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2、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巧逞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6、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绵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8、君若离去,请赐我百年无忧,允我此生无虑,可好?
9、繁花凋谢梦凄凉,倾世容颜,永逝娇娆。
10、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1、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永远不过一场繁华。
12、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枪问穷寇,谁尚敢与我一战否?
13、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14、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15、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16、天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猖狂。
1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8、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脚踩生灵,手掌生死,传说不朽,王者不败。
2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2、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惹我者死。趁其不备,杀其不意,片甲不留。
2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天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张狂!
28、谁送我山水一程又一程,谁共我风雪一更又一更。
29、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先不开口,哪个蝉儿敢作声。
3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
32、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
33、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34、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35、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36、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境调心。——《洪应明》
37、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3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39、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冯梦龙》
40、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41、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42、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43、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洪应明》
4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5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3、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5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文言文励志的句子 60句菁华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7、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9、立功名兮慰*生。慰*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
10、满招损,谦受益。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1、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2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27、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2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2、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33、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3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4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43、尽信书,不如无书。
44、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5、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4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47、世人于姐皆草菅,不问红尘问苍天。
48、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4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0、惹我者死。趁其不备,杀其不意,片甲不留。
51、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5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54、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55、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先不开口,哪个蝉儿敢作声。
5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7、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5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雄心壮志。(王勃《滕王阁序》)
5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60、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门生不用不如师,师不用贤于门生。(韩愈《师说》)
——文言文的经典语句 50句菁华
1、三生有幸遇见你,纵是悲凉也是情。
2、朱弦断,明镜缺,朝露稀,芳时歇,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3、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6、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7、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8、血雨腥风,扬眉淡笑,指枪问穷寇,谁尚敢与我一战否?
9、世人于姐皆草菅,不问红尘问苍天。
10、做了对不起的事,不要怕,死你是必死的,冷静的告诉我你要怎么死。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5、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6、佛渡不了天下,由我来渡。
17、天若赐我辉煌,我定比天张狂!
18、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
1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张岱》
21、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22、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2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24、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2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26、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冯梦龙》
2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2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33、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3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4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4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7、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5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6、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7、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8、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0、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4、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1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0、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3、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24、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29、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4、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5、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36、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8、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39、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40、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2、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3、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4、夭阏():阻塞。
5、“以字行”,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不然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6、“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从四品。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
7、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8、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9、文体知识
10、其文漫灭 模糊,磨灭
11、而人之所罕至焉 稀少
12、其孰能讥之 乎 难道,表反问
13、唐浮屠始舍于其址(介宾短语后置句),而卒葬(于)之(省略句)
14、虚词
15、抓表现手法
1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17、冯: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通凭,乘)
18、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19、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20、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1、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22、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23、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24、殊俗: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25、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26、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27、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2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29、昂其直(通"值",价值)
30、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31、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32、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
33、击
34、谢
35、意
36、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37、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38、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39、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40、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41、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42、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43、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44、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45、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46、去:
47、(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归璧于赵。穿衣(名作动);藏在怀里(名作动);使……归还
4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4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
50、会试,又称“春闱”或“春试”或“礼闱”,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在乡试次年三月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举行考试。会试的主考官称“总裁”。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50句菁华
1、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2、终鲜兄弟(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3、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提升)
4、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5、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6、闵凶: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凶丧这事)
7、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8、诚:愿陛下矜悯愚诚(形作名,诚心)
9、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远行)
10、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
11、则告诉不许(①古义:申诉。 ②今义:让别人知道)
1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判断句)
13、曲:曲在赵(理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1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17、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18、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19、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20、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2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2、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23、下:下江陵(攻下)
24、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25、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26、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7、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28、白:
29、却: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
30、隳: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31、揭:揭竿为旗(举)
32、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高,强)
33、谪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被征发戍守边疆)
34、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35、固:
36、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37、相: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命相,名词)
38、迎:①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39、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40、越四封之内(疆界)
41、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42、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43、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4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名作动)
4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为小(形意动)
46、矢交坠兮士争先。当先锋(形作动)
47、霾两轮兮絷四马。用绳子系住(名作动)
48、且贰于楚也。有贰心(名作动)
4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形作动)
50、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人生格言文言文 40句菁华
1、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2、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3、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6、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12、君子*之美,不*之恶。
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4、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6、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19、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20、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26、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28、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9、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3、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6、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37、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3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9、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40、ldquo;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
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全,都 )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请 )
3、此中人语云:“不足 为外人道也。”( 对…..说 )(值得 )( 桃源之外 )
4、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路,处处志之。(已经 )(沿着 )(从前的、旧的)( 做标志)
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实现 )(不久 )(渡口 )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 )(只是 )(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7、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多 )
8、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大多 )
9、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更加 )
10、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少 )
1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赠 )(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
1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靠近 )
13、佛印绝类弥勒,坦胸*,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极像 )(举 )
14、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同“屈”,弯曲 )( 靠 )
1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 长而窄 )
1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以…..为亲 )(以…….为子)
17、男有分,女有归。(职分 )( 女子出嫁 )
1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 )( 这 )
19、浑欲不胜簪。( 简直 )( 禁不住 )
20、老翁逾墙走。( 越过 )
21、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苟且 )( 停止 )
22、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 动词,连接 )( 延长 )(凄凉怪异 )
2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
2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全白 )
2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畅饮 )
26、仍怜故乡水。( 爱 )
27、拄杖无时夜扣门。( 一定时 )
28、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9、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3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5、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6、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7、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0、*石壁,五色交辉。
——文言文名句加译文 40句菁华
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2、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3、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4、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3、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0、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2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2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23、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24、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25、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26、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8、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2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0、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31、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32、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33、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3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35、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36、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3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3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40、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 40句菁华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7、人生七十古来稀。
8、天若有情天亦老。
9、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8、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2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2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6、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3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