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 和长江
2、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 和粟 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粟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5、西夏的建立:
6、宋夏和战:
7、手工业
8、5*,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10、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11、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1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3、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1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15、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
16、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1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18、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19、连线搭配:
20、唐太宗时,高僧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1、唐朝著名书法家有:和。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他自创“颜体”。柳公权自创“柳体”,后人把他们并称为“”。
22、、连线题:
23、10世纪初,族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都城在。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4、11世纪前期,族首领建立西夏,都城在。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
25、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6、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7、五代十国、宋朝时期,南方手工业的发展表现
28、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29、磨制石器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30、距今约年的半坡聚落位于,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饲养,还经常去他们开垦耕地用收割庄稼用加工谷物用等。
31、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3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3、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34、西晋统一南北,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
35、淝水之战:
36、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618年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37、下列哪一项不是岳飞抗金取胜的原因
3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39、*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40、5*,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3、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4、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6、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7、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8、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 P63
9、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10、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11、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12、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1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14、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15、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6、隋朝的统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实行*,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17、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8、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首领为云南王。
19、连线搭配:
20、隋唐,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这些使者被称为“”。
21、唐太宗时,高僧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2、唐朝最繁华的城市是,唐朝的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富丽堂皇。
23、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24、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5、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奸臣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炸秦桧——油条)
26、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7、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
28、五代十国、宋朝时期,商业发展表现
29、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30、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1、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3、回纥是今天*尔族的祖先。
34、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35、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36、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37、盛唐:《霓裳羽衣曲》
38、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0、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4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4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43、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4、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45、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46、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课本第4页的隋朝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南至。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6)作用:。
第2课时贞观之治
47、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和(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8、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
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能有光明前途。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还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商鞅变法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原因是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法令中触犯了旧贵族利益的是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商鞅变法的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应属于法家家思想。
科举制的影响
49、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鼓励各国商人到*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人为“唐人”。
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50、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1)形成原因: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
(2)最强军阀: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次数:;
4、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6、检验
7、二元一次方程组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9、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0、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11、性质:
12、正数(position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13、相反数(opposite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4、有理数加法法则
15、有理数乘法法则
16、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7、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10),n是正整数)。
18、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9、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20、对应点:*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21、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22、多边形:在*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24、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25、*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面。
26、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7、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28、2.1三角形的内角
29、3.1多边形
30、绝对值 |a|0.
31、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32、立方根
3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4、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35、加法
36、乘法
37、乘方与开方
38、有理数比大小:
39、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0、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背景:
2、功绩:(1)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2)为反*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4、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5、罗马从建国初期开始*民一直为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长期斗争。结果,*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6、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7、古代*重大科技成就
8、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9、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10、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11、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原农业的发展。
12、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13、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14、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15、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16、*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17、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18、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19、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0、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21、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22、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24、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思想专制)
25、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6、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27、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28、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29、内容: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因信称义,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是宗教改革开始。
30、背景:神创论占统治地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31、意义:
32、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战时*政策
3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余粮收集制的弊端和效果: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34、逐级分封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要以大宗的名分继续对自己的宗亲进行分封,这就使周王的势力随着血缘关系的.逐级延展,渗透到诸侯国的每一个地区;商代未见如此严密的制度,商王对外服地域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
3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36、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一)爱琴文明
37、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
38、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39、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二、文艺复兴【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
40、同:
①信仰得救
②挑战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唯一信仰依据
③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异:加尔文更激进
四、启蒙运动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无机盐
3、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4、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5、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6、水存在形式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7、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8、★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9、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0、细胞呼吸应用:
11、叶绿素a
12、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卵细胞)增殖
14、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15、关于对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6、(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17、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18、物质的量浓度、
19、离子反应
20、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21、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2、函数零点的求法:
23、△>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4、△=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25、△<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26、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7、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28、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9、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30、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31、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33、混淆x—t图象和v—t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34、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35、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36、还原糖鉴定实验所选择的材料:含糖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37、蛋白质的功能: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载体蛋白 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⑤免疫作用,如抗体。
38、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们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如下表:
39、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0、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2、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3、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
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5、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7、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8、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9、酶浓度
10、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11、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1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1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4、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15、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1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7、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18、细胞的核质比
19、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0、前期
21、中期
22、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
23、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4、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5、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26、蛋白质功能:
27、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28、DNA RNA
29、糖类:
30、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33、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34、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35、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6、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方式千变万化
37、酶蛋白的催化作用。
38、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简称HPP,总部设在北京。
39、红细胞未成熟时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成熟后没有细胞核寿命120天,为能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40、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3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比较低;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
2、生产决定消费
3、国有经济的地位
4、企业兼并的意义:
5、就业的意义: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
7、为什么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8、有序与无序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9、如何接收人民监督?
10、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1、结算与信用工具:
12、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13、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4、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7、常用信用工具:
18、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9、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20、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2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2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2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24、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5、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26、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
27、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么样建立?
28、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9、汇票与支票的区别和联系?
30、如何正确对待货币?
31、(1)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股东不得少于两人)
32、人类生产出是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劳动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
33、商品
3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35、结算方式
36、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7、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38、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9、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40、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3、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4、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5、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6、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7、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8、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9、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10、溘:宁溘(kè)死以_兮(突然,忽然)
1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12、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13、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14、修:
15、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16、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17、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18、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19、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20、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21、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2、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23、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24、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25、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26、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27、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28、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29、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30、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3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32、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33、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4、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35、“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这是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两道题。要注意整体把握。尤其最后一道“把握文意”题,该题四个选项的设置。大多是按原文内容先后顺序排列的,往往选不恰当的项,这既对理解全文有帮助,也为解前面的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此处宜稍放慢速度,力争做正确,做完后,回过头来检验前面几个题的正误。
36、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
37、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38、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9、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0、动笔之前要拟题,标题要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