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3、走—跑 卒—最终、终于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
4、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7、(共4分,写对一句得2分)
8、幼时借书抄书的勤劳辛苦;成年后从师求学的艰辛。(答对1点,得1分,共2分)
9、宋濂和杨时对待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大意对即可,得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1、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12、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13、⑴于:向。⑵被:通“披”。⑶腰:腰佩。⑷汤:热水。
14、译文: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7、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18、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3分)
19、(1)抄录完毕,跑去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0、B
2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22、答案:①他们如果还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7、从选文来看,宋濂与王冕在从师问学的经历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28、A
29、(1)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30、“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中“余之专”指的是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扩句练习题及答案 40句菁华
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兄妹俩陶醉了。
4、春风吹遍大地。
5、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6、小蜜蜂飞来飞去。
7、浪花跳跃。
8、猫捉老鼠。
9、鬼子查看着每一个人。
10、旅客们走进车厢。
11、他跑来了。
12、白塔屹立在顶峰。
13、同学们开展活动。
14、水池闪耀着光彩。
15、小朋友戴上了红领巾。
16、小蜜蜂飞在油菜花上。
17、赵州桥横跨在河面上。
18、善良的兄妹俩在优美的琴声中陶醉了。
19、六(1)班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个消息。
20、活泼可爱的玲玲认真地做操。
21、可爱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2、一排排的`浪花欢腾地跳跃。
23、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在水里游着。
24、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轻轻地摸着焦裕禄。
25、凶残的日本鬼子仔细查看着每一个人。
26、私塾先生有声有色地讲着少年岳飞的故事。
27、一群美丽的白医天使兢兢业业地工作。
28、圆圆的太阳放射耀眼的光芒。
29、坚强的李小明忍不住地留下了泪花。
30、同学们积极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
31、河边横七竖八地停着从小村里开出来的船只。
32、可爱的小蜜蜂高兴地飞在油菜花上。
33、鲜艳的*在空中飘扬。
34、小鱼船静静地浮在水*如镜的湖面上。
35、一只鸬鹚跳入水中捕鱼。
36、一只只鸬鹚像士兵一样站在船舷上。
37、在句子中的四个地方扩。“谁”之前扩,“怎么样”之前扩,“什么”之前扩,“是怎么样”之后扩。句式为:“(扩)谁加(扩)怎么样加(扩)什么加[补充怎么样(扩)]。
38、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39、天空中挂着圆月。
40、一排排的浪花欢腾地跳跃。
——《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
1、第①段中闹字用得好,选出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2、第①段文字抓住了□□□、□□□、□□□这三个特征描写,是按照从□□→□□→□□的顺序来写的。
3、花儿多 花儿艳 花味甜,树上→花下→地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6、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7、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为上面文字甲按原文顺序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2分)
9、甲段文字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4分)
10、甲文春风特有的芳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概括甲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12、乙段文字写出了北京春天的别样的体会,分别是什么。(4分)
13、1使河冰开裂,冬眠惊醒。2使麦苗返青,山桃鼓苞,帮助人们把粪肥抛洒匀净。
14、在古代诗歌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鸟,诗人借鸟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伤感悲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了满怀豪情;“,”表达了喜悦之情。(2分)
15、答案:D(2分)
16、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1分)
17、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3分)
18、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19、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2分)
20、愁和恨本是无形无影的东西,作者却借用巧妙的比喻,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写得生动真切,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1、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
22、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争的内容,但表达的主旨不同,【甲】诗表达了,【乙】诗表达了。(2分)
23、①“压”字,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巨大的情状,(1分)反映了守城将士处境艰难,(1分)也表现了将士们要浴血奋战、誓死抗敌的决心。(1分)②从云缝李透射出的日光照在将士们的甲衣上,金光闪闪,要人眼目,(1分)说明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1分)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1分)(任答一点即可)
24、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①自有疆。苟能制侵陵②,岂在多杀伤?
