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道德经》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老子 《道德经》
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6、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道德经》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道德经》
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道德经》
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 《道德经》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4、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1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 《道德经》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9、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经》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1、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22、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老子》
23、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5、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老子 《道德经》
2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7、虚极静笃 ——老子 《道德经》
2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9、过,则匆惮改。
3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
3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 《道德经》
35、上德不德而有德 下德不失而无德 ——老子 《道德经》
3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以无私成其私是否与佛教的无私之私相似?)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 《道德经》
37、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道德经》
38、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3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0、夫唯不争,故无尤。
4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 《道德经》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而之。
4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4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46、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4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4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0、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5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2、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6、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7、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8、我无欲,而民自朴。 ——出自第57章
59、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6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
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德经》
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老子 《道德经》
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道德经》
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2、"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 《老子》"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1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 《道德经》
16、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道德经》
1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德经》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老子 《道德经》
2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不肖:不贵重、仿若愚钝、不可言说、无从分别等。)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王者为之下而为王)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圣人之道唯一谦字而已,为人之道亦如此,怀玉如怀土,不因其贵而骄。)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需细细揣摩) ——老子 《道德经》
2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 《道德经》
2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 《道德经》
27、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9、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道德经》
30、静为躁君 《道德经》
31、治大国,若烹小鲜。
3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3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7、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3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1、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4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7、亲而誉之。 ——出自第17章
4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0、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的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老子》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8、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10、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1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1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老子《道德经》
15、"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道德经》"
1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17、大道至简——老子《道德经》
1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1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2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21、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老子《道德经》
2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道德经》
23、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德经》
25、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道德经》
26、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道德经》
2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道德经》
2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
29、曲则全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3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朴之道,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老子《道德经》
3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以观其妙有名万物之母以观其徼同出于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32、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3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老子《道德经》
34、"无为则无心,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求——老子《道德经》"
35、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道德经》
36、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道德经》
38、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道德经》
3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老子《道德经》
40、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解释:国家小,民众少。
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10、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1、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1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3、解释:民众不害怕死亡,为什么用死亡来威胁他们呢?
1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8、解释:治理大国的道理,与炸一条小鱼的道理一样,不可折腾。
1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0、解释:当民众不再惧怕统治者的高压时,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2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2、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4、解释:如果能够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人赢得天下是自然的事。
2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6、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9、解释: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急躁必然丧失根本,轻举妄动必然丧失君主地位。
3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31、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32、解释: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33、解释:天道法则,犹如拉弓射箭。高了就压低一点,低了就举高一点,拉满了就放松一点,力不足就使劲一点。
34、解释:合抱的大树,是由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累积的泥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35、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36、解释: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强大的,总是处于下降的地位;柔弱的,反而处于上升地位。
37、解释:不固执己见,才能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用自我夸耀,别人也会认同你的功劳;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
38、解释:祸常倚藏在福之中,福也常隐藏着祸根。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39、解释:解决困难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之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地方解决。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40、解释:最完美的东西,似乎也有欠缺;最充盈的东西,似乎也有空虚;最正直的东西,似乎也有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似乎也有笨拙;最卓越的辩才,似乎也有木讷。
——《诗经》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4、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5、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6、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王风·采葛》
7、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8、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1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12、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1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1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8、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1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2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2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2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24、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2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2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2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8、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2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3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1、桃之夭夭,zhuó灼zhuó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32、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3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34、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与归,易其室家。
35、絺(Chi):细,细麻布
36、蓁蓁(Zhen):草木茂盛貌
3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3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39、关关:指雌雄两鸟相对鸣叫
40、虺隤(HuiTui):疲惫腿软
41、玄黄:马过度疲劳而视力模糊
42、砠:有土的石山,与崔嵬不同的是石多土少
43、宜:仪。《尔雅》注“仪:善也”,此句说欢喜高兴成了家。
44、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4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4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48、好逑:好的配偶
49、悠:长久
50、濩(Huo):在水中煮
