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 和长江
2、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 和粟 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粟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4、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5、西夏的建立:
6、宋夏和战:
7、手工业
8、5*,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10、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11、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1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3、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1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15、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
16、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
1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18、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19、连线搭配:
20、唐太宗时,高僧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1、唐朝著名书法家有:和。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他自创“颜体”。柳公权自创“柳体”,后人把他们并称为“”。
22、、连线题:
23、10世纪初,族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都城在。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4、11世纪前期,族首领建立西夏,都城在。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
25、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6、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7、五代十国、宋朝时期,南方手工业的发展表现
28、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29、磨制石器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30、距今约年的半坡聚落位于,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饲养,还经常去他们开垦耕地用收割庄稼用加工谷物用等。
31、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3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3、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34、西晋统一南北,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
35、淝水之战:
36、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618年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37、下列哪一项不是岳飞抗金取胜的原因
3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39、*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40、5*,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3、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4、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6、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7、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8、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 P63
9、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10、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11、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12、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1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14、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15、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6、隋朝的统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实行*,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17、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8、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首领为云南王。
19、连线搭配:
20、隋唐,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日本为了学习我们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这些使者被称为“”。
21、唐太宗时,高僧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2、唐朝最繁华的城市是,唐朝的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富丽堂皇。
23、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24、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5、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奸臣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炸秦桧——油条)
26、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7、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
28、五代十国、宋朝时期,商业发展表现
29、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30、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1、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3、回纥是今天*尔族的祖先。
34、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35、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36、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37、盛唐:《霓裳羽衣曲》
38、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9、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0、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4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4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43、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4、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45、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46、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在位时开凿。从605年起。
观察课本第4页的隋朝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北达,南至。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邗沟、。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6)作用:。
第2课时贞观之治
47、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和(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8、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
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能有光明前途。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还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商鞅变法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原因是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法令中触犯了旧贵族利益的是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商鞅变法的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应属于法家家思想。
科举制的影响
49、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鼓励各国商人到*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人为“唐人”。
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50、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1)形成原因: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
(2)最强军阀: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的次数:;
4、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6、检验
7、二元一次方程组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9、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0、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11、性质:
12、正数(position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13、相反数(opposite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4、有理数加法法则
15、有理数乘法法则
16、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7、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10),n是正整数)。
18、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9、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20、对应点:*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21、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22、多边形:在*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3、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24、多边形的分类:分为凸多边形及凹多边形,凸多边形又可称为*面多边形,凹多边形又称空间多边形。多边形还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非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各边相等且各内角相等。
25、*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面。
26、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27、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28、2.1三角形的内角
29、3.1多边形
30、绝对值 |a|0.
31、倒数 (1)0没有倒数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32、立方根
3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4、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35、加法
36、乘法
37、乘方与开方
38、有理数比大小:
39、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0、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背景:
2、功绩:(1)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2)为反*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同姓分封,范围扩大
4、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开始了近500年共和国时期。
5、罗马从建国初期开始*民一直为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长期斗争。结果,*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6、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7、古代*重大科技成就
8、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9、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10、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11、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原农业的发展。
12、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13、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14、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15、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16、*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17、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18、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19、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0、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21、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22、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24、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思想专制)
25、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6、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27、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 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28、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29、内容: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因信称义,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是宗教改革开始。
30、背景:神创论占统治地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31、意义:
32、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战时*政策
3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余粮收集制的弊端和效果: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34、逐级分封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要以大宗的名分继续对自己的宗亲进行分封,这就使周王的势力随着血缘关系的.逐级延展,渗透到诸侯国的每一个地区;商代未见如此严密的制度,商王对外服地域的控制力是很有限的。
3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36、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一)爱琴文明
37、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
38、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39、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二、文艺复兴【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
40、同:
①信仰得救
②挑战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唯一信仰依据
③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异:加尔文更激进
四、启蒙运动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认识什么是句子。
2、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3、近义词和反义词
4、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5、掌握汉语拼音的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6、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7、她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语,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随后就一哄(hòng)而散了。
8、“你怎么对待什么事情都这么淡薄(bó)啊?一点都不热情,一点积极性都没有。”老师严肃地说。
9、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10、从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三月),地点是(黄鹤楼),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扬州)。
1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诗经?小雅?出车》
12、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3、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唐刘昚虚《阙题》
15、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1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1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9、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20、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2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23、《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24、《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25、《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6、张溥(pǔ),字天如,“复社”领袖。主要作品为《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出此。
27、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如:东风广场小区内的住宅共56幢、896套,绿化率达到48%。(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28、修辞方法及作用
29、文章用典的赏析: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30、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31、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32、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33、薄(b)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价格稍高,所以要薄(bó)利多销,这样才能收回成本。
34、敕勒歌 北朝民歌
35、本诗的作者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
