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数学

1、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可能是小数。 ( )

2、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均数可能相等。 ( )

3、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 ( )

4、把6.3838……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5、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是64,这个数是( )。

6、一个盒子里放了15个球,其中有5个红球,2个绿球,7个黑球,1个黄球,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

7、0.795保留两位小数是( )。

8、下面( )是方程。

9、一个三角形与一个*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6分米,*行四边形的高是( )分米。

10、在在小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商( )。

11、一堆圆木,堆成梯形状,下层12根,上层7根,每相邻两层差一根,这堆圆木共有( )根。 A、57 B、50 C、76 D、45

12、下面图形中不可以密铺的是( )

13、妈妈去商场买了3盒牙膏和2袋洗衣粉,一共花了30.8元,一袋洗衣粉6.7元,一盒牙膏多少钱?

14、幼儿园里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就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就少12个玩具,幼儿园里有多少个班?

15、9.9554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16、4小时15分=( )小时6千米30米=( )千米480厘米=( )米

17、在循环小数1.10010203中,移动前一个表示循环的圆点,使新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地小,新的循环小数是( )。

18、两个三位数的和一定是六位数。………………………………( )

19、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 )

20、在被除数不为0的除法中,除数小于1,除得的商反而大于被除数。( )

2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一样,要把末位数对齐后再加减。( )

22、2.07÷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去掉,商( )10倍。

23、44÷18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保留整数是( ),取三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

24、根据5.3×14=78.4,可知0.53×140=( )。5.3×1.4=( ),0.53×0.14=( ),53×1.4=( )。

25、2222是循环小数。( )

26、45除126的商加7.5得多少?

27、一台拖拉机4.5小时耕地78.75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8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28、小明家收了1010千克红薯,准备用包装袋运走。每袋最多装45千克,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个袋子?

29、一堆煤有 c 吨,每车运 d 吨,运了5车后,还剩( )吨。

30、当5x=11时,x=( ),4x=( )。

31、2.8比( )的5倍少1.2。

32、某班有学生40名。女生有40-b名,这里的b表示( )。

33、解1.7x=8.5时,需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 ),x=( )。

34、方程9x-3x=4.2的解是x=0.7。( )

35、下面( )说法是正确的。

36、ab+bc=a+cb表示( )。

37、口算:(5分)

38、水果店运来15筐桔子和12筐苹果,一共重600千克。每筐桔子重2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4分)

39、如果苹果每千克a元,雪梨每千克b元,那么

40、用字母表示*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S=( )。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1)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8的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3、与1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请写出16的前面四个数:()。

5、请把下面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在8、20、1、17、4、13这些数中,

7、下面这道题,可以有()种填法。

8、一个数,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9、12;

10、9,11;

11、13,13;

12、14,2;

13、10—314—520—1011+27+713+5;

14、17;

15、11—6=5;

16、有关于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17、一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18、10=

19、5=

20、6=

21、8=

22、5+9=

23、60= 46+9= 12+40= 80—20= 17—9= 43—40=

24、3—7= 65—40+8= 20+35—9= 90—80+7=

25、8+20= 16—9+50= 20—9—9= 33—30+9=

26、(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

27、按数的顺序填写。

28、写出5个个位上是 3 的数。

29、6+2+2=17)8—2+4=18)8—3—2=19)1—1+1=20)5+2—7=

30、9—9+4=22)8—7+8=23)5—5+4=24)4+2—2=25)2+7—6=

31、10—3+1=42)9—2=43)3—2+5=44)8—4—2=45)6+2=

32、6—2+2=57)3+4—2=58)5+2—2=59)6+4—8=60)2+6—1=

33、2+8—10=67)2+3+2=68)1+8—4=69)3+6—8=70)4+4=

34、8+2—5=77)2—1+7=78)10—5—3=79)6+2—4=80)7—6+4=

35、6+3—4=87)3+3—4=88)1+2+4=89)5+2=90)7—2+4=

36、8前面的数是( ),9后面的数是( )。

37、17=

38、19=

39、画一画。(9分)

40、圈一圈,算一算。(6分)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2)

——寒假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40句菁华

1、水果店上午卖出10箱苹果,下午卖出7箱苹果,一天一共卖出多少箱苹果?

2、草地上有白兔5只,又跑来6只,一共有多少只?

3、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5、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6、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7、486=( ) 读作:( )

8、8元5角=( )角 28角=( )元( )角

9、每条毛巾3元,24元可以买几条毛巾?

10、中有()个长方形。

11、有两个相等的数,它们的和是6,则这两个数是()和()。

12、19后面只有一个数,那就是20.()

13、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14、下列数中,( )比76大,比79小。

15、42与9的和是多少?

16、98比50多多少?

17、黄狗和花狗共有13只,黄狗有8只,花狗有几只?(3分)

18、一个铅笔盒8元钱,买3个铅笔盒要多少钱?(4分)

19、树上原来有32只鸟,刚刚飞走了6只,又飞走6只,树上现在又多少只鸟?(4分)

20、个位上的数是9,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21、和3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2、冬季运动会上一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如下:

23、有37本故事书,借出5本,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24、一张5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10元的人民币;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2角的人民币。

25、数一数。

26、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

27、树上小鸟飞走了20只,还剩9只,树上原来有多少只小鸟?