5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52、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译: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53、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54、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5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56、君子:对男子的美称
57、宁:*安,此作问安
【译文】
苎麻长啊长,延伸到谷中。叶儿茂苍苍,黄鹂飞栖灌木上,唧唧咋咋在欢唱。
苎麻长啊长,延伸到谷中。叶儿茂苍苍,割煮织成布衣裳,高高兴兴穿身上。
告诉女管家,请假回娘家。搓搓我衣裳,洗洗我礼装。还有哪些洗?心绪早归家。
【概要】描写别后相思。首写女子怀念征夫,然后写征夫旅途劳顿,饮酒遣愁。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释】
58、痡(Pu):人疲劳而病
59、宜:多
60、揖揖:群集的样子
——经典的励志名言名句 60句菁华
1、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
2、你知道,只要你有足够的渴望,足够的自信,那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所以今晚,就在你临睡之前,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你最想从生活中得到的那件事上。坚信你可以得到它,看着自己正拥有它它,感受着自己正使用它。
3、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拜伦
4、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5、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6、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9、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10、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1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15、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
16、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17、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 谢觉哉
18、闲适和宁静,对于浪花,意味着死亡。
19、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字严
20、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谚语
21、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像火炬,能燃起智慧的火焰。—网络收集
22、沿着别人走出的道路前进时,应该踩着路边的荆棘,因为这样走多了,就能使道路增宽。
23、小溪在生命的长河里,你前进的步伐每时每刻都拨动着大海心中的琴弦。
24、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25、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2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27、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28、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
29、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0、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31、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32、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33、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情,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了。—— 卢 梭
34、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35、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36、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才能与坚毅来达成它。-约翰·渥夫甘·冯·歌德
37、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38、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
39、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0、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上的巨人。
41、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42、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43、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44、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深吸一口气,给自己一个微笑,然后说:“在这美妙的一天,我又要获得多少知识啊!”
45、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46、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7、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48、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49、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5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2、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勤勉会补之不足。
53、做事有始有终值得开始的事就值得完成。聪明人做事总是有始有终。
54、通过辛勤的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55、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56、夫妇一条心,泥土变黄金。
57、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58、学问是指点人生到光明取实正在境地的灯烛。
5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60、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诗词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
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
5、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7、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8、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1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15、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16、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9、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20、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2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24、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8、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9、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3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4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1、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42、*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4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46、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7、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48、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春景》
49、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5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1、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52、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53、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元稹《织妇词》
54、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顾况《宫词》
55、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56、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57、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薛道衡《昔昔盐》
5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5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美丽的语言是不可信,而可信的的话不一定是好听的;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6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冯梦龙
摩挲着眼从头看,只有青山无古今今。戴复古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窃召家书空清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陆游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
揆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李白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李煜
锥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冯延已
舞树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
误尽*生是一官。吴伟业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李溥照
敛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渝湘我向秦。郑谷
数点梅花天地心。翁森
敷瓮犹未开,来朝能钦否?储光义
稼墙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为何物?贯休
踏雪访山樵,山樵踏雪去。赵关晓
浇花正怪儿童懒,忽见松阴片雨来。徐通
醉来深入荷花去,臣看青天飞白鸥。白双
醉卧暖凤呼不醒,乱红无数点人衣。陈渊
数点归鸦过别村,隔溪渔笛远相闻。戴复古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文同
请留磐石上,垂钩将已矣。王维
蜘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储嗣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晕。孟郊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秦韬玉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醋。杜甫
翩何栅姐,其来迟。汉武帝
夏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秦嘉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无名氏
梁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琴歌
先秦 佚名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先秦 佚名击鼓《诗经.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汉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汉 苏武 结发为夫妻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汉 佚名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汉 佚名 凤求凰,琴歌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魏晋南北朝 曹植明月上高楼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魏晋南北朝 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唐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唐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 李白三五七言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唐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唐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唐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 张籍 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 李商隐 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老子道德经的经典哲理签名 40句菁华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道德经》
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
5、清净则天下正——老子
6、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道德经》
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不只是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更能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期有所长进。自己不要别人争利,那么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老子《道德经》
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寿者,有百分之三十;短命者,有百分之三十;本可长寿而因自己行为不当跳入死地的也有百分之三十。)——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10、"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老子《道德经》"
1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
1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1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6、清净为天下正。
1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8、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9、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2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27、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2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3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31、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3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3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34、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3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7、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3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9、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40、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