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7、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10、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11、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1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3、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14、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1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6、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1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1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19、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20、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1、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 (NO3)2=Hg+Cu(NO3)2
22、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23、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24、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 H2O
25、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6、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2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31、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33、碱的化学性质(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4、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5、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36、盐的化学性质
37、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38、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39、黄绿色气体:氯气
40、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41、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2、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43、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44、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4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46、【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47、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48、酸(可鉴别金属等)
49、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50、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2、混合物的分离
3、在饱和溶液中:
4、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5、〔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6、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7、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8、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9、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10、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11、氢氯酸(HCl):盐酸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
12、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15、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6、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17、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8、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9、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
2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3、质子数和电子数都分别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24、数据说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再根据电子得失情况,确定电子数。溶液稀释,溶质不变。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浓硫酸敞口放置,吸水,溶液质量变大,浓度变小。
25、知识梳理归纳: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体缺少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缺少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进入溶洞,可以用火把、手电筒等照明。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一盆水放在煤炉上防止煤气中毒是错误的。
26、计算题:根据元素守恒,建立关系(或者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关系)。H2SO4—H2O,根据水求出硫酸。分析杂质情况时,常用“不纯问题当纯算”,与提供数据相比,必须有高有低。
27、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2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30、原子的结构:
3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3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33、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4、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3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36、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7、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38、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4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42、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43、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5、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46、复分解反应:AC+BD====AD+BC
47、**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的气味,不得尝任何**的味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
48、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49、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50、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A==B+C+…
3、置换反应:A+BC==B+AC
4、复分解反应:AC+BD====AD+BC
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 白色信号弹
6、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7、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10、CO2 ①与水反应: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1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1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3、〔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14、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7、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1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8、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但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19、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20、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21、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防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
22、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或胶皮管里时.应先把玻璃管待插人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人。(减小玻璃管与橡皮塞或皮管之间的摩擦,防止插入时玻璃管被折断,刺破手掌)
2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2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2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7、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28、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9、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30、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3、物质分类:纯碱不是碱,纯碱是碳酸钠,是盐。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单质。复合肥必须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硫酸铵只有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硝酸钾含氮、钾,磷酸氢二铵含磷、氮,是复合肥。
34、物质的说法: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可以说几种元素。一个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构成的。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相对原子质量。
35、性质及用途: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反相关);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正相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
36、实验题: 2KMnO4 △K2MnO4 +MnO2 + O2↑ 2KClO3 MnO22KCl+ 3O2 ↑ 2H2O2MnO22H2O+O2↑
37、探究题: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变小,气球膨胀。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38、O2:分离液态空气
39、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4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1、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4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4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4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45、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46、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4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48、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49、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50、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5、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6、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7、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8、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9、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2、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6、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7、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18、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19、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20、元素符号:例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原子;3H:表示三个氢原子
21、复分解反应:AC+BD====AD+BC
22、氢氯酸(HCl):盐酸
23、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24、甲烷(CH4):沼气
25、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26、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27、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28、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9、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30、煤气:一氧化碳(CO)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1、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见:出现。
3、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4、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5、日光下澈 下:往下。
6、记之而去 去:离开。
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8、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9、“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10、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千里:日行千里
1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13、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
14、《朝天子。咏喇叭》作者王磐,诗歌借物咏怀,揭露和讽刺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词中说:“喇叭,锁哪,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上了那家, !”
15、《归园田居》中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 ,但使愿无违。”
16、《归园田居》表现诗人劳动艰辛的诗句是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该诗的主旨句是 衣沾不足惜 , 但使愿无违 ;作者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
17、负势竞上 负:凭依
18、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1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息:*息
20、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21、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开篇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
23、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泠泠作响
24、才美不外见7、食之不能尽其材8、策之不以其道
25、执策而临之12、其真无马邪
26、无从致书以观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走送之
27、不敢稍逾约5、既加冠6、益慕圣贤之道
28、俟其欣悦13、负箧曳屐14、四支僵劲不能动
29、媵人持汤沃灌16、同舍生皆被绮绣17、腰白玉之环
30、右备容臭19、烨然若神人20、略无慕艳意
31、怡然不动5、尔远逝6、往来翕乎
32、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
33、然则北通巫峡10、南极潇湘11、迁客骚人
3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5、或异二者之为30、把酒临风31、先天下之忧而忧
36、后天下之乐而乐33、微斯人34、吾谁与归
37、云归而岩穴暝6、晦明变化者7、野芳发而幽香
38、宴酣之乐12、非丝非竹13、觥筹交错
39、玉盘珍羞直万钱12、玉盘珍羞直万钱
4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ǐ西 糯nu米 酬和hè 忌讳huì
即物起兴xìng 龙吟风哕huì 柞zu木林
点拨:“和”是多音字,应结合语境正确读音。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6、实施计划
7、表达、交流
8、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9、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0、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11、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12、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3、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14、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6、花的结构(课本102)
17、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18、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衡。
19、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20、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21、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卵、蝌蚪、幼蛙、成蛙。
22、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3、“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24、从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25、从不会使用工具 到使用工具 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 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
26、从赤身* 懂得预寒、遮羞。
27、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28、经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敏。
29、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0、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31、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3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33、葡萄糖进入细胞后会在哪个结构中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D)
34、遗传信息:*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
3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36、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37、细胞分裂的过程
38、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9、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40、安全用药常识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
1、“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2、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5、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6、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7、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8、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9、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0、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1、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2、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3、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14、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5、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6、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17、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18、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9、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20、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1、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22、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23、将Cl2通入无色I溶液中,溶液变成黄色—棕褐色。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黄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27、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2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29、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30、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31、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嗤嗤”声。
32、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33、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红棕色,硝酸呈黄色。
34、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35、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36、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37、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38、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39、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40、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