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3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物理

1、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功的计算方法:

3、功率

4、机械效率

5、“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6、内能与热机

7、电压

8、电阻相关特性

9、欧姆定律:

10、欧姆定律意义

11、电功的单位:国际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12、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13、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14、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5、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16、热机(热力发动机)—一种将内能(燃料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17、燃料的热值: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18、单位:q(J/Kg) Q放=mq

19、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无关,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20、电路: 连接电路:注意事项

21、电路图:熟知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22、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二要二不一试触”

2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

24、电压:电路中有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压U 单位:伏特V。(干电池:1.5V)

25、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

26、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7、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28、测量电功:

29、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30、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30句菁华(扩展1)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

1、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4、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5、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6、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7、运动的描述

8、速度(常考点)

9、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10、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11、汽化和液化:

12、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13、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14、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15、测量:

16、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17、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发散。

18、照相机的结构:

19、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20、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2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22、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4、测量原理:*均速度计算公式v=ts。

25、回声:

26、人耳听觉范围:

27、音色:

28、温度计制作原理:

29、凝固条件:

30、凝华现象:

31、吸热与放热:

32、光的直线传播:

33、光线:

34、判断日食:

35、反射的分类:

36、色散:

37、紫外线的应用:

38、凹透镜:

39、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0、光心:

41、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4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43、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44、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

45、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4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

47、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8、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49、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50、因果(条件记忆法):如判定使用左、右手定则的条件时,可根据由于在磁场中有电流,而产生力,就用左手定则;若是电力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就用右手定则。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30句菁华(扩展2)

——九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的归纳介绍 40句菁华

1、the +adj.比较级…the + adj.比较级

2、It is +adj.+for sb.+todo sth.

3、study for a test 备考

4、speaking skills 口语技巧

5、even if 即使 尽管 纵容

6、make word cards 制作单词卡片

7、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向老师求助

8、spoken english 英语口语

9、the ability to do sth. 做某事的能力

10、be good at 在……方面擅长

11、try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

12、the +比较级,the+比较级 越……,就越……

13、find it+adj+to do sth 发现做某事

14、be afraid 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

15、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

16、shoot 射(射着,射死等表结果)

17、put on 增加(体重)发胖

18、care about 关心 在乎

19、used to do 过去常常做……

20、remind sb. of 使某人想起

21、next year 明年

22、on mid-autumn night 在中秋之夜

23、dress up 装扮 穿上盛装

24、make money 挣钱

25、between ……and…… 在……和……之间

26、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龙舟节

27、Father’s day 父亲节

28、in+时间段 在……后

29、refuse to do sth 拒绝做某事

30、make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31、tell sb(not)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

32、a pair of 一对,一双,一副

33、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获取有关……的一些信息

34、go past 经过 路过

35、on time 准时 按时

36、have dinner 吃晚餐

37、the corner of....... 的角落/拐角处

38、let’s do sth 咱们做某事吧!

39、look forward to doing sth 盼望做某事

40、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ost office?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30句菁华(扩展3)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4、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6、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7、天*的正确使用:

8、使用天*应注意:

9、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10、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1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13、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14、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的条件是:

15、像液体一样,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具有液体压强的特点。

16、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17、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18、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9、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20、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1、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22、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23、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4、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25、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26、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27、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8、声音的三个特性:

29、声的利用:

30、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31、凹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32、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33、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34、镜头是凸透镜;

3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3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37、理解:

38、两种反射现象

39、*面镜成像的特点

40、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30句菁华(扩展4)

——初中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

1、电流和电路

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两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3、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中的物体、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色散)。

5、杠杆的*衡条件

6、轮轴和斜面

7、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8、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9、液体压强的规律:

10、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1、温度计的使用:

12、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13、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1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15、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桌面上,读数时视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

16、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戥子、地中衡等

17、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被研究的点液体的自由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的竖直距离,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找到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特殊固体可用p=ρgh计算,特殊液体可用p=F/S算。

18、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19、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是地磁北极,*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20、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1、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2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23、发电机是利用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转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4、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25、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10—4m2

26、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27、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28、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产生压力的因素很多,而重力仅仅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压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放在水*面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衡状态时,它对水*面产生的压力在数值上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29、电荷的种类: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30、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6.25×1018个电子的电量为1库仑。

31、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S),北极(N).

32、我国宋代沈括首先发现磁偏角。

33、电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常用单位是:千瓦时,符号是:KW·h。两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W·h=3.6×106J。

34、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35、内能是构成系统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36、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7、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38、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9、*面镜成像特点:(1)*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40、*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41、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42、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4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44、电功率

45、P=UI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

46、公式:重力势能的公式:Ep=mgh(Ep为重力势能,m为质量,g为重力系数,等于9.8N/kg)

47、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48、体积与压强

49、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50、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30句菁华(扩展5)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2、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3、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4、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5、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7、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8、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9、A项 B项

10、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11、把一个整体*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12、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②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

1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14、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1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1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18、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19、数的大小比较:

20、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2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22、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23、(关于“大约)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24、减法的验算方法:

25、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6、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2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29、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0、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31、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3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3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3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5、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36、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37、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38、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单、双数记忆法。

39、*年: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年,*年有365天。

40、闰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年,*年有365天。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30句菁华(扩展6)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4、加热前,要求容器外壁应干燥。

5、给物质加热时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

6、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7、淡黄色固体:硫磺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0、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1、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2、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3、黄绿色气体:氯气

14、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5、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1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17、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8、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9、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0、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1、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22、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23、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24、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2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26、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27、氢氯酸(hcl):盐酸

28、乙醇(c2h5oh):酒精

29、乙酸(ch3cooh):醋酸

30、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31、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3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3、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4、天然气:甲烷(CH4)

35、生铁/钢:(Fe)

36、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7、氢氯酸(HCl):盐酸

38、乙酸(CH3COOH):醋酸

39、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40、物质的分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