【注】①列国:各国。②侵陵:侵略。
A、甲诗中“搔更短”“不胜簪”以特写镜头将忧国、伤时、思家之情浓缩在诗人苍老的形象中。
B、乙诗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明作战取胜的关键。并用比喻说明凡事击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两首诗都写到战争,甲诗写出了在连绵的战火中,久盼家书而不至的急迫心情;乙诗用反问强调了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D、两首诗都表达了杜甫爱国忧民的情怀,甲诗融情于景,乙诗在记叙中抒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乙诗以议论取胜,前四句写战斗的关键,要拥有强大的军队,制敌有方,智勇兼施,才能克敌制胜。后四句,诗人提出观点,拥有强大的军队是为了守卫边疆,而不是为了征伐。无论是为制敌而“射马”还是“擒王”,都要以“制侵陵”为限。所以D选项“乙诗在记叙中抒情”说法错误。故选D。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
答: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答: 听到《折杨柳》笛曲(1分,意思对即可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25、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运用清新洗炼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斜风细雨、生机盎然的暮春图景。
B、“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揭示出游子心情,道破他的“离怀”之不堪忍受,点明主题。
C、“樯燕呢喃,梁燕呢喃”两句中,词人用风雨中独自翻飞的燕子比喻漂泊不定、孤独无依的自己。
D、“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一个“强”字,可见词人在灯下阅读家书,思念亲人的苦痛矛盾的心情。
27、说说句子的意思。
一路歌声一路笑。( )
A.指大家在路上一边唱着歌,一边笑着。
B.一路上唱著名为“一路笑”的歌曲。
C.一路上笑着叫着“歌声”。
正确答案:A
(甲)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乙)①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②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③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革及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2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望岳》全诗没有“望”字,却句句围绕“望”字着笔,远望、近望、凝望,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情怀。
B.《望岳》颔联中“钟”字,把大自然人格化,它慷慨地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集中在泰山身上;而“割”字则写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
C.《春望》颔联中“感时”紧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伤时局,见花开伤心;“恨别”领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怨恨离散,闻鸟鸣惊心。
D.《春望》尾联由国破家亡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的愿望。
29、愁和恨本是无形无影的东西,作者却借用巧妙的比喻,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写得生动真切,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阅读练习三
30、我同意这种看法。(1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1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2分)
(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言之有理,可视其答题情况酌情赋分)
阅读练习四:
①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
答:倦梳头,泪先流;(2分)
②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2分)
答:又多又重。(2分)
——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30句菁华
1、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激教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语意重复:"由衷"与"在心里"重复)
2、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搭配不当:意识不能培养,应删去"和培养")
3、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上。(语序不当:"解决""发现")
4、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成份赘余:删掉"的原因")
5、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N流感不再扩散。(搭配不当: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
6、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成份残缺:缺主语,删掉"随着")
7、经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能够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缺主语:删去"经过")
8、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在"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9、写文章语言要精练,必须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成分赘余:"不必要"和"啰嗦")
10、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11、我校开展“学雷锋,争当好少年”。
12、明明和刚刚一齐做作业,忽然听到教师叫他去办公室一趟。
13、倩倩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但她从来不夸奖自我。
14、同学们在山上种下银杉、松、柏、菊花等树苗。
15、杨晓红因为认真学习,并且成绩提高很快。
16、科学能使今日人们的妄想在明天变成现实。
17、近年来,我国生产的电视机质量增加了,价格降低了。
18、海洋里鱼类丰富,有带鱼、黄爪鱼、鳗鱼及鲸鱼等。
19、班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反应给班主任。
20、把“英语”与“我”调换。
21、在“一致”前加“同学们”。
22、在“五颜六色”前加上“开满了”。
23、把“唯一”改为“其中”。
24、在“衣服”前加上“穿着”。
25、去掉“菊花”。
26、把“并且”改为“所以”。
27、去掉“和错误”。
28、去掉“大概”。
29、在荣获前加上“少先队员”。
30、把“优秀”改为“优美”。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50句菁华
1、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选文中“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的原因是[ ]
3、C
4、作者在《桃花源记》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当今和谐社会的认识。(2分)
5、(2分)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6、(参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优美;民主法治,公*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生活富足,人人自得其乐等。(2分)
7、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8、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
9、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这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
10、作者在第①段描绘了桃花源的美丽景色,从全文来看,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1、作者在文中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这种美好的理想能从哪些具体的描写中体现出来?