28、161281417132010

29、画一画,填一填。(9分)

30、画一画。(9分)

31、在横线上填上时间。(9分)

32、圈一圈,算一算。(6分)

33、学校买来45张白纸,用去了15张,还剩多少张?

34、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8大,个位数字比1小,这个两位数是( ).

35、1个苹果重量 = 2个梨的重量

36、小候分桃乐呵呵,每只三个剩一个,每只四个差两个,小候( )只,桃( )个 。

37、+ 10 = 25 + 20 = 80 + 20 = 20+40=

38、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39、减数是19,被减数是91,差是多少?

40、小红做了36道题,小明做了29道题,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道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3)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

1、和10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57925680这个数里包括( )级和( )级,它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表示( )。

3、万位后面一位是( )位,右面一位是( )位;十亿位左面一位是( )位,右面一位是( )位。

4、用5、7、9、0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705。( )

5、比最大的七位数多1的是( ).

6、下列各数中,最接近1亿的数是( )。

7、一道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都是256,被减数是( )。

8、一个数加上3是最小的四位数,这个数是( ),这个数减去3是( )。

9、周长3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厘米。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

10、小红每天写92个字,她一星期大约能写( )个字。

11、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也得0。( )

12、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行才是四边形。( )

13、两个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和大。( )

14、38÷5=6……8( )

15、三(1)班有男生22人,女生24人。三年级人数是三(1)班的6倍。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37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可以坐5个同学,他们最少需要多少条船?

17、用一张长18厘米、宽13厘米的长方形纸,折出一个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8、3千克=( )克

19、从盒子里各摸出一个球,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连一连。

20、在装有红、黄、白乒乓球的袋子里,不可能会摸出绿色乒乓球。( )

2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是( )。

22、4000是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这个数最可能是( )。

23、估一估,算一算。

24、水果店里有梨5筐,苹果比梨多25筐。苹果的筐数是梨的多少倍?

25、把94个橙子装到盒子里,每个盒子装8个,想一想,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呢?

26、太阳每天从( )方升起,从( )方落下。

27、48是3的( )倍,32的5倍是( )。

28、( )÷8=12……7,余数是( ),被除数是( )。

29、一袋大米重( )41千克,6袋同样的大米大约重( )千克。

30、任何数乘0都得0。( )

31、春节到了,家里来了22位客人,每8人坐一张桌子,至少需要备多少张桌子?

32、三年级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占总人数的,二等奖占,三等奖占,其余的是优秀奖,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一共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获得三等奖的比获得二等奖的多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33、小明和小丽比赛写字,小明5分钟写90个字,小丽4分钟写84个字,他们谁写得快?每分快多少?

34、幼儿园为56个小朋友发糕点,每人2个小蛋糕、3个小面包,幼儿园一共为小朋友发了多少个糕点?

35、红红看一本127页的书,*均每天看19页,5天后还剩多少页没看?

36、用7作分母,比37大,比67小的分数有()个。

37、一枝铅笔用去它的49,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38、下列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39、25+25=410()

40、一块蛋糕,小冬吃掉了它的36,小明吃掉了它的26,谁吃得多,一共吃掉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4)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3、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8、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0、综合计算法

11、*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 = a h

12、*行四边形底=面积÷高 a = S ÷ h

13、梯形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 h = 2 S ÷( a + b )

14、1*方米=100*方分米=10000*方厘米

15、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1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7、(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8、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9、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23、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4、5×1.8 就是求 1.5 的 1.8 倍是多少。

25、(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 以省略不写。

26、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7、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8、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29、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30、*行四边形的特点:

31、可以表示起点

32、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3、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34、公式

35、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6、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 互质的规律: (1) 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2) 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 (3) 1和任何数互质; (4)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5) 2和任何奇数互质。 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37、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奇数偶数

38、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39、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42、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3、写出长方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侧面积=( )×( )。

44、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到原来的 ,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分数的值就( 扩大到原来的3倍 )。

45、某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 ,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0人,男职工有( )人。

46、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47、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48、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49、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50、常用的*方数: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5)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的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器验算。

3、25×4.78×4

4、实际生活中的估算应用,可以估大或者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

6、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

7、轴对称的性质: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

8、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9、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10、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面展开图一共有11种。

11、因为2×6=12,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12、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3、整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1,质数,合数。整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类:奇数,偶数

14、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15、轴对称图形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16、长方体有8个顶点。

17、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

18、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19、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20、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a×a×aa3表示3个a相乘。

2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23、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是互质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两个质数;1和其他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24、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把它们所有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相乘,来求最小公倍数。

25、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叫做通分。

26、与质数有关的猜想:

27、分数由来:

28、分数乘除法:

29、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31、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32、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33、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4、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5、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36、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7、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8、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

