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2 00:00:00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2、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10J换算。

3、电功率定义式:

4、运动图像

5、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m/s

7、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现,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暗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做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光路图时用现在入射点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6)*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响延长线一定小脚在虚焦点上;7)*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响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镜面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8、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9、*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均速度。

10、物体的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测量,常用的天*有托盘天*和物理天*。

11、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具体画法: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划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越长。

12、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印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G=ρgV

16、压力差法:F=F-F

17、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8、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9、杠杆*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0、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2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3、热值【q】:1kg的某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单位:焦耳/千克

24、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

25、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6、断路:断开的电路。

27、电阻串联特点:

28、【W】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千瓦时

29、计算公式:W=UIt

30、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31、当U>U时,P>P;灯很亮易烧坏

32、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并联。

33、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4、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路方向的电流。

35、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

36、*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

37、正确理解燃烧值的内涵

38、提高炉子的效率既能节约燃料,又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大家都要注意节约燃料。

39、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40、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41、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42、“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43、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44、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

45、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一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6、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4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48、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49、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错),额外功少,机械效率高(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机械效率高(对)。

50、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行四边形定则。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这里分两种情况介绍。

51、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52、明确该规律与有关规律间的区别和联系。

53、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54、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5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5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57、分子热运动

58、两种温标

59、声速公式:v= ;s——路程,v——速度,t——时间

60、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a、要有声源(发声体);b、要有传播的介质;c、不能离声源太远;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1)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运动图像

2、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3、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4、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5、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6、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8、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9、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10、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1、确定满足牛顿定律的动力学方程;

12、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1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14、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15、两电流相互*行时无转动趋势,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两电流不*行时,有转动到相互*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

16、在没有外界轨道约束的情况下,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三个场力(电场力、洛伦磁力、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必为匀速直线运动;若为匀速圆周运动则必有电场力和重力等大、反向。

17、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当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且最大值Pm=E2/(4r)。

18、导体棒围绕棒的一端在垂直磁场的*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BL2ω/2。

19、交流电的产生:计算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用Em=nBSω;计算某一段时间Δt内的感应电动势的*均值用E*均=nΔΦ/Δt,而E*均不等于对应时间段内初、末位置的算术*均值。即E*均≠E1+E2/2,注意不要漏掉n。

20、只有正弦交流电,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才存在21/2倍的关系。对于其他的交流电,需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确定有效值。

21、光线通过*行玻璃砖后,不改变光线行进的方向及光束的性质,但会使光线发生侧移,侧移量的大小跟入射角、折射率和玻璃砖的厚度有关。

22、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23、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4、处于静电*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25、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26、*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rxS/4πkd=εS/d

27、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28、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9、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30、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3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32、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34、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

35、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36、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37、磁体周围有磁场,n极受力定方向;电流周围有磁场,安培定则定方向。

38、f比il是场强,φ等bs磁通量,磁通密度φ比s,磁场强度之名异。

39、楞次定律是抽象,真正理解从三方,阻碍磁通增和减,相对运动受反抗,自感电流想阻挡,能量守恒理应当。楞次先看原磁场,感生磁场将何向,全看磁通增或减,安培定则知i向。

40、自行发光是光源,同种均匀直线传。若是遇见障碍物,传播路径要改变。

41、确定状态找动量,分析过程找冲量,外力冲量若为零,初态末态动量同。

42、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4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

44、电势的概念

45、时刻和时间间隔

46、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47、位移:表示物*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48、加速度

49、x—t图象(即位移图象)

50、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51、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F合或某个分力)

52、若物体受三力*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衡,用正交分解法

53、能源与环境: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要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54、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55、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5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57、人造卫星

58、求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星球表面处万有引力等于或近似等于重力,则:GR2Mm=mg,所以g=R2GM(R为星球半径,M为星球质量)、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2g1=R12R22·M2M1.