12、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表现出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点?
13、古往今来,人们对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有不同理解: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似为无意;而谢得枋却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又觉有心。你认为作者的本意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14、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15、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为什么?
16、优美的自然环境 跟踪追击辨识贼寇 (2分)
17、陶渊明在此文中不是寄托了社会理想吗?请问我们今天应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18、B 11.D 12.C
19、甚异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豁然开朗
20、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怕外人扰乱他们宁静和*的生活。
22、通过渔人所见,着力表现桃花源中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和*安乐的景象。20、表现出桃花源中人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21、桃花源中的人们本是“避秦时乱”而来,为外界动乱黑暗的世界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23、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宁静 ②百姓能安居乐业 ③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24、内容理解。(4分)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26、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②这中间非常微妙的情境,我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意思对即可。)
27、示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情境要合理,描述要生动,否则应酌情扣分。)
28、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9、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30、B(2分)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32、下列各组加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3、“略”。
34、(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35、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7、土地*旷,屋舍俨然。
3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9、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40、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启示?
41、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
42、假如当时的渔人是一名导游,请你代他拟写一段桃花源的导游词?
43、缘:沿着。
44、异:诧异。
45、交通:交错相通。
46、具:详尽。
47、寻:不久。
48、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49、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50、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字谜谜语及答案 50句菁华
1、一撇一竖一点(打一字)—— 谜底:压
2、水车不得进油库(打一字) —— 谜底: 庙
3、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答案】:秋
4、七十二小时 【答案】:晶
5、秀才翘尾巴 【答案】:秃
6、太*间的医生(打一离合字)
7、“十一”双方皆怀念 猜一个字 答案是:喜
8、爱友别离又相聚 猜一个字 答案是:受
9、俺大人不在 猜一个字 答案是:电
10、八月天气帝王相 猜一个字 答案是:朕
11、白帆半挂依疏柳 猜一个字 答案是:棉
12、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13、字谜:要一半,扔一半——奶
14、字谜:群雁追舟—巡
15、家中添一口。猜一字,答案是:豪
16、种花要除草,一人来一刀。猜一字,答案是:化
