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5、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6、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0、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1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1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6、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而道德之质也。
1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8、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1、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2、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3、译文: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24、译文: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2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6、译文: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2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8、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29、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0、译文: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31、译文: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32、译文: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33、译文:学问知识,要不断增强,日益广博,修身养性悟道,要逐渐去掉自身的各种杂念,此为日损。减少又减少,最后就到了什么也不僵持固着的无为境地。
34、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5、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36、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37、译文:把无为当做为,把无事当做事,把无味当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38、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39、译文: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40、译文: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理解的名言 40句菁华
1、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 威尔逊
2、我们*等地相爱,因为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托尔斯泰
3、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的相碰,就迸出无数的火花。马克思
4、苦似良药的严格和无限宽宏的理解都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5、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赞美,世界上最好的美德是宽容。
6、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7、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
8、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9、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容与理解。弗罗斯特
10、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谚语
11、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绝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美斯特恩
12、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13、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14、我认为原谅别人已经认识到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15、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
16、幽默带来悟力和宽容,冷嘲则带来深刻而不友善的理解。阿格尼斯雷普利尔
17、科学,细心地玩味起来,并不是别的,而是正确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斯坦尼斯瓦夫
18、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苏霍姆林斯基
19、有些人再也学不到任何东西,只因为他们对一切理解得实在太快。蒲柏
20、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苏霍姆林斯基
21、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法朗士
22、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赫胥黎
23、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24、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谚语
25、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26、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马克思
27、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28、一个不被理解的真理会变成一个错误。——巴劳尔
29、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家语》
30、对真理的错误理解,不会毁灭真理本身。——别林斯基
31、眼神里的语言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理解。——爱默生
32、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33、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苏霍姆林斯基
34、单身汉比已婚男人更理解女人;假若不是这样,那他们早晚结婚了。——门肯
35、我希望你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泰戈尔
36、在我们中间,就连最勇敢的人,对于自己真正理解的事拿得出勇气,也是罕见的。——勃朗
37、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佚名
38、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39、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达尔文
40、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
——道家哲理名言 40句菁华
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8、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10、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1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3、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
14、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
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7、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18、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
1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3、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24、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25、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26、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27、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2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0、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1、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3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3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3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3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道家名言解释 40句菁华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8、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0、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1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13、译文: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15、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6、译文: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7、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9、译文: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2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2、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3、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4、译文: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25、译文: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6、译文: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27、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28、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29、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0、译文: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3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2、译文: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33、译文: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34、译文: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3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6、译文: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37、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38、译文: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39、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40、译文: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道家经典禅语 60句菁华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治人事天,莫若啬。
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7、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12、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1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16、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经法道法》。
17、道自在天帝之前。《老子》第四章河上公注。
18、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19、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三国魏王弼《老子》十四章注。
2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2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22、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淮南子原道》。
23、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24、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25、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26、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7、自以为拥有的人,其实是被所拥有。
28、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29、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的人。
30、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1、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32、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3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3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3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9、我心无窍,天道酬勤。
40、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4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42、即展眉头,灵台清幽。
4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4、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4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7、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4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49、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50、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51、当内心充满祥和,在哪里都是一样欢喜自在;当内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尽显法身。若能放下心中的执着与挑剔,那么你相逢的一切,皆是美好。
52、人生不争就慈悲,不辩不闻是智慧。不闻不问是清净,不看不管是自在,不贪不敛是布施,断恶等于是行善。改过自己是忏悔,谦卑虚心是礼佛,守礼尊敬是持戒,原谅看开是解脱。
53、人生,用心去生活,得失坦然;用勇气去爱,不留遗憾;生活不是处处防备,防患于未然,而是顺其自然,争其必然,在时间中*静,在岁月里老去。
54、真正的内心强大,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中和嘴上。人生在世,无非是笑笑别人,然后再让别人笑笑自己。
55、什么东西都不是你的,你只不过是那个暂时保管的人。“我的”这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即使生命,也不过是自己暂时使用一下罢了,到了时间,自有人会收走曾经给你的一切。
