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2、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3、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4、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5、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敚:同夺强取,夺取。动词。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7、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8、蕃:通繁多。形容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9、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10、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11、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12、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13、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14、见:同现呈现,露出来。信义安所见乎?
15、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16、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才美不外见。
17、菁:通精精华,糟碎。形容词。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18、列:通裂分裂。动词。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19、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形容而直为此廪廪也。
20、每:同们词尾,表人的复数。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21、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22、畔:同叛背叛。动词。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23、禽:通擒捕捉。动词。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24、诎:同屈弯曲。动词。诎右臂支船。
25、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26、亡:同无不,副词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27、亡:同无,没有。副词。空自苦亡人之地。
28、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9、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30、希:同稀稀疏,少,罕见。形容词。有志乎古者希矣。
31、熙:同嬉欢乐,快乐。形容词。其余则熙熙而乐。
32、乡:同向对着,朝着。介词。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33、邪:同耶吗。疑问语气词。其真无马邪?
34、邀:同要要挟。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35、翼:通翌明(天)。名词。翼日进宰。
36、阴:通荫,树荫,名词。也傍桑阴学种瓜。
37、与:同欤吗。语气助词。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8、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39、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40、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名词。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41、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名词。与旃毛并咽之。
42、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3、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44、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4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48、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9、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50、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5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52、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53、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4、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55、策,通“册”。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56、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57、宾通傧,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如:设九宾礼于廷。
58、濯通浊,混浊,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59、质通贽,见面礼,如:厚币委质事楚。
60、少通稍,稍微,太后之色少解。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
1、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2、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既绌,
3、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4、队:通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5、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6、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7、灌:通盥洗手。动词。媵人持汤沃灌。
8、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9、见:同现:出现。动词。路转溪头忽见。
10、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11、缰:同强强大。形容词。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12、疆:通强强壮。形容词。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3、句:同勾勾取。动词。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14、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5、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形容而直为此廪廪也。
16、陵:通凌凌侮。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17、那:同挪抽。动词。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18、殴:通驱驱逐。动词。今殴民而归之农。
19、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20、逝:通誓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21、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22、土:同仕作官。动词。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23、橐:通托托付,委托。动词。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24、顽:同玩开玩笑。动词。我又不同你顽。
25、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26、无:通毋不要。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27、县:同悬挂,动词。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28、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9、虚:同墟,市。名词。之虚所卖之。
30、要:同邀约。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31、已:同矣了。语气助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2、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33、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34、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35、曾:同增增加。动词。曾益其所不能。
36、振:同赈救济。动词。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37、枝:同肢肢体。名词。为长者折枝,
38、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39、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40、转:通啭鸟宛转地叫。动词。蝉则千转不穷。
4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4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3、衡,通“横”。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44、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5、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6、坐,通“座”。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47、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48、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49、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50、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40句菁华
1、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通攀《伤仲永》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通拣《核舟记》
4、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通啭《与朱元思书》
5、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马说》
6、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7、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岳阳楼记》
8、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通嘱《岳阳楼记》
9、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同馐《行路难》
10、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
11、自董卓已来已(yǐ)通以《隆中对》
12、子墨子九距之距(jù)通拒《公输》
13、公输盘诎诎(qū)通屈《公输》
14、亲戚畔之畔(pà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通向《鱼我所欲也》
1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7、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8、*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0、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2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2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23、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
24、选贤与能 “与”(jǔ) 通“举” 《大道之行也》
25、矜、寡、孤、独 “矜”(guāng) 通“鳏” 《大道之行也》
26、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2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28、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29、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30、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 《送东阳马生序》
31、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3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岳阳楼记》
33、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隆中对》
3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35、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36、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37、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38、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公输》
39、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公输》
40、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 40句菁华
1、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2、长:cha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3、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4、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6、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7、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8、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9、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10、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礼(既加冠)
11、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2、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13、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4、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15、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16、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17、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18、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19、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2、上前(狼不敢前《狼》)
20、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21、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22、少:shǎo1、一会儿(少时)2、稍微(意少舒)3、不多(饮少辄醉)4、sho,年轻(陈涉少时)
23、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24、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25、适:1、往(抱而适市)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
26、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3、因而(恐遂汩没)
27、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8、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29、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是(此不为远者小)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6、刻有(为人五)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0、谓:1、说(谓为信然)2、对(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商量(舍人相谓曰)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7、命名(太守自谓也)
31、遗:1、w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32、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4、已经(骨已尽矣)
33、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34、至:1、极点(寡助之至)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周到(礼愈至)
35、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36、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37、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38、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39、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40、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有哲理霸气文言文句子 60句菁华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0、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
2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2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2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2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3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3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3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3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3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36、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7、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3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3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0、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4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4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3、如果不是老师让我们别乱丢垃圾,我早就想把你扔出去了。
44、昨天再好,也走不回去。明天再难,也要抬脚继续。
45、不要在感情上依赖于任何人,即使只有一个人也要活的昂首挺胸,要从精神上独立!
46、所有坏情绪,无非来自考试,长胖,缺钱和没对象。
47、把所有的脾气和坏情绪暴露给你是坚信你不会离开
48、得到的时候你在毁,失去的时候你在悔
49、我能做的就是找到一个人爱我并接受我的一切。
50、靠爸妈,你顶多是公主。靠老公,你顶多是王妃。靠自我,你才是女王。
51、人总是说抵挡不过时间,其实是时间抵挡不过我们的善变。
52、天呐,我跳进日本海都洗不清了。
53、如果有人想要击倒你,那只代表你比他们优秀。
54、你要是不会玩生活,生活就把你玩了。
55、两个人热恋时,感情已经热烈得就要把彼此都燃烧了,还需要什么经营,但是时间一长了,冷却的爱情需要彼此都真诚地去维系与经营,爱情才不会变质。
56、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
57、别说我冷,暖的时候你没珍惜而已。
58、想做一个不痛不痒不闻不问不言不语不矫情不自虐的植物人。
59、有时候,一个人想要的只是一只可握紧的手和一颗理解的心。
60、我是太阳,我不需要沾你们任何人的光。
——文言文励志的句子 50句菁华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
6、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冯梦龙》
7、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
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10、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11、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曹雪芹》
12、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增广贤文》
13、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14、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1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6、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1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8、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1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7、目标明确,坚定不移,天道酬勤,永续经营!
38、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只缘感君一回顾。
39、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40、你不过我红尘陌路,我不过你笑忘成书。
41、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42、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43、做了对不起的事,不要怕,死你是必死的,冷静的告诉我你要怎么死。
4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5、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先不开口,哪个蝉儿敢作声。
46、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4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4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雄心壮志。(王勃《滕王阁序》)
5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积极向上的文言文句子 50句菁华
1、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5、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1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7、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8、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2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26、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27、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2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9、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0、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3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2、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33、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4、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35、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3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9、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4、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4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50、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