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3、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互质的规律:(1)相邻的自然数互质;(2)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3)1和任何数互质;(4)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5)2和任何奇数互质。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4、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叫最简分数,或者说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的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5、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同分母分数,叫通分。通常用最小公倍数做分数的分母较简便。
6、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7、205≈2.2 (保留一位小数)
8、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
9、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0、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2、3=3/10 0.03=3/100 0.003=3/1000
13、方程的意义
1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5、一本书100页,*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
16、根据运算定律写出:
17、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186+a表示( )
18、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 )米。
19、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1。( )
20、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均成绩是多少分?
21、15匹马9天喂了175.5千克饲料,每匹马一天要多少千克饲料?
22、乘法交换律:axb=bxa
23、奇数的个位是1、3、5、7、9;偶数的个位是0、2、4、6、8。
24、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5、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26、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7、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8、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9、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0、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31、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3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3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34、对*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3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6、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37、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才能够相加、减。
38、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39、梯形面积公式推导:
40、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6、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7、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8、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9、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10、用计算器来验算
1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12、构建空间想象力:
13、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14、*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15、分割法;
16、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17、*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18、三角形高=面积×2÷底 h = 2 S ÷ a
19、运算定律和性质:
20、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21、(关于“大约)应用题:
2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23、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h÷3=π(d÷2)h÷3=π(C÷2÷π)h÷3。
24、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25、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26、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27、*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
29、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30、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31、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32、5×1.8 就是求 1.5 的 1.8 倍是多少。
33、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4、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35、身份证码:18位
36、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
37、解方程。
38、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9、分母:表示*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
40、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1、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同分母分数,叫通分。通常用最小公倍数 做分数的分母较简便。
42、分数的意义两种解释:①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 ②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43、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4、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5、从0、2、3、7、8中选出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有因数2、3、5的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8730 ),最小的是( 2370 )。 解:有0,3,7,8和0,2,3,7两种可能
46、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7、A、B、C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最大公因数是( B ),C是( A )的因数,A是B的(倍 )数。
48、甲数=2×3×5×A,乙数=2×3×7×A。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0,A应该是( 5 );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30,A应该是( 3 )。
49、自然数A=B-1,A、B都是非零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 AB )。
50、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容器内装有6升水,这时水面高度是15厘米。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是16.5厘米。请你求出这个苹果的体积。
51、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2、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5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5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5、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
5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d2)
57、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58、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59、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60、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3、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8、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0、综合计算法
11、*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 = a h
12、*行四边形底=面积÷高 a = S ÷ h
13、梯形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 h = 2 S ÷( a + b )
14、1*方米=100*方分米=10000*方厘米
15、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1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7、(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8、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9、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23、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4、5×1.8 就是求 1.5 的 1.8 倍是多少。
25、(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 以省略不写。
26、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7、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8、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29、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30、*行四边形的特点:
31、可以表示起点
32、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3、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34、公式
35、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6、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 互质的规律: (1) 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2) 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 (3) 1和任何数互质; (4)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5) 2和任何奇数互质。 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37、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奇数偶数
38、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39、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42、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3、写出长方体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侧面积=( )×( )。
44、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到原来的 ,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分数的值就( 扩大到原来的3倍 )。
45、某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的 ,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0人,男职工有( )人。
46、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47、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48、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49、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50、常用的*方数: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2(1);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数就越接近1。
2、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3、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不能够密铺。
4、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5、*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移
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7、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9、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0、积与因数的关系:
1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12、小数除以整数:
13、小数除以小数:
14、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5、在*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6、三角形和*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相等,则三角形的底是*行四边形的2倍,*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
17、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18、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19、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20、5□中最大填()时这个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的约数有()
21、已知a=2×2×3×5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22、一个非0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3、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24、8÷[14-(9.85+1.07)](2.44-1.8)÷0.4×20
25、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26、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2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8、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
29、3232的循环节是32.
30、事件发生的机会(或概率)有大小。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3、0乘任何实数都等于0,除以任何非零实数都等于0,任何实数加上0等于其本身。
4、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5、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6、倒数的意义
7、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8、正比例和反比例:
9、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_)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__)。
10、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__)
11、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
12、3.14(__)π
13、14×8=25.12 3.14×9=28.26 3.14×16=50.24 3.14×25=78.50
14、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总体思路,记住一点,周长的概念,所有围成这个图形的线段或曲线的长度之和。所以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时,首先把阴影部分这个图形的轮廓画出来,找出这个图形都由哪些线段、哪些曲线组合起来的。再分别求出这些线段、曲线的长度,最后相加。比如,这个图形:
15、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S=π(C÷π÷2)?
