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语文

1、鼻韵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3、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4、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5、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6、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7、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8、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9、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13、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4、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5、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1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7、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18、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19、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20、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1、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22、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23、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4、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25、兔子尾巴——长不了

26、偷鸡不成——蚀把米

27、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28、壶中无酒——难留客

29、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0、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3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3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3、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34、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5、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6、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37、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38、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39、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40、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1)

——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1、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3、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 ...;又...;...就...;接着...

4、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5、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0、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13、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4、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5、老虎屁股——摸不得

16、老虎拉车——谁敢

1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1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9、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21、竹笋出土——节节高

22、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23、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24、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25、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2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7、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2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9、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0、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31、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32、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33、疑问句:用于提出问题的句子,句尾语调上升,常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等等”句尾用问号。

34、AAB式

35、ABAC式

36、一个又一个的形式

37、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38、务学与求道

39、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40、学习别人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2)

——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详情 40句菁华

1、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3、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4、岁寒三友:松、竹、梅

5、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6、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7、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8、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9、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0、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11、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

12、《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13、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14、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

15、年龄称谓:(代称)

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7、回乡偶书(贺知章)

18、观沧海(曹操)

19、望岳(杜甫)

20、登飞来峰

21、雁门太守行(李贺)

22、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23、春望(杜甫)

24、西江月(辛弃疾)

25、过故人庄(孟浩然)

26、渔家傲(范仲淹)

27、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28、如梦令(李清照)

2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0、相见欢(李煜)

31、凉州词

32、虞美人(李煜)

3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4、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35、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册

3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7、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8、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NextPage]

39、采薇(《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40、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3)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1、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岁寒三友:松、竹、梅

4、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5、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6、《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7、“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8、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9、鸿雁:书信

10、社稷:国家

11、敬称:

12、年龄称谓:(代称)

13、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1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1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16、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17、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8、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9、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20、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21、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22、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3、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6、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27、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28、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

29、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30、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常。

31、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32、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33、沆瀣(hàng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34、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35、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36、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37、梁上君子: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

38、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39、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直竖起来。

40、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4)

——小升初常考语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王安石

3、*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李白

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

9、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

10、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唐·李商隐

1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唐·叶绍翁

1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1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1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唐·韩翃

1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南宋·朱熹

1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唐·王昌龄

17、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1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刘禹锡

19、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

2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22、《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23、《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

24、年级要组织毕业晚会,筹备中的问题你怎样解决?

25、“四书”是指《》,《》,《》,《》;“五经是指《》,《》,《》,《》,《》,《》。

26、《史记》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27、武松;林冲

28、小学期间,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阅读题目上出现错误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在修改病句时词语搭配不当、句子重复、句子顺序颠倒、关联词语用错、缺少句子成分、前后矛盾、语序错误、字词错误都是常见的考点。、在文学常识方面,学生应该多利用业余时间看书,读报,听新闻,一点一滴地积累,积少成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9、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30、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31、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32、*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33、岁寒三友:松竹梅

34、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5、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6、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7、三原色:红绿蓝

38、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39、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4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41、《节气歌》

42、读读背背P49《笠翁对韵》

43、读读背背(气象谚语)P104

44、读读背背(友谊格言)P120

45、读读背背(歇后语)P137

46、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小升初常考语文知识点2

  1、请完成下列练习。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

47、新*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8、《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9、读读背背P64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50、《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

小升初常考语文知识点5

  1、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炯炯有神愁眉苦脸大惊失色

  2、描写学习的词

  学无止境学而不厌废寝忘食争分夺秒不甘示弱全力以赴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力争上游好学不倦笨鸟先飞披荆斩棘不学无术闻鸡起舞

  勤学好问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只争朝夕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北宋?王安石最早描写春节的诗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小升初常考语文知识点6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5)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揭:揭竿为旗(举)

2、却: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

3、愚: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作动,愚弄)

4、声旁读音与本字读音相同,如“殚精竭虑”的“殚”声旁 “单”与“殚”读音都是“dān”。

5、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6、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7、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9、《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0、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5、亡走赵,赵不内

16、方正之不容也

17、于:

18、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19、《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20、《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2、李白,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3、《劝学》: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本文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论证艺术。

2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25、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26、破天荒:形容创举或头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27、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28、搞名堂:形容那些让人不明不白甚至有点神秘色彩的行动。

29、安身立命——安身:容身,指在某地居住或生活;立命:使精神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30、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中间,则不能用冒号。

31、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32、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34、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3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

36、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7、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8、《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9、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十一)《锦瑟》

40、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不施行仁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7

  1、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多音字,

  如“作(zuō/zuò)”“症(zhēng/zhèng)”“强(qiáng/qiǎng)”“模(mó/mú)”

  (2)形近字,

  如“呛(qiàng)”“怆(chuàng)”

  (3)易错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ín—明míng)、卷舌音(寺sì—饰shì)

  (4)生僻字,如噽(pǐ)罅(xià)隙

  (5)成语中古音,

  虚与委(wēi)蛇(yí)——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建议:

  ①以读带写,作好标记,提高效率;