56、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聪明人会把嘴藏在心里,愚蠢人却心摆在嘴里。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的成全。
57、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58、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心造,无心自解脱。
59、人生中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60、佛度有缘人,不是什么人都度,心中常想佛億佛毕竟见佛,万法放下只见如来,时时刻刻观察内心想法保持一个*静心去面对一切自然看人事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来的明去得白。
——道家经典禅语 50句菁华
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8、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9、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经法道法》
10、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11、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九
1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13、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14、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16、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17、唇亡则齿寒。《庄子l箧》。
18、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19、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0、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21、若能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22、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23、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争吵,它是最公*的审判官。
24、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5、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直以为他是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起。当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
2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2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8、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3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1、即展眉头,灵台清幽。
3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3、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3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5、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36、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37、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38、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9、蓄意玄关,降伏思虑。
4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41、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42、上下相顾,神色相依。
43、时间总是如大浪淘沙,淘尽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不要紧,时间会帮我们过滤掉那些不是很重要的人,留下的全是真心的人。
44、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牵挂,不计较。
45、胸怀的宽窄决定着你在人生道路上是豪迈还是崩溃,命运本来就是一个无语者,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却有一个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结果。
46、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伴走过月月年年。
47、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已的修养不够。人生在世,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去,更不要跟自已过不去。
48、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49、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50、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理解和宽容的名言 40句菁华
1、好胸膛,能容下全鞍马。——蒙古
2、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薜渲
3、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金缨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没有美德就毫无真正幸福可言。——卢梭
6、肚内能放一座山,才算英雄。——*尔族
7、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金缨
8、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佚名
9、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10、一个伟大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11、损着别人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12、人心只有拳头那麽大,可是一个好人心是容得下全世界。——罗大里
13、只有勇敢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本性。——斯特恩
14、宽恕和受宽恕是难以言喻快乐,是连神明都会为之羡慕极大乐事。——哈伯德
15、心胸豁达!足能涵万物,心胸狭隘!无能容一沙。——安东尼奥·波尔基亚
16、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中对人生幸福最重要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富兰克林
17、幽默带来悟力和宽容,冷嘲则带来深刻而不友善理解。——阿格尼斯·雷普利尔
18、为了能同所有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
19、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
20、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
21、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22、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呢?——屠格涅夫
23、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博爱,行为遵循崇高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枢轴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了。——培根
24、生活像一杯咖啡,宽容是奶糖,二者的融合,才知道苦中芳香与甜美。
25、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26、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
27、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28、人善我,我亦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29、宽容就是潇洒,宽容就是忘却,宽容就是忍耐。
30、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31、我认为原谅别人已经认识到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32、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绝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美斯特恩
33、宽恕而不忘却,就如同把斧头埋在土里而把斧柄留在外面一样。——美国。巴斯克里
34、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35、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
36、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37、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38、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39、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他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容。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容。
40、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谚语
——道家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7、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0、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1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1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4、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衡而止。
1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7、目察百步,不能了了,而欲以所见为有,所不见为无,则天下之所无者,亦必多矣。
18、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20、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21、天与地卑,山与泽*。
2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4、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25、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26、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1、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
32、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33、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
34、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5、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3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道家语录 40句菁华
1、则仄,月满则亏。
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5、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6、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7、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8、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0、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
11、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14、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5、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16、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17、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1、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32、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3、ldquo;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6、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7、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3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9、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4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家语录和注解 40句菁华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7、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8、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4、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1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7、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1、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2、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3、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2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到老死不相往来。
26、译文: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27、lsquo;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8、译文: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29、译文: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30、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1、译文: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3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3、译文: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34、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5、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坚*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改变它、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懂,却不能实现。
36、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37、译文:最上乘的统治者没有个人主观成见,总是习惯于把百姓的意向作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对待,就会让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38、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39、译文: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40、译文: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