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2 00:00:00 孟子,名言警句

1、(战国)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孟子.滕文公》教人以善谓之忠。

3、《孟子译注》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5、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6、仁人无敌于天下

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8、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9、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1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4、礼之用,和为贵。

15、放于利而行,多怨。

16、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9、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4、永言思,思孝惟则。

25、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6、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2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2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3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2、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4、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孟子

3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6、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37、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8、孟子的名言警句

3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2、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4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4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6、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47、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48、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4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50、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的名言警句 5

  1、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1)

——孟子的名言警句 100句菁华

1、孟子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6、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1、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4、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5、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6、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17、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2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3、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2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8、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2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3、巧言乱德。

34、仁者无敌。

35、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6、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37、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8、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9、孟子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0、永言思,思孝惟则。

4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43、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4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4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6、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9、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3、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5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55、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5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7、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58、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5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0、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6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6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4、民事不可缓也。

65、仁则荣,不仁则辱。

6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67、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6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69、仁人无敌于天下。

70、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地。

71、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72、天下殆哉,岌岌乎。

73、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74、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5、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6、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77、孟子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78、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7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8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8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3、尽信出自——《书》,则不如无出自——《书》

84、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8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86、人皆可以为尧舜

8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8、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8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9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9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92、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93、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9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95、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96、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97、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9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9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孟子的名言警句 2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10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2)

——孟子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8、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9、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0、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3、其进锐者,其退速。

1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5、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7、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0、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21、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2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4、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6、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7、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8、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29、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3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1、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3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8、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9、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4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3)

——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3、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6、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11、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1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1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4、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5、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1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7、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0、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1、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4、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25、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9、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4)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4、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6、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7、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2、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3、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5、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8、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1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2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本事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4、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2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我损害自我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我抛弃自我(对自我极不负职责)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6、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27、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9、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1、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32、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33、”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一样

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5、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名言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祸福无不自我求之者。

40、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

41、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4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43、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44、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4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47、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8、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49、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50、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5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57、人皆可以为尧舜。

58、尽信书,不如无书。

59、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60、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5)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6、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腾文公上》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1、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12、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4、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1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名言

19、人皆能够为尧舜。(人人都能够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20、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21、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孟子》

2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轲

23、夫志,气之帅也。——孟轲

2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孟轲

25、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6、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8、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9、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

30、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

3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32、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

33、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

3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3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

3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4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41、有三件事人类都要经历:出生生活和死亡。他们出生时无知无觉,死到临头,痛不欲生,活着的时候却又怠慢了人生。 ——拉布吕耶尔

4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4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5、仁者无敌。——孟子名言

4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7、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4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9、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5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6)

——孔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2、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

3、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程颢

4、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作者:孔子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处:论语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7、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 ——佚名

8、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9、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0、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1、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

12、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13、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出处:论语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出处:论语

1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9、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0、小不忍,则乱大谋。

2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2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2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2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2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7、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2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2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0、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31、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选集》

3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3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5、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6、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3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1、、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2、匹夫不可夺志也。

43、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孔子名句

44、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45、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孔子《论语》

4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7、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8、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49、(“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0、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7)

——春天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4、、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或许每个春天妈妈们都会带宝宝去踏青,每个妈妈都有张花下抱宝宝的照片?手机拍的天宝正好闭眼鸟。

8、春天到了,带孩子出去玩变成了一年必要的,但绞尽脑汁的事情,多运动长身体!

9、昨天和家人去东湖梅园看了梅花和表演。梅花很美,魔术表演很有意思。春天到了,周末果然还是要踏青比较好。下次带宝宝去植物园或者武大看樱花。

10、麦子、荞麦和豌豆,在风中簸扬便知晓。

11、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12、涅地是出糌粑的庄园,遭到饥荒却先叫饿。

13、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14、春天的子鸡要到秋后去数——*尔族

15、春天百花盛开,夏天收割大忙,秋天果实累累,冬天舒适地坐在火炉旁——奥维德

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7、不珍视秋天的人,不会真正爱春天;不珍惜果实的人,不会真正爱花朵。——谚语

18、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嚐。——海德

19、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0、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2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22、春姑娘唱起动听的歌,风婆婆也急匆匆地赶来了,这回她没有带来寒意,而是用温暖的双手摇着沉睡的大地。

2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2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5、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2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27、把脸一向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28、年轻的朋友啊,春已经翩然而至,就像阻不住的生机已经降临枝头,青春已经降临你的生命。让我重复一句吧:它得之不难,失之也易。因此,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就得想到应该如何珍爱它,不久之后又应该如何与之揖别,以及将来应该如何使之终于化作我们称之为“果子”的东西。

29、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30、聪明的人经营健康,明白的人储存健康,普通的人不懂健康,糊涂的人忽视健康。

31、得意时应善待他人,正因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3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33、不如意的时候不好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34、头狮子领导下的只绵羊,要比只绵羊领导的头狮子可怕得多。

35、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情绪。

36、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期望。

37、走路的时候有伴就不觉得路远,吃饭的时候有伴就吃得香。

38、你的选取是做或不做,做不必须会成功,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39、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40、好好扮演自我的主角,做自我该做的事。

41、觉得自我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42、一帆风顺的人,往往经受不住挫折。

43、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44、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钱起《春郊》

45、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陈亮 《南歌子》

46、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代诗人 孟浩然 《春中喜王九相寻》

47、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诗人 雪莱

4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8)

——美德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我们即使在有关生命的'问题上,也不允许说谎。一一(波兰作家)显克微支

2、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毛姆

3、轻诺必寡信。——《老子》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苏联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9、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要幸福得多。爱默生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1、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陆,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一(意大利诗人)但丁

12、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高尔基

1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4、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1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16、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7、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8、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19、不是自己的,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与其为此失去诚心,不如真实面对自我。

20、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一一-(*革命家)*

2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2、花以芳香而美好,官以清廉而高贵。——姚宗岭

23、诚信元素的化合价是无价,诚信的密度大于分数。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田澍

26、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彭敏

27、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28、贪婪会桎梏你的手脚,廉洁会让你幸福一生。——黄军红

2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0、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3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3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3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35、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36、患难时要坚毅,顺利时应谨慎。

37、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以诚待人,人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

4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1、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4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4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6、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47、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48、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德谟克利特

4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0、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孟子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扩展9)

——孟子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一个细节足以改变一生。

5、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7、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拉伯雷

8、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法国

9、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

10、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人地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马克思

11、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1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3、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4、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8、仁则荣,不仁则辱。

1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3、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4、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25、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8、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2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3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1、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32、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3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4、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5、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6、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7、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3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0、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