59、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60、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2)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Q=I^2Rt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5、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6、加速度

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8、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9、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能就是以红外线传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0、*面镜成像特点:1)*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相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2、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而被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3、人的眼睛像一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14、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5、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16、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滚动摩擦力越大。

17、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8、压强:物体单位体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19、ρ>ρ [下沉] 2)ρ<ρ [上浮] 3=ρ=ρ [悬浮]

20、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2、【W】公式:W=Fs

23、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24、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5、绝缘体:不易导电的物体。E.g.: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26、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

27、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互不影响。

28、电流的大小可用电流强度表示【电流】

29、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毫伏、微伏。

30、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并联。

31、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接在火线上,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32、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高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33、正确理解燃烧值的内涵

3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35、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3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3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38、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39、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40、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考察机械能变化时,划出速度、高度的变化。

41、明确形成规律的依据、方法和过程。这不仅对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的科学发展规律,对我们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也是及其重要的。

42、明确规律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述。包括:该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该规律所反映的物理本质,明确规律表达中的关键词句,明确规律的数学公式的物理含义等等。

43、明确该规律与有关规律间的区别和联系。

44、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Fv*{P:瞬时功率,P*:*均功率}

45、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46、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47、电阻、电阻定律:R=ρL/S {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力(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49、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50、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用于探测)、能量高、穿透能力强(用于检测等)、破碎能力强(用于空化、雾化、杀菌等);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3)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 初中政治,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2、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3、*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4、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5、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9、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10、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11、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12、明确两态机械能,再看过程力做功,“重力”之外功为零,初态末态能量同。

13、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 t。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1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15、几个力*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衡的力。

16、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1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8、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1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

20、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速度

21、自由落体

22、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 a=g(sinα—μcosα)

23、第一个是等时圆

24、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2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28、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29、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30、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31、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放的西瓜子对水*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32、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33、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34、连通器的原理:

35、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的条件是:(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2)液体静止。

36、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

37、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38、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3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0、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4)

——中考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

1、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2、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3、熔点或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体相同。

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m/s

6、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而被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单位换算:

8、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9、机械运动:物*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10、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1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3、弹簧测力计用法:1)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则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线处;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5)观察读数时,实现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4、重力计算公式:G=mg【g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5、摩擦力:像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6、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

17、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18、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9、浮力利用:

20、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原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冲进米芾小于空气的气体。

2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该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况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该定律】。

22、杠杆种类:

2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

25、所有能量单位:焦耳。

26、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毫伏、微伏。

27、电阻【R】: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兆欧、千欧

28、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9、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30、测量W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31、当U=U时,P=P;灯正常发光

32、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组成。

33、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2)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4、磁场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5、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36、直流电动机原理: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手里转动的原理制成。

37、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等。

38、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9、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4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41、*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42、*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桌面垂直放置

43、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44、物体不受力或受*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46、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47、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48、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49、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50、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51、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52、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5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54、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55、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56、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7、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8、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59、做饭时,厨房有很多“白气”-------先是水汽化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60、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满时,瓶口处有层气体,它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61、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常会看到瓶塞马上往上跳一下,(有时会脱离瓶口掉在地上)。-------这是因为随着开水的倒出,进入了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很快膨胀,压强增大,推开瓶塞。

62、夏天用我国南方一种陶土做的凉水壶装开水,会很快冷却,且比气温低。这是因为陶土容器中的水可以渗透出来,到了容器壁外的水会很快地蒸发,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收大量的热,因而使水温很快降低。当水温降到和气温一样时,水还继续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水温继续降低,但因为水温度低于气温后,水又会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故水温不会降得过低。

63、刀刃磨的很薄——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64、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可增大牵引力。

65、为减轻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对道旁居民的影响,在道旁设置屏障或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6、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这样防止车内物体在司机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正确判断。

67、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止?为什么越是用力捏闸,车停得越快?

68、整把钳子是一个省力杠杆

69、钳柄套上塑料套是方便电工使用时能够绝缘,防止漏电。

70、拔河时地面上谨防有沙粒———防止滚动摩擦。

71、农村的水稻夜间要注水,白天要放水,为什么?

