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反应阶段
3、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4、停止供应CO2,C5的变化及其原因?上升,C3还原进行,CO2固定受阻
5、DNA四种单体的中文名称?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6、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7、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使内环境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8、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T淋巴细胞受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直接裂解靶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独自发挥作用,又相互配合。
9、HIV为一种逆转录病毒,它感染人体的途径多样,如经性接触、血液和血制品、母婴感染等,在我国,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是感染HIV的最主要途径。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10、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11、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13、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4、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15、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16、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17、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18、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19、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2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2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23、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4、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2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26、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7、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28、需氧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以释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
29、酵母菌:属兼性厌氧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0、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
31、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32、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33、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34、黑暗中生物不进行细胞呼吸。
35、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36、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37、病毒能独立生活。
38、*只要产生就能与卵细胞*。
39、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4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41、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42、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3、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44、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45、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46、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47、什么是寄生?
48、什么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4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50、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虚词把握
4、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5、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7、固
8、之
9、度
10、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1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12、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13、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1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1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1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17、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8、华阴令:华阴县县官。
19、里正:里长。
20、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直,通“值”。
21、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考。操……业,从事……行业。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22、售:原意是卖卖物出手,这里指考取。
23、红女白婆:红妆的少女、白发的老婆婆。
24、有古陵蔚起:有古坟高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样子。
2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26、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2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2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9、假设关系
30、承接关系
31、选择关系
3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3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34、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
35、望:
36、于:
37、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38、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39、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40、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1、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42、*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43、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44、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45、*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6、岁寒三友:松竹梅
47、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48、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49、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50、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高二生物知识点 40句菁华
1、前期
2、末期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4、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5、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6、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7、麦芽糖酶:主要有胰腺分泌的胰麦芽糖酶和肠腺分泌的肠麦芽糖酶,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8、肽酶:由肠腺分泌,可催化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9、转氨酶:催化蛋白质代谢过程中氨基转换过程。如人体的谷丙转氨酶(GPT),能够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从而形成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由于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的含量最多,当肝脏病变时谷丙转氨酶就大量释放到血液,因此临床上常把化验人体血液中这种酶的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10、光合作用酶:是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一系列酶,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
11、组成酶:指微生物细胞中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如大肠杆菌细胞中分解葡萄糖的酶。
12、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13、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14、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
15、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16、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17、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18、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19、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20、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21、糖类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种类:
22、脂类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23、水华:在淡水湖泊中发生富营养化现象。
24、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我国大气污染类型是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此外,还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②危害:直接危害人类和其它生物,导致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③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烈。④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及植物进而危害人及动物。
25、水污染的危害:①水俣病事件:汞在水中转化成汞后,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②水体中过量的N、P主要来自含有化肥的农田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③赤潮和水华的形成都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26、土壤污染的危害:①“镉米”事件:土壤被镉污染后,会经过生物的富集作用进入人、畜体内,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损,导致全身性神经剧痛等症,最终死亡。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危害动物和人的生存。5、噪声污染的危害: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多种疾病,影响心理健康。
27、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28、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29、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30、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31、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32、细胞都能增殖、都能进行DNA复制,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33、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34、人和动物、植物的遗传物质中核苷酸种类有8种。
35、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36、染色体是遗传物质。
37、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38、(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实验设计
39、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
40、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40句菁华
1、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2、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
3、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4、作用:良好溶剂、输送、参与化学反应;水比热大,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
5、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蓝色)
6、蛋白质--(5%NaOH和1%CuSO4)双缩脲试剂(紫色)
7、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8、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9、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0、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1、顶端优势的原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顶芽优先生长
12、自主神经也叫什么,作用是什么?植物性神经;调节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13、听觉和*衡的感受器?耳蜗;前庭器
14、甲状腺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5、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是?接种疫苗
16、生长素的作用
17、胚芽鞘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18、变异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19、遗传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婚前体检,适龄生育。
2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里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
21、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22、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23、脂类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24、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2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