  ②以印发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释为主。

41、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7

  1、上乘:一般指境界高妙的文学作品、选工精巧的工艺品和传世的美术作品。

42、“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43、近义词辨析

  (原则——存同求异,通过以下作对比)

  (1)意义(范围、程度、侧重点)

  (2)色彩(褒贬、书面和口语)

  (3)用法(对象、搭配、词性)

  建议:

  ①排除法:选定肯定对象,排除其它。

  ②试代法:代入两者,对比效果。

44、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八)《蜀道难》

4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词类活用

46、词语读音

  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

  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

  岌岌、杂糅、昭质、可惩

  孔雀东南飞

47、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48、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八)《蜀道难》

49、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50、肖像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6)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 40句菁华

1、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2、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

3、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4、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6、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7、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8、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9、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10、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1、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2、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偷鸡不成--------蚀把米

15、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16、老虎拉车--------谁敢

17、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18、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9、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20、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21、板上订钉--------跑不了

22、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23、竹笋出土--------节节高

24、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25、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26、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27、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8、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2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30、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1、肯定句:肯定句是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

32、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eninunün后鼻音为:angengingong

33、字母表:

34、隔音符号:以ao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ōu

35、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36、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7、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38、(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39、凡卡心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乡下爷爷那里。

40、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7)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40句菁华

1、《张衡传》选自《后汉书》。范晔,南朝人,历史学家。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4、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6、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7、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误:干涉,正:冒犯、冲犯。

8、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

9、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误:怨恨,正:遗憾。

10、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捆绑,正:停留。

11、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

12、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

13、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误:妻子,正:以女嫁人。

14、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误:亲人,正:父母。

15、性刚嫉恶,与物多忤。误:事物,正:别人。

16、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误:新鲜,正:少。

17、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误:书信,正:信使。

18、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误:形势,正:表现。

19、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误:角落,正:边疆。

20、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误:游览,正:交往。

21、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误:遇到,正:对待。

22、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误:盗窃,正:毁害。

23、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误:给予,正:招引,引来。

2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27、游于是乎始。

28、而耻学于师。

29、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指示代词,这,这些。

3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之:结构助词,的。

32、不知日之入。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3、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介词,从。

34、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而:连词,表修饰。

3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兼词,于此。

3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37、日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

38、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

39、居是州,恒惴栗。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40、《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32-92),字孟坚,东*,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扩展8)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30句菁华

1、对外文件简称发文指本单位向外单位发出的文件。

2、收来文件简称收文,指由外单位发送来本单位的文件。

3、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单位向隶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单位报送的公文。

4、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机关单位对所属的下级机关单位的行文。

5、绝密文件指内容涉及国家核心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公文。

6、创新性。不论是中、长期计划,还是近期计划,其内容都要有新意。如果每年的计划都是老套套,那么这个计划可以不要。对一个地区来说,在发展的规划、计划中,要有新项目、新指标、新措施、新的增长点。否则,这个地区的经济建设望洋兴叹能前进,甚至倒退。对一个企业来说,在发展的规划、计划中,要有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经营战略,否则,这个企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连生存也难以为继。所以,写计划文书一定要坚持创新精神。

7、客观性。计划文书虽然是人们主观意志对未来的设想,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幻想,或者胡思乱想,而是有依据、有实现可能的设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一般地说,在写规划、计划前,先要深入调查,充分占有资料,了解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指标和措施。因此,计划文书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是纯主观的产物。

8、基础材料要准确。计划文书中的设想是建筑在各种材料基础上的,是科学的设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天方夜谭。因此,写计划文书的各种基础材料,包括数据、信息、资源情况、历史资料等凡是需要参考的资料,一定要准确、真实、不能有假。如果以假材料为依据,推测出来的设想,将使规划、计划很难实现,还会造成重大失误。

9、《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公文种类有十三种,即: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记要。

10、怎样撰写计划

11、怎样撰写请示

12、请示的分类

13、会议纪要的文章结构

14、正确领会领导意图

15、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写在正文之下,成文日期之上。

16、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17、公文结构层次序数

18、拟制公文

19、作者的法定性;所谓的作者法定,就是指依据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章程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能权利和担负一定的义务、任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也就是说,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法定的社会组织才有权制发公文。以领导人的名义发文,在个人名字前面都应冠以机关的名称与职务,代表他所在的机关来发文的。

20、效力的权威性;

21、内容的公务性;公文不管是别人代拟的还是领导者自拟都只能是为了“公务活 动”而创制。

22、创制的时效性。

23、团体机关 **机关体系,这一机关体系实质上是我国社会的领导权力核心;**青年团机关体系;全国工会机关体系;全国妇女联合机关体系;其他群众性团体。

24、非隶属关系,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既无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又无上下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关系,它们仅仅是一般性关系。或称为不相隶属关系,如省军区与县人民*,省教育厅与县民政局。

25、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

26、印制。公文印制必须确保质量和时效。涉密公文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印制。

27、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28、初审。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29、承办。阅知性公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范围后分送。批办性公文应当提出拟办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批示或者转有关部门办理;需要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紧急公文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对交办的公文应当及时办理,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30、签发定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