72、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

73、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74、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或重要性)

75、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有何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76、生态系统(P22--32)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7、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8、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79、病毒的个体非常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中,因而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80、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81、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先要吸收水分,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82、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因此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83、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84、考查文言文翻译

85、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86、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87、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白灰面,二是出现了夯土台基。

88、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89、《霍去病墓前石刻》被称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马踏匈奴》。

9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安济桥(赵州桥)。

91、元代肖像画家王绎,驰名江浙一带,著《写像秘诀》一书。

92、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93、古罗马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万神庙。

94、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宫廷肖像,一类是亲友肖像,一类是下层人民肖像。

95、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96、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杜米埃。

97、欧洲油画技术的革新者是尼德兰(国)的凡?埃克兄弟。

98、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最有代表性的有《播种者》、《拾穗者》和《晚钟》等。

99、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100、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5)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2、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6、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9、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12、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3、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4、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15、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16、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17、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18、收集方法

19、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2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2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3、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4、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5、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26、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27、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28、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9、煤气:一氧化碳(co)

30、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31、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32、石棉网是一个四寸见方的铁丝网(起骨架支撑作用),当中涂以直径为二寸半的圆形石棉心。石棉具有耐高温、热的不良导体的特点,所以石棉网可以直接受热,常用于烧杯等受热时垫隔在火焰与玻璃容器之间,以使玻璃容器均匀受热;也常用于承接炽热的固体生成物,或将灼热的蒸发皿等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33、表面皿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其外形与手表的玻璃相似,故也称表玻璃其主要用途是:①盛装少量固体或液体样品以供观察; ②用它覆盖烧杯、广口瓶之类的容器,可防止液体损失。

34、吸水性

35、强氧化性

36、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37、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38、明明一种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非说它不一定是碱溶液。

39、明明白金更宝贵,还说白金丝毫不含金。

40、明明纯碱就是碱不应怀疑了,偏说纯碱它是盐。

41、明明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又说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42、明明饱和食盐水已经饱和了,却说它还能溶解硝酸钾。

43、明明5克溶质在95克水中全溶解了,还说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44、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45、n个氧原子可表示为On。

46、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也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

4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g酒精和8g水互溶之后总质量为16g。

48、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49、铁跟盐反应生成铁盐和另外一种金属;它跟酸(盐酸、稀硫酸)起置换反应时也是生成铁盐,同时生成氢气。

50、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51、49g氯酸钾与多少克高锰酸钾中的含氧量相等?

5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3、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5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5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56、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57、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58、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59、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60、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6)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4、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5、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6、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7、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8、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戥子、地中衡等

9、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0、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1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12、动滑轮

13、功

14、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5、动能

16、重力势能

17、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8、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19、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0、电流的三种效应。

21、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2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3、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6、牛顿第一定律:

27、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28、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9、*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30、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31、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2、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33、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3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5、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6、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7、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8、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衡条件

39、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40、连通器:

41、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42、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43、漂浮悬浮法:F浮=G物

4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5、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

46、推导公式:P=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的单位:瓦(W),力F的单位:牛(N),速度υ的单位:米/秒(m/s)。

47、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48、应用:三种杠杆:

49、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50、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7)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 50句菁华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3、新生命的开端---*卵。

4、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5、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7、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8、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9、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 皮下脂肪可防止体温过多向外散失,减少身体热量散失, 维持体温恒定。也可阻止外界热能传导到体内,有维持正常体温的作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垫有缓冲外力冲击保护内脏的作用。减少内部器官之间的摩擦 。

10、提供必需脂肪酸。

11、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鱼肝油和奶油富含维生素A、D,许多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脂肪还能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13、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14、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5、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6、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17、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18、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19、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20、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21、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课本13页图3、1—10

22、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蜜蜂采蜜、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23、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4、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25、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6、软体动物

27、节肢动物

28、观察鳃

29、生物的特征

30、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3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33、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4、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35、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36、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37、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38、种子萌发的条件

39、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

40、光合作用

41、关注食品安全。

4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3、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44、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45、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4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47、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48、微生物与人类生活:

49、植物分类比较形态结构,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是重要依据。

50、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是一个基因库)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8)

——数学的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3、会读写6—10的数字。

4、大于0的数是正数。

5、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6、不同级:高低(先乘方和开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7、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8、对顶角相等。

9、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10、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11、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1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13、*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14、点P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

15、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弧。逆定理:*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弧。

16、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7、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

18、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19、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2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21、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用一块*板水*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22、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2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24、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25、合并同类项步骤:

26、收集数据

27、描述数据

28、撰写调查报告

29、加减:

30、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1、整数的倒数

32、小数的倒数

33、性质:

34、圆的定义:*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3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6、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37、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38、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39、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40、任何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41、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42、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快的是(秒针),走得慢的是(时针)。

4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4、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45、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4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4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49、*行四边形的特点:

50、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