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 O2 ↑
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7、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10、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11、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1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3、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14、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1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6、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17、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18、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19、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20、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1、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 (NO3)2=Hg+Cu(NO3)2
22、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23、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24、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 H2O
25、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6、甲醇在空气中燃烧:2CH3OH+3O2=点燃=2CO2+4H2O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2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31、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33、碱的化学性质(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4、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5、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36、盐的化学性质
37、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
38、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39、黄绿色气体:氯气
40、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41、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2、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43、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44、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4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46、【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47、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48、酸(可鉴别金属等)
49、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50、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2、混合物的分离
3、在饱和溶液中:
4、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5、〔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6、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7、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8、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9、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10、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11、氢氯酸(HCl):盐酸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
12、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15、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6、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17、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8、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9、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1、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
2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3、质子数和电子数都分别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24、数据说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再根据电子得失情况,确定电子数。溶液稀释,溶质不变。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浓硫酸敞口放置,吸水,溶液质量变大,浓度变小。
25、知识梳理归纳: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体缺少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缺少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进入溶洞,可以用火把、手电筒等照明。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一盆水放在煤炉上防止煤气中毒是错误的。
26、计算题:根据元素守恒,建立关系(或者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关系)。H2SO4—H2O,根据水求出硫酸。分析杂质情况时,常用“不纯问题当纯算”,与提供数据相比,必须有高有低。
27、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2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30、原子的结构:
3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3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33、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4、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3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36、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7、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38、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41、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42、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43、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5、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46、复分解反应:AC+BD====AD+BC
47、**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的气味,不得尝任何**的味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
48、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49、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50、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化合反应:A+B+…==C
2、分解反应:A==B+C+…
3、置换反应:A+BC==B+AC
4、复分解反应:AC+BD====AD+BC
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 白色信号弹
6、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7、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9、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10、CO2 ①与水反应: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1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1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3、〔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14、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7、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12、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8、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基本粒子构成,但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19、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20、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21、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防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
22、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或胶皮管里时.应先把玻璃管待插人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人。(减小玻璃管与橡皮塞或皮管之间的摩擦,防止插入时玻璃管被折断,刺破手掌)
2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2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2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7、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28、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9、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30、氧化铜和硫酸:CuO+H2SO4=CuSO4+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3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3、物质分类:纯碱不是碱,纯碱是碳酸钠,是盐。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是单质。复合肥必须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硫酸铵只有氮元素,是氮肥,不是复合肥。硝酸钾含氮、钾,磷酸氢二铵含磷、氮,是复合肥。
34、物质的说法: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可以说几种元素。一个分子是由若干个原子构成的。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相对原子质量。
35、性质及用途: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反相关);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正相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
36、实验题: 2KMnO4 △K2MnO4 +MnO2 + O2↑ 2KClO3 MnO22KCl+ 3O2 ↑ 2H2O2MnO22H2O+O2↑
37、探究题: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瓶内气压变小,气球膨胀。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38、O2:分离液态空气
39、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4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1、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4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4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4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45、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46、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4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48、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49、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50、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5、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6、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7、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8、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9、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2、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6、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7、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18、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19、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20、元素符号:例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原子;3H:表示三个氢原子
21、复分解反应:AC+BD====AD+BC
22、氢氯酸(HCl):盐酸
23、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24、甲烷(CH4):沼气
25、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26、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27、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28、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9、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30、煤气:一氧化碳(CO)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CO2
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4、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其余碱。
6、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7、盐的溶解性
8、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9、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10、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11、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12、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13、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4、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15、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16、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17、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18、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1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20、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1、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2、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3、【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24、〔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25、〔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26、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7、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28、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29、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0、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31、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32、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33、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34、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8、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35、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36、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为定值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在化合物NaHC03和MgC03两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均为14.29%,不管二者以任何比例混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总是定值(14.29%)
37、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如N2等。
38、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39、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02、KCl03都不是氧化物。
40、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应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再把系有燃着的火柴梗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防止反应时的高温熔化物落下后炸裂瓶底。)
41、加热玻璃仪器时.若其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将其擦拭干净.再进行加热。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42、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迁移运用;
44、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4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46、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4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48、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49、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50、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51、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52、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53、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54、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5、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56、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5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8、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9、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0、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6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64、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65、硝酸铵和氢氧化钠:NH4NO3+NaOH=△=NaNO3+H2O+NH3↑
66、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67、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68、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6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7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1、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72、实验方案: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放入二氧化锰可以产生大量氧气。除杂时,选用的试剂方法要正确,要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要适量,不能过量)。
73、知识梳理归纳: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体缺少维生素A容易患夜盲症,缺少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进入溶洞,可以用火把、手电筒等照明。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一盆水放在煤炉上防止煤气中毒是错误的。
74、图像分析: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饱和的石灰水加入氧化钙后,水减少,溶质也减少,溶液也减少,温度恢复后,溶度不变。(溶质不能恢复,因为水消耗了)。
75、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76、实验室制氢气
77、实验室制CO2:
78、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79、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8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8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82、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8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84、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8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86、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87、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大多数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优良的导电导热性、有延展性,密度、硬度较大,熔点较高。
88、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要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89、合金
90、金属和盐(可溶性盐)的反应
9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92、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9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94、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95、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96、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97、气体的溶解度
98、混合物的分离
99、在饱和溶液中:
10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夜月》)
6、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唐罗隐《西施》)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两汉乐府《长歌行》)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魏晋曹操《龟虽寿》)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5、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7、青,取之于蓝,而甚于蓝。(荀子《劝学》)
1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0、*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2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25、主题: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26、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7、用来形容人们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重洋,却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8、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它告诉我们什么?
