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虚词把握
4、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5、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7、固
8、之
9、度
10、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1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12、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13、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1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1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17、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8、华阴令:华阴县县官。
19、里正:里长。
20、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直,通“值”。
21、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考。操……业,从事……行业。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22、售:原意是卖卖物出手,这里指考取。
23、红女白婆:红妆的少女、白发的老婆婆。
24、有古陵蔚起:有古坟高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样子。
2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26、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2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2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9、假设关系
30、承接关系
31、选择关系
3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3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34、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
35、望:
36、于:
37、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38、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39、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40、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1、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42、*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43、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44、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45、*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6、岁寒三友:松竹梅
47、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48、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49、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50、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生物高二知识点 50句菁华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反应阶段
3、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4、停止供应CO2,C5的变化及其原因?上升,C3还原进行,CO2固定受阻
5、DNA四种单体的中文名称?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6、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7、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使内环境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8、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T淋巴细胞受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直接裂解靶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独自发挥作用,又相互配合。
9、HIV为一种逆转录病毒,它感染人体的途径多样,如经性接触、血液和血制品、母婴感染等,在我国,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是感染HIV的最主要途径。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10、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11、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13、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4、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15、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16、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17、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18、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19、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2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2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23、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4、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2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26、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7、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28、需氧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以释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
29、酵母菌:属兼性厌氧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0、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31、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32、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33、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34、黑暗中生物不进行细胞呼吸。
35、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36、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37、病毒能独立生活。
38、*只要产生就能与卵细胞*。
39、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4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41、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42、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3、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44、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45、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46、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47、什么是寄生?
48、什么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4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50、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揭:揭竿为旗(举)
2、却: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
3、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作动,愚弄)
4、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同,如“殚精竭虑”的“殚”声旁 “单”与“殚”读音都是“dān”。
5、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6、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7、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9、《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0、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5、亡走赵,赵不内
16、方正之不容也
17、于:
18、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1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20、《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2、李白,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3、《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本文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论证艺术。
2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25、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26、破天荒:形容创举或头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27、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28、搞名堂:形容那些让人不明不白甚至有点神秘色彩的行动。
29、安身立命——安身:容身,指在某地居住或生活;立命:使精神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30、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中间,则不能用冒号。
31、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32、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34、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3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36、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7、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8、《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9、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十一)《锦瑟》
40、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不施行仁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1、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字,
如“作(zuō/zuò)”“症(zhēng/zhèng)”“强(qiáng/qiǎng)”“模(mó/mú)”
(2)形近字,
如“呛(qiàng)”“怆(chuàng)”
(3)易错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ín—明míng)、卷舌音(寺sì—饰sh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à)隙
(5)成语中古音,
虚与委(wēi)蛇(yí)——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建议:
①以读带写,作好标记,提高效率;
②以印发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释为主。
41、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1、上乘:一般指境界高妙的文学作品、选工精巧的工艺品和传世的美术作品。
42、“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43、近义词辨析
(原则——存同求异,通过以下作对比)
(1)意义(范围、程度、侧重点)
(2)色彩(褒贬、书面和口语)
(3)用法(对象、搭配、词性)
建议:
①排除法:选定肯定对象,排除其它。
②试代法:代入两者,对比效果。
44、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八)《蜀道难》
4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词类活用
46、词语读音
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
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
岌岌、杂糅、昭质、可惩
孔雀东南飞
47、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48、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八)《蜀道难》
49、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50、肖像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2、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3、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4、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5、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6、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也可同Cu(OH)2反应)。
8、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9、解推断题的特点是: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即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如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和显色反应,醛基的氧化反应等。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不多,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如A氧化为B,B氧化为C,则A、B、C必为醇、醛,羧酸类;又如烯、醇、醛、酸、酯的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能给你一个整体概念。
10、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11、符号:△H 单位:kJ/mol
12、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
13、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14、燃烧热:在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反应热.
15、温度对化学*衡移动的影响
16、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17、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18、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9、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0、定义
21、常用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22、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14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23、莹石:CaF27.重晶石:BaSO4(无毒)8.碳铵:NH4HCO3
24、石灰石、大理石:CaCO310.生石灰:CaO11.食盐:NaCl
25、明矾:KAl(SO4)2·12H2O18.漂:Ca(ClO)2、CaCl2(混合物)
26、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35.水煤气:CO和H2
27、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28、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29、H2SO4有强氧化性
30、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一定拆,弱电解质一定不拆
31、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2、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3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34、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35、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36、物质的量浓度.
