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三字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5、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6、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7、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8、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9、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10、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11、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2、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3、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4、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

15、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6、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7、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8、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9、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20、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21、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3、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5、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26、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7、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8、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9、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30、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1)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3、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4、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5、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6、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8、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9、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1、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2、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3、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14、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5、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16、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17、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18、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19、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0、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21、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2、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3、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24、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25、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28、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29、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30、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2)

——《三字经》原文及全文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5、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6、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7、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9、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10、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1、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2、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3、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4、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5、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16、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7、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8、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19、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0、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1、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3、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5、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6、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7、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8、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9、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30、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3)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5、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6、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7、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8、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9、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10、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1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2、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13、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14、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5、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16、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18、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19、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20、高祖兴,汉业建。至孝*,王莽篡。

21、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3、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4、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25、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6、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27、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28、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9、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4)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解释:国家小,民众少。

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10、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1、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1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3、解释:民众不害怕死亡,为什么用死亡来威胁他们呢?

1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8、解释: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不可折腾。

1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0、解释:当民众不再惧怕统治者的高压时,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4、解释:如果能够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人赢得天下是自然的事。

2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6、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9、解释: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急躁必然丧失根本,轻举妄动必然丧失君主地位。

3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31、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32、解释: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33、解释:天道法则,犹如拉弓射箭。高了就压低一点,低了就举高一点,拉满了就放松一点,力不足就使劲一点。

34、解释:合抱的大树,是由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累积的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35、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36、解释: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强大的,总是处于下降的地位;柔弱的,反而处于上升地位。

37、解释:不固执己见,才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用自我夸耀,别人也会认同你的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

38、解释:祸常倚藏在福之中,福也常隐藏着祸根。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39、解释:解决困难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之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地方解决。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40、解释:最完美的东西,似乎也有欠缺;最充盈的东西,似乎也有空虚;最正直的东西,似乎也有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似乎也有笨拙;最卓越的辩才,似乎也有木讷。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5)

——三字经最全解释 30句菁华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3、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4、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5、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6、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7、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8、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9、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0、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11、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2、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3、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4、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15、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6、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17、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18、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19、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20、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1、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2、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23、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24、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5、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2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28、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9、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30、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三字经朗读及解释 30句菁华(扩展6)

——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30句菁华

1、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2、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4、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5、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6、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7、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8、花红柳绿:指花木繁茂的样子。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9、百花争妍: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10、春风得意: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

11、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12、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13、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14、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15、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16、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17、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8、淅淅沥沥:象声词,描写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19、细雨斜风:细雨:小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描写小的风雨。

20、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21、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2、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23、春光漏泄: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来

24、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25、江云渭树:比喻深厚的离情别意。

26、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27、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完美宜人的景色。

28、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完美。

29、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十分危险。

30、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貌。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