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2、译文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3、译文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4、译文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5、译文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6、译文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译文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8、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9、译文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0、译文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11、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1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13、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14、译文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15、译文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1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17、译文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1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1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21、译文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2、译文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2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25、译文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2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27、译文 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2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29、译文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0、译文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3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32、《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33、译文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4、译文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35、译文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36、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37、译文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38、译文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39、译文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4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译文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孔子语录翻译 40句菁华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7、巧言令色,鲜矣仁。
8、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9、礼之用,和为贵。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6、解释: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17、解释: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18、解释: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9、解释: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20、解释: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21、解释: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2、解释: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23、解释: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4、解释: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25、解释: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26、解释: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7、解释: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28、解释: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29、解释: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30、解释: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31、解释: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32、解释: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3、解释: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9、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论语孔子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0、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1、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12、既往不咎。
13、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4、当仁,不让于师。
15、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16、知耻近乎勇。
17、不贰过。
18、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1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1、欲速则不达。
22、贫而无谄,膏而无骄。
2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4、子在齐阐《韶》,三月不知肉味。
2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7、不迁怒,不贰过。
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9、割鸡焉用牛刀。
3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1、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3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为君难,为臣不易。
37、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8、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3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0、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孔子的语录 40句菁华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4、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8、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1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1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12、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13、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9、见得思义。
2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2、巧言令色,鲜矣仁!
2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朝闻道,夕死可矣。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2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0、好学而不贰。—《左传》
3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3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3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3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3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3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4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孔子名人语录摘抄 50句菁华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语录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8、小不忍则乱大谋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名言
10、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1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3、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
1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名句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3、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24、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5、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6、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2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28、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0、道不同,不相为谋
31、“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32、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33、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语录
3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5、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3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7、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38、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39、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40、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名句
41、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42、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43、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4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5、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46、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7、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
48、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49、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50、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40句菁华
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礼之用,和为贵。
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7、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3、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6、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8、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1、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32、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3、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6、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7、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3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3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0、巧言乱德。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脑筋急转弯及附答案 40句菁华
1、在有100个代表队参加的足球淘汰赛中,要决出冠军队,至少需进行多少次比赛?
2、水退后高桥露出来而低桥一直淹着
3、两位税务官员是夫妇
4、保镖与宝箱一起劫走
5、银河渡口(天津)
6、一望无际的大地(太原)
7、一模一样(大同)
8、永不动乱(长治)
9、见面不见发(包头)
10、压发帽 (包头)
11、红山(赤峰)
12、春城无处不飞花(锦州)
13、大家都笑你()
14、金银铜铁无锡)
15、海中绿洲(青岛)
16、烽火堡(烟台)
17、千里戈壁(长沙)
18、八月飘香香满园(桂林)
19、过江码头(渡口)
20、冰变成水最快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去掉冰字哪二点)
21、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答案:你自己)
22、纸上写着某一份命令。但是,看懂此文字的人,却绝对不能宣读命令。那么,纸上写的是什么呢? (答案:级上写着,不要念出此文)
23、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言而无信?(答案:打电话当然比写信方便)
24、网要什么时候可以提水?(答案:当水变成冰时,用网当然可以提)
25、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在床上)
26、三人戏一球,一人在绸缪,一人翻身踢,一人地下收。据此诗猜一字?
27、环球旅行。猜一现代香港名星名?
28、如何最快的将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事?
29、如何让一只木棒放在地上而又不能让人跨过去?
30、一年只要上一天班,而且永远不必担心被炒鱿鱼的人是谁?
31、一个人从一个五十米高的大厦上跳楼自杀,重重的摔在了地上,为什么没被摔死?
32、什么东西明明是你的,别人却用的比你多得多?
33、阿珠结婚后,为什么宁愿睡地板也不肯跟丈夫睡水床?
34、小王是一名优秀士兵,在站岗值勤时,明明看到有敌人悄悄向他摸过来,为什么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5、有两个人决定进行自行车比赛,看谁的自行车跑的快,比赛在一个*坦宽敞的体育场里进行,但当比赛开始时,他们两个却谁也不愿意领先,反而都在慢悠悠的骑,已知他们两人都不会互相谦让,也没有外来因素干扰,总之,一切都很正常,这究竟为什么?
36、为什么彤彤与壮壮第一次见面就一口咬定壮壮是喝羊奶长大的?
37、阿勇做事总是拖泥带水,但上级部门总是表彰他,这是为什么?
38、爸爸问小明,什么东西浑身都是漂亮的羽毛,每天早晨叫你起床?小明猜对了,但却不是鸡,那是什么?
39、哪种比赛,赢的得不到奖品,输的却有奖品?
40、一个人掉到河里,,它从河里爬上来,头发却没湿,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