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句子

1、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2、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3、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4、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5、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6、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7、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8、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9、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10、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1、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13、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5、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

16、碧血染就桃花,只想再见,你泪如雨下,听刀剑喑哑,高楼奄奄一息,倾塌。

17、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18、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9、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20、当百味尝遍,自然看透;人生的旅途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需要你自己走,自己扛。

21、犯贱是普遍真理,你我只是其中之一。

22、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

23、看流年飞逝,沉默不语,这场戏终究是我负了你。

24、那一抹琴弦中的忧伤,黯淡了谁的记忆:那一颦一笑,苍白了谁的脸颊。

25、雨打芭蕉晚,清吹那堪听,灯花瘦烬春宵冷,箜声依旧,心字全非。

26、旧人难留此凉城,凉城何苦留旧人。

27、春渐深,花愈艳,捻一朵花的风雅,在阳光的眸间盛开别致。独饮一杯记忆,芳菲的欢语,阑珊了过往,沧桑了岁月的尘烟,和着季节醇香,轻轻写入流年的笺册。走过一处风景,总有心动与感动。倘若你在,温煮一壶新茶,浅品一段静好时光。

28、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9、以我万劫不复为代价,护你三生富贵荣华,守你七世笑靥如花。

30、某一天你我暮年,*庭前,赏花落,笑谈浮生流年。今夕隔世百年一眼,相携而过,才知姹紫嫣红早已看遍。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扩展1)

——励志的文言文句子 50句菁华

1、慎始如终,则无败事。——《道德经》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4、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5、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7、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增广贤文》

8、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增广贤文》

9、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10、有子之人贫不久,无儿无女富不长。——《增广贤文》

11、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12、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不嫁惹出笑话。——《增广贤文》

13、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14、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出处:《曾国藩》

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20、言之无文,行而则不远。——《左传》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则长戚戚。——孔子

22、捐躯赴之国难,视死则忽如归。——曹植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6、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9、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3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6、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3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3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4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5、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4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8、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4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5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扩展2)

——积极向上的文言文句子 50句菁华

1、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5、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1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8、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2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26、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27、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2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9、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0、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3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2、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33、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4、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35、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3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9、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4、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4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0、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扩展3)

——经典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40句菁华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2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7、君子*之美,不*之恶。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1、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扩展4)

——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60句菁华

1、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2、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巧逞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6、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绵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8、君若离去,请赐我百年无忧,允我此生无虑,可好?

9、繁花凋谢梦凄凉,倾世容颜,永逝娇娆。

10、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1、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永远不过一场繁华。

12、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枪问穷寇,谁尚敢与我一战否?

13、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14、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15、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16、天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猖狂。

1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8、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脚踩生灵,手掌生死,传说不朽,王者不败。

2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2、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惹我者死。趁其不备,杀其不意,片甲不留。

2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天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张狂!

28、谁送我山水一程又一程,谁共我风雪一更又一更。

29、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先不开口,哪个蝉儿敢作声。

3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32、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

33、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3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35、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36、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37、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3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39、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冯梦龙》

40、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41、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42、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43、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洪应明》

4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5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3、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5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扩展5)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

1、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2、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既绌,

3、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4、队:通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5、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6、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7、灌:通盥洗手。动词。媵人持汤沃灌。

8、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9、见:同现:出现。动词。路转溪头忽见。

10、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11、缰:同强强大。形容词。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12、疆:通强强壮。形容词。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3、句:同勾勾取。动词。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14、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5、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形容而直为此廪廪也。

16、陵:通凌凌侮。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17、那:同挪抽。动词。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18、殴:通驱驱逐。动词。今殴民而归之农。

19、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20、逝:通誓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21、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22、土:同仕作官。动词。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23、橐:通托托付,委托。动词。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24、顽:同玩开玩笑。动词。我又不同你顽。

25、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26、无:通毋不要。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27、县:同悬挂,动词。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28、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9、虚:同墟,市。名词。之虚所卖之。

30、要:同邀约。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31、已:同矣了。语气助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2、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33、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34、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35、曾:同增增加。动词。曾益其所不能。

36、振:同赈救济。动词。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37、枝:同肢肢体。名词。为长者折枝,

38、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39、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40、转:通啭鸟宛转地叫。动词。蝉则千转不穷。

4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4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3、衡,通“横”。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44、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5、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6、坐,通“座”。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47、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48、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49、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50、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扩展6)

——内涵深奥文言文 30句菁华

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荀子《劝学》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沈复《童趣》 

5、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6、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荀子《劝学》 

7、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8、闲静韶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荀子《劝学》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1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诸葛亮《出师表/前出师表》 

12、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1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洛神赋》 

1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1、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荀子《劝学》 

22、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荀子《劝学》 

23、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25、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2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2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