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2、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3、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4、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5、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6、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8、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9、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1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1、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2、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3、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1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5、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6、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7、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8、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9、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20、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22、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3、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24、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25、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26、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7、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8、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0、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31、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32、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3、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34、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5、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7、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38、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9、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4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4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2、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43、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44、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4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46、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7、凡将举事,必先*意清神,清神意*,物乃可正。
4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49、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50、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51、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5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53、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54、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55、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56、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57、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58、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59、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60、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 100句菁华
1、受人恩情,当为将来报答之地,不可多求人也。
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
4、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7、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8、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0、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2、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3、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4、人以气为主。
15、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7、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8、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9、小仁者,大仁之贼。
20、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21、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22、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3、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24、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2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6、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27、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28、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29、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0、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31、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32、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33、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34、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
35、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37、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8、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
39、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40、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
41、保养之法,在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
42、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
43、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44、用兵之道,全军为上,保城池次之
45、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46、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
47、吏治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
48、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9、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50、胸襟广大,宜从“*”“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1、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曾国藩
52、人生莫惧少年贫。——曾国藩
53、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曾国藩
54、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曾国藩
55、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6、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57、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58、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59、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60、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61、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62、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63、人于*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曾国藩
64、凡将举事,必先*意清神,清神意*,物乃可正。—— 曾国藩
6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曾国藩
66、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曾国藩
6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曾国藩
68、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曾国藩
69、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曾国藩
70、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曾国藩
71、人以气为主。—— 曾国藩
72、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曾国藩
73、制造船炮,为*自强之本
74、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
75、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7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7、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78、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7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80、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81、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82、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曾国藩
83、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曾国藩
84、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曾国藩
85、责己厚而责人薄耳。——曾国藩
8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曾国藩
8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曾国藩
88、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
89、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
90、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曾国藩
91、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
92、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93、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94、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9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96、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97、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98、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99、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10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曾国藩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5、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6、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7、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8、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9、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0、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11、好谈己长只是浅。
12、人伦明,则礼乐兴。
13、读书之法,看、读、写、作
14、以方寸为严师,左右近习之人,畏清议
15、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
16、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
17、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18、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19、居官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
20、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2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3、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4、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
26、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曾国藩
27、特患业之不精耳。—— 曾国藩
28、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曾国藩
29、知足天地宽。—— 曾国藩
3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
31、制造船炮,为*自强之本
32、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3、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34、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35、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36、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37、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38、人于*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曾国藩
39、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
40、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曾国藩
41、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曾国藩
42、心至苦,事至盛也。——曾国藩
43、誉望一损,远近滋疑。——曾国藩
44、为人不可过于聪明。——曾国藩
4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46、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曾国藩
47、知足天地宽。——曾国藩
48、凡事豫则立。
49、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50、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
——曾国藩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2、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3、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薄。
4、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5、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9、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10、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1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2、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3、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1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6、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7、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8、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19、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20、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1、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22、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23、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24、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25、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6、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8、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29、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30、思与学不可偏废。
31、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2、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33、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34、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3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6、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37、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8、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9、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40、有其功,必有其效。
41、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4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43、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44、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45、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46、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曾国藩
47、人生莫惧少年贫。
48、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x奸诈者,祸之始。
49、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50、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尊师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2、用爱心、耐心、诚心去启迪孩子纯洁的童心。
3、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4、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
5、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6、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7、尚自然,展个性——蔡元培
8、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1、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12、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
14、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5、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国:巴尔扎克)
16、每教育好一个孩子,就减少一个败类。(法国:雨果)
17、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18、成功之秘诀,在始终不变其目的。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
21、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22、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
23、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24、面对教学中的问题,优秀教师反省自身,而不是责怪学生。
25、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
2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
27、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28、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29、我愿做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 —— 华罗庚
30、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学记》
31、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32、善莫大于大学教育,恶莫大于无教育之大学。——鲍克
33、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巴尔扎克
34、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
35、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6、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37、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38、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历史研究法。自序》
39、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育一个孩子*更神圣的职责了。——德国·贝多芬
40、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4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4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
43、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44、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45、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4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
47、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4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49、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50、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51、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52、明、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
53、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
54、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深奥的'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读懂每一本书。
55、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 亚里士多德
56、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佚名
57、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佚名
5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历史研究法·自序》
60、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
——德育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3、人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马克思
4、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6、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胜利”——苏霍姆林斯基
7、只有受过一种合适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8、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9、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12、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13、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1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6、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需借助任何手段。——爱默生【美】
17、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徐世昌【中】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刘禹锡
19、名气,是世上所有男人跟女人对我的评价;品格是上帝跟天使对我们的认识与了解。——潘恩【美】
20、教育家谓称童品格,决定于二岁至五岁之间,诚然不虚。——罗德曼
21、品格是最难下的定义,但它却是人生中最具影响而重要的东西。——谚语
22、一个人的真正权势及钱财的产业,是在他本身之内;不是在乎他的居处、地位、或外在关系,而是在他自己的品格之中。——卑拆
23、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培根【英】
2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8、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2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郑板桥集》
30、我*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
31、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3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论语》
3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34、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
35、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36、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3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
39、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4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41、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42、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43、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44、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篇天
45、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
46、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4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48、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49、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50、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51、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培根
52、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库帕法伯格
53、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54、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
55、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6、习勤忘劳,习逸成惰。
57、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
58、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59、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60、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鲁迅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2、*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3、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4、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5、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0、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11、教育植根于爱。
12、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13、青年们先可以将*变成一个有声的*。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1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15、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6、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17、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8、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19、*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20、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21、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22、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鲁迅
23、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
2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25、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
26、必须敢于正视,这才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倘使连正视都不敢,此外这能成什么气候--鲁迅
27、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鲁迅
28、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自此创造出来。
29、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0、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
31、最新有关于鲁迅名言警句: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32、激烈得快的,也*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34、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35、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36、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37、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38、歌颂生*,还粉饰黑暗。
39、此,大抵!
40、……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41、代人作代,农人掘锄,本是**常常的,若照相之际,代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42、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人的大毛病。
43、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44、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鲁 迅
45、*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46、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47、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的萌芽的时候。
48、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49、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50、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
51、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也以谣言被杀的。
52、唾沫还是静静的咽下去好,免得后来自己舐回去。
53、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54、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
55、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56、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57、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
58、谎语当然也是一个空虚,然而临末,至多也不过这样的沉重。
59、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
60、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起来,是互相的嘲弄和悲哀。
——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 50句菁华
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5、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6、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7、勿过多怜悯。
8、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9、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0、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11、须先立坚卓之志。
12、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1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6、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17、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18、特患业之不精耳。
19、禁大言以务实。
20、思与学不可偏废。
21、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22、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3、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24、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25、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7、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8、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9、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30、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1、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32、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33、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3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5、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6、处事宜决断。
3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8、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39、心至苦,事至盛也。
40、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41、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42、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43、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4、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45、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46、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4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48、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49、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50、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