36、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
37、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38、修辞方法——比拟
39、辨别不同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找出各自相关的字句,体会其用法的好处
40、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41、声调的分类
42、“不”的变调。
43、《悯农二首》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4、《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5、《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6、孙明明的爸爸要在县城最繁华的步行街开一家眼镜店,但不知道该起个什么样的店名。你打算为他想一个怎样有意思的名字呢?谈谈你的创意。
47、“四书”是指《》,《》,《》,《》;“五经是指《》,《》,《》,《》,《》,《》。
48、丘仲尼儒家《论语》
49、积累谚语——农谚
(五)第五单元
50、口语交际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例如:用自己的话讲《*开天地》的故事
(2)说说自己家乡的古建筑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转录:
2、翻译:
3、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4、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5、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6、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7、海洋生态系统: 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 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8、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9、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10、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1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是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可以反复出现,循环运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12、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以像真正的生物圈那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具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反之亦然。
14、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15、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
16、生理活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线粒体(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17、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18、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19、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0、有氧呼吸
21、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
2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23、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2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25、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6、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27、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28、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29、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0、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31、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
32、方法:
3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34、意义:
35、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36、有丝分裂的过程:
37、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38、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细胞膜、染色体、肌肉中的蛋白质;
39、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40、是维持细胞内的酸碱*衡,调节渗透压,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如:血液中的钙离子和钾离子。
4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3、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4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5、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4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47、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48、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49、DNA的复制:
50、核酸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有T无U,来确定该核酸是不是DNA,又由于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确定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
——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面积、体积最(大)问题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而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能够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这两个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这时,两个根的大小关系就是分类标准,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根不能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来,则根据方程的判别式进行分类讨论。
4、基本要求: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利用代数方法判断定点是否在曲线
5、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6、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7、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9、1.3—2.1.4空间中直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0、2.1直线与*面*行的判定
11、2.2*面与*面*行的判定
12、定理:如果两个*面同时与第三个*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行。
13、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14、定理:垂直于同一个*面的两条直线*行。
15、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集合的分类(1)按元素属性分类,如点集,数集。
1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17、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8、推论: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9、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20、①直线L和⊙O相交d﹤r
2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2、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3、定理:把圆分成n(n≥3):
24、定理:
25、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6、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27、扇形面积公式:
28、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29、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30、*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31、逻辑用语:一般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应用(高考必考)
3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3、圆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圆周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34、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四边形的边运动,通过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全等或相似,得出它们的边或角的关系.
35、求出每段的解析式.
36、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37、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8、an与Sn关系不清致误
39、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致误
40、忽视基本不等式应用条件致误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40句菁华
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4、组成细胞的元素
5、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7、蛋白质功能:
8、糖类:
9、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10、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11、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12、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13、酶的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14、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15、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16、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17、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18、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19、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0、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21、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
22、水:
2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24、叶绿体:(呈扁*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2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6、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27、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28、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29、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30、DNA的特性:
3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
32、致癌因素与癌症的预防:癌细胞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5、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36、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37、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38、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通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9、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40、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2、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3、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
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5、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7、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8、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9、酶浓度
10、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11、光合作用的过程: (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1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1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4、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15、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1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7、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18、细胞的核质比
19、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0、前期
21、中期
22、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
23、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4、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5、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26、蛋白质功能:
27、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28、DNA RNA
29、糖类:
30、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33、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34、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35、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6、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方式千变万化
37、酶蛋白的催化作用。
38、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简称HPP,总部设在北京。
39、红细胞未成熟时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成熟后没有细胞核寿命120天,为能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40、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3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30句菁华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书P44秦始皇像)。
2、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3、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4、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5、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6、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是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7、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9、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军队。
10、南朝的四个*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均在建康。
11、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吴国境内绝大多数山越人从山区迁到*原,和汉族人民一道开发江南。农业有所发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
12、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均建都于洛阳。
13、北魏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的郦道元,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
14、石窟艺术是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
1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386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革除落后习俗吸取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拓跋进行了改革。内容:a实行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c迁都洛阳;d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6、迁都:北魏建都*城(今山西大同)。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17、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18、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同盟会(*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颁布《临时约法》。
19、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
20、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帝国的丧钟。
21、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封建王朝复辟。
22、、美苏争霸
23、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24、唐朝的社会经济:
25、北朝的五个*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26、失败标志:*就任*临时大总统
27、1799年,拿破仑通过*夺取*。
28、、“一超多强”:“一超”指的是美国,制定了全球战略,干涉别国内政,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多强”指的是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等,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29、、科索沃战争: 1999 年 3~6 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狂轰滥炸;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
30、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更加巩固,也大大*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