3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3、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准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4、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5、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6、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3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斜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9、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0、《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为什么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2、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3、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商业
5、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6、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7、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8、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9、金城公主入吐蕃
10、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 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11、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12、绘画阎立本
13、契丹的兴起
14、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5、世纪初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 年宋太祖赵匡胤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
16、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1127 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
17、制瓷业的成就: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18、海外贸易的发展
19、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0、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 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1、汉族外迁边疆
2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2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4、指南针的应用
25、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6、八股取士
27、明成祖加强统治:
28、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到达范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
29、倭寇骚扰*沿海
30、明朝后期(1624 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31、1661 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 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 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2、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33、确立册封*、*的制度
34、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71 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踏上了 回归祖国的征途。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35、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36、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 年)
37、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8、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39、"闭关锁国"的措施:
40、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
1、甲烷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2、镁条放入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迅速溶解,放出热量。
3、CO还原氧化铁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
5、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7、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8、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10、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11、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12、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13、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4、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15、天然气:甲烷(ch4)
16、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17、氢氯酸(hcl):盐酸
18、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19、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0、淡黄色固体:硫磺;
21、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2、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23、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4、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2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
2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
27、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28、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29、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30、(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31、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3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3、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34、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5、硫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放热、有刺激味气体生成、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36、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37、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38、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39、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40、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初一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圆弧(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圆形。
2、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4、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6、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7、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8、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9、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10、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11、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12、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13、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太阳高度,白昼时间最长;冬季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14、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
15、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16、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17、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18、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19、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0、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21、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22、临三大洋的大洲:
23、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24、板块构造学说:
2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2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27、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28、填出地球公转各位置的太阳直射的纬线、时间、节气、昼夜长短等情况。P11
29、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红海扩大、地中海缩小、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并不断升高的原因。P39
30、读图识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P19
3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32、经线:
33、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34、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5、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36、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37、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原。
38、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39、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40、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历史考试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纪念1901年,清*被迫签订《辛丑胡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5周年。
2、1921年7月,*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选举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为中央局*。**的诞生,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纪念**诞生95周年。
3、1961年春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55周年。
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康熙晚年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6、水利技术专著《泰西水法》;
7、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8、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9、颁布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0、树立自信的基本方法有:(1)看到自己的进步;(2)发现自己的长处;(3)勇于尝试,接受挑战;(4)战胜挑战,增强实力和信心。
11、怎样看待中学生“班门弄斧”这一问题:(1)传统观点认为“班门弄斧”是不知天高地厚、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是自负的表现。这扼制了人的创造性,不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2)是否能“班门弄斧”,关键要看动机。如果是为了哗众取宠、出风头,则是不可取的;但如果是为了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帮助,提高自己的水*,“班门弄斧”是无可厚非的。(3)为了培养自己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为了激发自己的创新精神,青少年应当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班门弄斧”,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12、“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这句话的意思是八股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材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得多。这句话表明明朝的科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危害很大。
1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影响):郑和的远航,促进了*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14、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被*息了。
1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6、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占领雅克萨和尼布楚。清朝康熙皇帝带领清军和各族人民,进行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结果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17、16*,中俄双方经过*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的领土。
18、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为“**”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为“*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和*,都必须经过*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颁布法令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与*、*共同管理*事务。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的管辖。
19、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20、清朝*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21、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2、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汤显祖是明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批判了封建礼教。
23、明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形成了百家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19世纪中期形成了京剧。
24、第二次*战争后,在太*大国运动的打击下,清朝内外交困。在清*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他们在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
25、洋务派奕欣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师夷长技
26、北洋舰队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7、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28、*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29、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30、洋务运动发生在()
31、在*各地逐步建立各级新式学堂是在()
32、*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33、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有()
34、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主张崇尚德治,提倡德教。所谓“慎罚”,就是要求在运用刑罚时做到审慎、宽缓,也就是要求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35、五听:是指*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简称。
36、城旦舂:秦汉时强制男犯筑城女犯舂米的刑罚。
37、隶臣妾:战国时存在不少的官司奴隶,主要来源于罪犯。
38、公室告、非公室告:公室告是指控告主体对其家庭以外的人所犯的杀伤人、偷窃财物之类行为所提出的控告;非公室告是指控告主体对其家庭内部的犯罪行为向官府提出的控告,对此种控告,官府不予受理。
39、律令分修:
40、八议:所谓“八议”制度,是对封建官僚、贵族、地主等特权人物在犯罪后给予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一种法律制度。“八议”对象包括: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5、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6、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8、小数的意义
9、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10、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1、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12、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13、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14、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16、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7、整数除法:
18、小数加法:
19、小数乘法:
20、小数除法:
21、分数加法:
22、分数减法:
23、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4、乘法分配律:
25、减法的性质:
2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2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2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9、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0、分数除法应用题:
31、纳税
3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3、认识
34、正式制表:
35、条形统计图
36、、长方形
37、三角形
38、圆形
39、圆柱体
40、圆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