奢也,宁俭。
15、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2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22、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23、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2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5、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26、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7、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0、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2、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3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9、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