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2、长:cha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3、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4、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6、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7、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8、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9、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10、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礼(既加冠)
11、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2、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13、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4、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15、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16、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17、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18、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19、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2、上前(狼不敢前《狼》)
20、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21、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22、少:shǎo1、一会儿(少时)2、稍微(意少舒)3、不多(饮少辄醉)4、sho,年轻(陈涉少时)
23、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24、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25、适:1、往(抱而适市)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
26、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3、因而(恐遂汩没)
27、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8、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29、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是(此不为远者小)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6、刻有(为人五)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0、谓:1、说(谓为信然)2、对(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商量(舍人相谓曰)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7、命名(太守自谓也)
31、遗:1、w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32、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4、已经(骨已尽矣)
33、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34、至:1、极点(寡助之至)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周到(礼愈至)
35、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36、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37、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38、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39、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40、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60句菁华
1、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2、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3、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4、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5、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敚:同夺强取,夺取。动词。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7、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8、蕃:通繁多。形容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9、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10、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11、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12、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13、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14、见:同现呈现,露出来。信义安所见乎?
15、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16、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才美不外见。
17、菁:通精精华,糟碎。形容词。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18、列:通裂分裂。动词。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19、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形容而直为此廪廪也。
20、每:同们词尾,表人的复数。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21、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22、畔:同叛背叛。动词。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23、禽:通擒捕捉。动词。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24、诎:同屈弯曲。动词。诎右臂支船。
25、式:通拭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26、亡:同无不,副词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27、亡:同无,没有。副词。空自苦亡人之地。
28、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9、文:同纹纹理。名词。其中多斑文小鱼。
30、希:同稀稀疏,少,罕见。形容词。有志乎古者希矣。
31、熙:同嬉欢乐,快乐。形容词。其余则熙熙而乐。
32、乡:同向对着,朝着。介词。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33、邪:同耶吗。疑问语气词。其真无马邪?
34、邀:同要要挟。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35、翼:通翌明(天)。名词。翼日进宰。
36、阴:通荫,树荫,名词。也傍桑阴学种瓜。
37、与:同欤吗。语气助词。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8、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39、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40、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名词。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41、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名词。与旃毛并咽之。
42、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3、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44、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4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48、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9、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50、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5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52、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53、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4、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55、策,通“册”。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56、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57、宾通傧,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如:设九宾礼于廷。
58、濯通浊,混浊,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59、质通贽,见面礼,如:厚币委质事楚。
60、少通稍,稍微,太后之色少解。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
1、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2、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既绌,
3、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4、队:通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5、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6、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7、灌:通盥洗手。动词。媵人持汤沃灌。
8、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9、见:同现:出现。动词。路转溪头忽见。
10、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11、缰:同强强大。形容词。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12、疆:通强强壮。形容词。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3、句:同勾勾取。动词。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14、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5、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形容而直为此廪廪也。
16、陵:通凌凌侮。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17、那:同挪抽。动词。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18、殴:通驱驱逐。动词。今殴民而归之农。
19、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20、逝:通誓发誓。动词。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21、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22、土:同仕作官。动词。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23、橐:通托托付,委托。动词。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24、顽:同玩开玩笑。动词。我又不同你顽。
25、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26、无:通毋不要。副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27、县:同悬挂,动词。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28、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9、虚:同墟,市。名词。之虚所卖之。
30、要:同邀约。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31、已:同矣了。语气助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2、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33、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使遂蚤得处囊中。
34、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35、曾:同增增加。动词。曾益其所不能。
36、振:同赈救济。动词。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37、枝:同肢肢体。名词。为长者折枝,
38、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39、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
40、转:通啭鸟宛转地叫。动词。蝉则千转不穷。
4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4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3、衡,通“横”。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44、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5、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46、坐,通“座”。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47、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48、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49、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50、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40句菁华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4、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5、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6、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7、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8、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9、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10、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11、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12、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13、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14、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15、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16、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17、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18、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19、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20、骑: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21、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22、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2、*(儿含乳啼《口技》)
23、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24、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4、整个(通计一舟)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6、贯通(中通外直)
25、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26、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
27、效: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28、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
29、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30、与: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31、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2、再:1、第二次(再而衰)2、两次(曰再食)
33、质:1、询问(援疑质理)2、资质(非天质之卑)
34、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35、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2、那些(其西南诸峰)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36、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37、属:shǔ1、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2、侪、辈。(徒属皆曰《陈涉世家》)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5、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8、著: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39、足:1、脚(蛇固无足)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5、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40、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诗文言文名句 50句菁华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处:《孟子·公孙丑》
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出处: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4、尽信书,不如无书。——出处:《孟子·尽心下》
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处:《淮南子·人间训》
8、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清*乐》
9、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
10、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姜夔《念奴娇》
1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12、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玉蝴蝶》
1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
14、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而今,惟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袁去华《瑞鹤仙》
1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17、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2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5、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8、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9、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路在脚下)
30、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折杨柳歌辞》(互需互助,互利共赢)
31、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3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扶善疾恶。翻译:我恨不得让新松长到千尺高,而对于恶竹,则必须全部加以芟除)
3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孤傲清高,坚守理想与信仰)
3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坚守节操)
3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外不张扬,内有秀骨)
3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37、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韩元吉《好事近》
38、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39、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
4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41、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韩元吉《六州歌头》
4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5、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4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7、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4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4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出处:《诗经·大序》
1、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5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文言文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2、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5、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16、五刑不如一耻。——吕坤《*语·治道》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20、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2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2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23、临患不忘国,忠也。
2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7、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8、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31、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32、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3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经典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40句菁华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1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2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7、君子*之美,不*之恶。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1、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3、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0、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