39、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40、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6)

——初二上册语文的同步练习题 40句菁华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答: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保护秘密情报的具体行动。

4、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5、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故事情节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

6、(1)名词(2)形容词

7、夸张;紧张憎恨;凶恶

8、机智、勇敢、镇定

9、一只和*鸽,从长城上飞过,上方写着“不要让和*蒙上鲜血”,下方写着“热爱和*,热爱我们的家”,其中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鸽是和*的象征,这告诉我们,要热爱和*,热爱祖国。

10、“准确”是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请从准确的角度思考下列问题,依提示回答。

11、.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石拱桥》一*到了这一点吗?*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2、本文的绝大部分篇幅是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为什么题目不改为《赵州桥和卢沟桥》?你由此可以推断出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吗?

13、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引用等等。

1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文字的表达作用。

15、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打比方,或列数字,或引用,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16、选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一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指的是什么?其优点是什么?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一个分句的内容?

17、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8、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9、对该语段的层次结构分析正确的是:(A)

20、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21、文段中“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22、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23、仿照示例,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下“黑板”、“书本”、“飞机”或“网络”(任选一个)

24、解释下列词语。

25、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26、上述两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关系。

27、第一段()内应填入的短语是

28、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的体现是什么?

29、下列语句中说明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0、请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

31、第1段中用两处事例来说明其危害,请说说作者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32、“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句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什么?

33、圈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6、辨析下列多义词。

37、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8、给下列字注音。

39、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3分)

40、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7)

——小升初语文练习题 40句菁华

1、补全成语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10分)

2、对下列两个句子中加括号字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3、下面词语中的“望”有与其它三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4、玛格丽特以自己的哪些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5、读了最后一段,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请写出其中一两点,把它写明白。

6、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作一个尽情地描述。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8、文中从下面三个细节刻画于令仪的“善”:(1)耐心了解情况,表现他的宽容;

9、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10、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友好相处,尽力帮助他人

11、结束,完

1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13、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

14、(1)做,担任 (2)说,对……说

15、(1)善于(2)吃

16、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17、(1)担任 (2)欠

18、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19、小明的爸爸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20、*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1、放学回到家,小华喝了一杯牛奶和一块蛋糕。

22、看拼音写词语。(7分,每错一字扣1分。)

23、画出括号中不恰当的字.(1分)

2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3))。

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2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2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3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31、乌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5、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6、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3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8、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0、千锤万击出深山,要留青白在人间。(千锤万击)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8)

——小学生国学知识练习题 40句菁华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2、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6、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9、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B)

1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趣味成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12、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 )。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就是现在的( )。

15、天行健,君子当( )不息.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

17、我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 )

18、《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20、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21、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22、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23、我国的恒山被称为( ) A 东岳B中岳 C 西岳D北岳

2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

25、“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

2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 A、两位 B、三位

27、根据*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

28、*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

  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

2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30、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31、我国著名的“五岳”中,中岳是: ( )

  A、 泰山 B、嵩山 C、黄山 D 、华山

32、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

  A、早上 B、中午 C、 傍晚

33、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4、“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

  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3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36、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3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B、十二个

38、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

39、在*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A郭沫若B艾青C郁达夫D朱自清

40、《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B)

  A王安石B司马光C欧阳修D苏轼

  二、连一连(15分)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传家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师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论语》

  三、名句填空(30分)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9)

——数学五年级知识点 40句菁华

1、分数: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3、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互质的规律:(1)相邻的自然数互质;(2)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3)1和任何数互质;(4)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5)2和任何奇数互质。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4、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叫最简分数,或者说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的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5、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同分母分数,叫通分。通常用最小公倍数做分数的分母较简便。

6、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7、205≈2.2 (保留一位小数)

8、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

9、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0、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2、3=3/10 0.03=3/100 0.003=3/1000

13、方程的意义

1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5、一本书100页,*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

16、根据运算定律写出:

17、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186+a表示( )

18、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 )米。

19、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1。( )

20、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均成绩是多少分?

21、15匹马9天喂了175.5千克饲料,每匹马一天要多少千克饲料?

22、乘法交换律:axb=bxa

23、奇数的个位是1、3、5、7、9;偶数的个位是0、2、4、6、8。

24、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5、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26、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7、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8、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9、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0、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31、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3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3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34、对*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3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6、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37、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才能够相加、减。

38、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39、梯形面积公式推导:

40、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扩展10)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2(1);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数就越接近1。

2、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3、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不能够密铺。

4、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5、*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移

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7、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9、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0、积与因数的关系:

1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12、小数除以整数:

13、小数除以小数:

14、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5、在*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6、三角形和*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相等,则三角形的底是*行四边形的2倍,*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

17、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18、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19、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20、5□中最大填()时这个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的约数有()

21、已知a=2×2×3×5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22、一个非0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3、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24、8÷[14-(9.85+1.07)](2.44-1.8)÷0.4×20

25、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26、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2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8、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

29、3232的循环节是32.

30、事件发生的机会(或概率)有大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