37、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3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39、化学反应的速率
40、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衡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实数
2、整式与分式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4、函数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7、*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8、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9、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10、点、线、面、体
11、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2、线段的中点:
13、一元一次方程
1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5、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6、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最简的形式,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
17、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18、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19、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20、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21、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22、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三角形的边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23、定义: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两条件缺一不可)
24、圆的两条弦1)在圆外相交时,所夹角等于它所对的两条弧度数差的一半。2)在圆内相交时,所夹的角等于它所夹两条弧度数和的一半。
25、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26、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7、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8、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9、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30、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31、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分线上。
32、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33、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34、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3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3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37、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38、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39、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0、(2)合比性质:
41、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42、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43、①两圆外离d﹥R+r。
44、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5、方程组:有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如果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那么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46、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7、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48、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49、*行公理推论:*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行。如果b//a,c//a,那么b//c
50、解不等式组: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认识什么是句子。
2、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3、近义词和反义词
4、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5、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6、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7、她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语,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随后就一哄(hòng)而散了。
8、“你怎么对待什么事情都这么淡薄(bó)啊?一点都不热情,一点积极性都没有。”老师严肃地说。
9、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10、从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三月),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1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诗经?小雅?出车》
1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3、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唐刘昚虚《阙题》
15、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1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1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9、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20、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2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23、《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24、《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25、《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6、张溥(pǔ),字天如,“复社”领袖。主要作品为《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出此。
27、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如:东风广场小区内的住宅共56幢、896套,绿化率达到48%。(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28、修辞方法及作用
29、文章用典的赏析: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30、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31、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32、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33、薄(b)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价格稍高,所以要薄(bó)利多销,这样才能收回成本。
34、敕勒歌 北朝民歌
35、本诗的作者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36、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
37、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38、修辞方法——比拟
39、辨别不同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找出各自相关的字句,体会其用法的好处
40、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41、声调的分类
42、“不”的变调。
43、《悯农二首》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4、《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5、《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6、孙明明的爸爸要在县城最繁华的步行街开一家眼镜店,但不知道该起个什么样的店名。你打算为他想一个怎样有意思的名字呢?谈谈你的创意。
47、“四书”是指《》,《》,《》,《》;“五经是指《》,《》,《》,《》,《》,《》。
48、丘仲尼儒家《论语》
49、积累谚语——农谚
(五)第五单元
50、口语交际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例如:用自己的话讲《*开天地》的故事
(2)说说自己家乡的古建筑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4、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6、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7、天*的正确使用:
8、使用天*应注意:
9、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10、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1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13、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14、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的条件是:
15、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
16、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17、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18、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9、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0、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1、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22、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23、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4、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25、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26、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27、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8、声音的三个特性:
29、声的利用:
30、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31、凹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32、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33、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34、镜头是凸透镜;
3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3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37、理解:
38、两种反射现象
39、*面镜成像的特点
40、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小学语文六年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小草和大树》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三姐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2、《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作者杨红樱向我们介绍了丹尼尔·笛福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其实也是当代少年必读的书,它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3、——小小辩论会
4、j、q、x遇到ü,两个小点要拿去
5、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8、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9、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12、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3、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4、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5、芝麻开花————————节节高
16、新官上任————————三把火
17、瞎子点灯————————白费蜡
18、老虎_————————摸不得
19、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1、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22、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23、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24、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25、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26、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27、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2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2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0、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31、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32、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33、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34、车到山前————————必有路
35、虎落*阳————————被犬欺
36、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37、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38、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3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40、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面积、体积最(大)问题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而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
4、基本要求: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利用代数方法判断定点是否在曲线
5、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6、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7、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9、1.3—2.1.4空间中直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0、2.1直线与*面*行的判定
11、2.2*面与*面*行的判定
12、定理:如果两个*面同时与第三个*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行。
13、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14、定理:垂直于同一个*面的两条直线*行。
15、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集合的分类(1)按元素属性分类,如点集,数集。
1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17、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8、推论: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9、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20、①直线L和⊙O相交d﹤r
2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2、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3、定理:把圆分成n(n≥3):
24、定理:
25、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6、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27、扇形面积公式:
28、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29、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30、*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3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3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3、圆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圆周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34、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四边形的边运动,通过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全等或相似,得出它们的边或角的关系.
35、求出每段的解析式.
36、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37、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8、an与Sn关系不清致误
39、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致误
40、忽视基本不等式应用条件致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