17、盲目行动(打一字)——谜底:亡
18、一夜又一夜,猜一字【答案】:多
19、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答案】:佳
20、石达开【答案】:研
21、一勾心月伴三星【答案】:心
22、要一半扔一半【答案】:奶
23、“西出阳关无故人”猜一个字答案是:笙
24、俺大人不在猜一个字答案是:电
25、八君子猜一个字答案是:羌
26、八千子弟兵猜一个字答案是:翠
27、白首同归猜一个字答案是:伺
28、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答案是:告
29、54321打一数学用语——谜底:倒数
30、世上只有你和我(打一数字)——谜底:2
31、五四进行曲(打一*现代著作)——谜底:青春之歌
32、十分大方(打一*政治家)——谜底:博古
33、此室至少可容百人(打一字) —— 谜底: 宿
34、没有哥哥打一字 —— 谜底: 歌
35、天生的衰样(打一字) —— 谜底: 囧
36、广阔田地 打一字 —— 谜底: 奋(广阔理解为很大 大和田组合就是奋)
37、草下可* 打一字 荷
38、十两多一点 打一字 斥
39、立在最前头 打一字 音
40、多一点就好 打一字 艮
41、野火烧不尽 打一字 荐
42、一千零一夜——歼
43、半布春秋——秦
44、一口吃掉牛尾巴——告
45、一家十一口——吉
46、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府
47、人去也却是旧时相识 猜一个字 答案是:做
48、人别双亲到异乡 猜一个字 答案是:辫
49、【字谜语大全】:七人头上长了草,猜一字 【字谜语答案】:花
50、【字谜语大全】:人不在其位,猜一个字 【字谜语答案】:立
——CAD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库附答案 30句菁华
1、重新执行上一个命令的最快方法是:A
2、取消命令执行的键是:B
3、在十字光标处被调用的菜单,称为:C
4、在命令行状态下,不能调用帮助功能的操作是:B
5、设置“夹点”大小及颜色是在【选项】对话框中的( )选项卡中。D
6、在AutoCAD中,使用 ( )可以在打开的图形间来回切换,但是,在某些时间较长的操作(例如重生成图形)期间不能切换图形。C
7、在命令行中输入“Zoom”,执行【缩放】命令。在命令行“指定窗口角点,
8、按比例改变图形实际大小的命令是:C
9、改变图形实际位置的命令是:B
10、卸载菜单栏以后,可以在( )对话框中装载。A
11、如果从起点为(5,5),要画出与X轴正方向成30度夹角,长度为50的直线段应输入:C
12、应用下面哪个选项可以使直线、样条曲线、多线段绘制的图形闭合:A
13、下列目标选择方式中,哪种方式可以快速全选绘图区中所有的对象:C
14、图案填充操作中:C
15、使用STRETCH命令时,若所选实体全部在交叉窗口内,则拉伸实体等
16、( )对象适用[拉长]命令中的[动态]选项。 D
17、( )对象可以执行【拉长】命令中的【增量】选项。A
18、默认情况下,AutoCAD2002提供的多线样式文件为( )。B
19、多行文本标注命令是:B
20、下面哪个命令用于标注在同一方向上连续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B
21、( )命令用于创建*行于所选对象或*行于两尺寸界线源点连线的直线型尺
22、在定义块属性时,要使属性为定值,可选择( )模式 B
23、AUTOCAD2002不能输出以下那种格式:A
24、在AutoCAD中,下列坐标中是使用相对极坐标的是( )B
25、设置光标大小需在【选项】对话框中的( )选项卡中设置。D
26、以下哪个不能在“工具”|“自定义”中定义:B
27、半径尺寸标注的标注文字的默认前缀是:( ) B
28、下面哪个命令用于在图形中以第一尺寸线为基准标注图形尺寸:A
29、使用【快速标注】命令标注圆或圆弧时,不能自动标注( )选项。C
30、下面哪一项不可以被分解:D
——元宵节灯谜及答案有趣 30句菁华
1、"明前"的香气,阁下喜欢吗?(网络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
2、智多星不必多虑(歌手)。吴莫愁
3、公主年幼(央视主持人)。王小丫
4、展昭玉堂化前嫌(动画片)。猫和老鼠
5、人体彩绘(电影)。画皮
6、飞机上唱民歌(家电)。空调
7、屡试屡成(打一动物名)。百灵
8、"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歌手)。汪峰
9、"我请求你做我的妻子"(影视界称谓)。谋女郎
10、"夫妻双双把家还"(曲艺形式)。二人转
11、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缺衣少食
12、太阳灶(打一成语)。热火朝天
13、电梯(打一成语)。能上能下
14、给家捎个话(打一成语)。言而无信
15、皇(打一成语)。白玉无暇
16、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蜡烛
17、谜面:盼得千金(打七言唐诗一句)
18、谜面:发出呼声不重视(打一字)
19、谜面:笑口常开(打二字明朝年号)
20、谜面:岁首当勤俭(打二字节日)
21、谜面:过目不忘(打一文学体裁)
22、谜面:江头可见夫人来(打二字首都名)
23、谜面:奈何大人一一离去(打二字谦词)
24、威风扫地(打一中草药名)——虎力散
25、红十字会(打一中草药名)——九一丹
26、方法论(打一中草药名)——白术
27、一江春水向东流(打一中草药名)——通大海
28、人间四月芳菲尽(打一中草药)——春不见
29、忠诚老实(中草药名)——厚朴
30、鲛人挥泪(打一中草药名)——珍珠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