27、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28、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29、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30、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31、种群增长曲线:
32、停止供应CO2,C5的变化及其原因?上升,C3还原进行,CO2固定受阻
33、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各自分泌什么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
34、细胞膜的功能由哪三点?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传递
35、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的近亲指什么?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6、DNA四种单体的中文名称?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37、细胞全能性的.证明实例
38、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39、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常用方法——样方法
40、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捉法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60句菁华
1、呼吸运动:呼吸肌主要包括肋间肌、膈肌人和哺乳动物体内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时所说的呼吸,是指外界气体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呼
2、生物圈的范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8、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9、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10、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清水)→取→展→盖→染(稀碘液)→吸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1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让光线能透过。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1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7、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8、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19、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20、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2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2、传粉和*(课本103)
23、知识点的认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24、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2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6、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26、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5、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27、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28、适应具有相对性的原因:遗传物质稳定性与环境条件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29、拟态:生物形态、色泽模拟背景生物体,(如:竹节虫、尺蠖的形状像树枝、枯叶蝶、有的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若虫的足像美丽的花瓣、蜂兰。)
30、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3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32、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33、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着,避免
34、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过程:
35、多莉羊的例子p55,多莉羊是羊C生出来的,他们却一点都不像。而与为它提供细胞核的羊B很相像,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6、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3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38、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39、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40、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41、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42、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43、脂肪消化后大部分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再有毛细淋巴管注入血液
44、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时间、光合作用面积、光合作用效率(水,光,矿质元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45、细胞融合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46、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靶细胞的能力
47、胞内酶(例如:呼吸酶)组织酶(例如: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
48、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是协同作用
49、限制性内切酶大多数在微生物中
50、单克隆抗体是抗体(单一性强灵敏度高)
51、厌氧型:链球菌严格厌氧型:甲烷杆菌
52、植物培养时加入:蔗糖生长素有机添加物
53、细胞壁决定细菌的致病性
54、根瘤菌固氮的场所是细胞膜
55、利用选择培养基可筛选:
56、诱变育种的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创造对人类有力的突变化学诱变因素有硫酸二乙酯、亚硝酸、秋水仙素
57、人体内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可能大量转化成糖类,说明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是有条件的,且转化程度有差异。人体内主要是通过糖类氧化分解为生命提供能量,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供能。这说明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相互制约
58、染色体除了含有DNA外还含有少量的RNA
59、反射的类型
60、作出假设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 60句菁华
1、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2、活菌计数法就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活菌。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板上观察的只是一个菌落。
3、线粒体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滑而连续的界膜,内膜反复延伸折入内部空间,形成嵴。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腔内有成环状的DNA、少量RNA和核糖体,它们都能自行分化,但是部分蛋白质还要在胞质内合成。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4、高尔基体结构特点: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囊和小泡所组成,分泌旺盛的细胞,较发达。成堆的囊并不像内质网那样相互连接。
5、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6、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7、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8、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9、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10、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13、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4、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1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16、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17、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18、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19、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
20、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21、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
22、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3、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24、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25、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26、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27、生理活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线粒体(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28、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29、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30、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31、CO2释放量、O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3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33、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4、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35、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限度。
36、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37、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8、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
39、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40、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41、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42、液泡: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
43、有细胞膜细胞质,均有核糖体,均能进行转录与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44、细胞壁:为肽聚糖、真核为纤维素和果胶
45、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6、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47、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4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49、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均分子量-18(n-m)
50、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5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52、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53、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55、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6、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57、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58、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9、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60、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基因的本质》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30句菁华
1、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衡,调节渗透压。
2、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3、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
4、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5、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6、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9、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0、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1、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12、概念及其反应式
13、生物进化方面:
14、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
15、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16、生理活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线粒体(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17、膜结构之间的联系;直接联系;内质网向内与外层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代谢旺盛时,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相连。间接联系: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以同样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细胞膜融合。
18、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19、水污染的危害:
20、土壤污染的危害:
21、噪声污染的危害: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多种疾病,影响心理健康。
22、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24、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25、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26、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7、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3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