16、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
17、小数化百分数时,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18、应纳税额。计算方法:营业额×税率
1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金=利息÷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本金÷时间,时间=利息÷本金÷利率
20、两种数量比较
21、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22、求每份数的方法和÷分数和=每份数相差数÷相差份数=每份数部分数÷对应份数=每份数
23、相遇问题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24、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5、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26、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9、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
30、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31、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32、常用的分数、小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3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5、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36、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37、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38、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39、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40、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1、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4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4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44、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5、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46、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47、化简比:
48、用分率解:按比例分配通常把总量看作单位一,即转化成分率。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几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再用总量分别乘几分之几。
49、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50、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51、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52、确定物*置的方法:
5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54、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55、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56、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7、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58、日常应用:
59、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60、“方程”思想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的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还可以用计算器验算。
3、25×4.78×4
4、实际生活中的估算应用,可以估大或者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
6、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
7、轴对称的性质: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
8、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9、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10、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面展开图一共有11种。
11、因为2×6=12,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12、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3、整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1,质数,合数。整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类:奇数,偶数
14、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15、轴对称图形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16、长方体有8个顶点。
17、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
18、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19、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20、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a×a×aa3表示3个a相乘。
2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23、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是互质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两个质数;1和其他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24、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把它们所有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相乘,来求最小公倍数。
25、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叫做通分。
26、与质数有关的猜想:
27、分数由来:
28、分数乘除法:
29、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31、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32、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33、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4、6、12、18是3和2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5、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分母分数,叫做通分。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36、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7、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38、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
39、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40、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
1、甲烷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2、镁条放入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迅速溶解,放出热量。
3、CO还原氧化铁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
5、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7、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8、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10、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11、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12、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13、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4、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15、天然气:甲烷(ch4)
16、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17、氢氯酸(hcl):盐酸
18、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9、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0、淡黄色固体:硫磺;
21、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2、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23、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4、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2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
2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
27、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8、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29、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30、(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31、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3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3、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34、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5、硫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放热、有刺激味气体生成、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36、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37、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38、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39、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40、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 40句菁华
1、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可能是小数。 ( )
2、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均数可能相等。 ( )
3、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 ( )
4、把6.3838……用简便方法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5、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是64,这个数是( )。
6、一个盒子里放了15个球,其中有5个红球,2个绿球,7个黑球,1个黄球,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
7、0.795保留两位小数是( )。
8、下面( )是方程。
9、一个三角形与一个*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6分米,*行四边形的高是( )分米。
10、在在小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商( )。
11、一堆圆木,堆成梯形状,下层12根,上层7根,每相邻两层差一根,这堆圆木共有( )根。 A、57 B、50 C、76 D、45
12、下面图形中不可以密铺的是( )
13、妈妈去商场买了3盒牙膏和2袋洗衣粉,一共花了30.8元,一袋洗衣粉6.7元,一盒牙膏多少钱?
14、幼儿园里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就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就少12个玩具,幼儿园里有多少个班?
15、9.9554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16、4小时15分=( )小时6千米30米=( )千米480厘米=( )米
17、在循环小数1.10010203中,移动前一个表示循环的圆点,使新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地小,新的循环小数是( )。
18、两个三位数的和一定是六位数。………………………………( )
19、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 )
20、在被除数不为0的除法中,除数小于1,除得的商反而大于被除数。( )
2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一样,要把末位数对齐后再加减。( )
22、2.07÷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去掉,商( )10倍。
23、44÷18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保留整数是( ),取三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
24、根据5.3×14=78.4,可知0.53×140=( )。5.3×1.4=( ),0.53×0.14=( ),53×1.4=( )。
25、2222是循环小数。( )
26、45除126的商加7.5得多少?
27、一台拖拉机4.5小时耕地78.75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8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28、小明家收了1010千克红薯,准备用包装袋运走。每袋最多装45千克,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个袋子?
29、一堆煤有 c 吨,每车运 d 吨,运了5车后,还剩( )吨。
30、当5x=11时,x=( ),4x=( )。
31、2.8比( )的5倍少1.2。
32、某班有学生40名。女生有40-b名,这里的b表示( )。
33、解1.7x=8.5时,需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 ),x=( )。
34、方程9x-3x=4.2的解是x=0.7。( )
35、下面( )说法是正确的。
36、ab+bc=a+cb表示( )。
37、口算:(5分)
38、水果店运来15筐桔子和12筐苹果,一共重600千克。每筐桔子重2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4分)
39、如果苹果每千克a元,雪梨每千克b元,那么
40、用字母表示*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S=( )。
——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
1、形近字、形声字和多义字;
2、查字典。
3、能根据词语的性质、特点、用途和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分类。
4、表示含有动物的成语:打草惊蛇 叶公好龙 龙争虎斗 鹤立鸡群
5、句子的概念与类型
6、关联词语的用法
7、仿写句子。
8、积累并运用名言警句、歇后语、对联、谚语等
9、、关于句子的概念与类型:
10、朗读、默读和背诵。
11、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12、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13、应用文 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 、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
14、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15、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6、作者是怎么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17、《匆匆》一课的作者是( ),他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进而用( )、( )等修辞手法具体描述了时间流逝的( ),告诉我们( )的道理;
18、《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作家( )先生写的,课文按( )顺序介绍了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其中详写的是( ) 、( ) 、( )、( )、( ) 等日子,同时可以看出北京春节的三个高潮是( )、( )、( )。
19、《各具特色的民居》中,先介绍了( )族民居,它的特点是( ),作用是( );再介绍了( )族竹楼,它的特点是 ( ),作用是有利于( ) 。
20、《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李星华回忆了她的父亲( )同志生前( ) 、( ) 、( ) 、( )四件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辈( ) 、( ) 、( )等崇高品质。
21、《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主人公( ) 被著名科学家 ( )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的美丽不仅表现为( )美,也不仅表现为( )美,更表现为科学精神美:( ) 、( )、( ) 、( )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介绍了 ( )事件标志着炎黄子孙千年的( )梦终于成功了。
22、《山中杂记》:本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的生活情景,写出了他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3、《长城赞》:本文通过描绘长城起伏奔腾、气势磅礴的雄姿,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抒发了作者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24、《白衣天使》:本文是一篇介绍南丁格尔的人物传记,通过讲述南丁格尔为护理学一生创下的伟大功绩,表达了作者对执着坚毅、无私无畏、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白衣天使的敬佩之情。
25、《琥珀》: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也是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合理的想象,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他在科学上的价值。
26、《城市的标识》:本文通过描写树是城市唯一的标识,提醒人们保护我们城市的生态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树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27、《我们上路了》:这首诗描绘了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际遇顺逆交错,但要坚定信念,勇敢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28、《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的作者是*,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9、学写本文第4小节中的排比句
30、《囚歌》,作者:叶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