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2、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3、圆的周长:C =2πr =πd
4、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5、1 34
6、3 32
7、用代数方法解(一般规律)
8、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分数
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10、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11、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12、分数除法应用题:
13、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14、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15、错在哪里?
16、找单位“1”的方法
17、求倒数的方法
18、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9、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20、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2、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23、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2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5、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圆中最长的弦为直径。
26、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__)条直径;如果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__)厘米。
27、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面积是(__)。
28、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_)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__)。
29、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30、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几?
31、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32、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33、求价格先降a%又上升a%后的价格:1×(1-a%)×(1+a%)(假设原来的价格为“1”。求变化幅度(求降价后的价格是涨价后价格的百分之几)用1-降价后又上升的百分率。
34、真分数和假分数:
3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6、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37、、长方形
38、、长方体
39、三角形
40、梯形
4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42、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4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44、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4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46、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47、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πr+d
48、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
49、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50、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51、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52、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53、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4、比和比例的意义:
55、“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
56、圆的位置是由(__)确定的,圆的大小决定于(__)的长短。
57、半个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__)
58、当周长相等时,面积的是(__)
59、画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__)
60、在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中剪直径为3厘米的圆,你最多能剪多少个?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3、0乘任何实数都等于0,除以任何非零实数都等于0,任何实数加上0等于其本身。
4、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5、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6、倒数的意义
7、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8、正比例和反比例:
9、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_)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__)。
10、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__)
11、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
12、3.14(__)π
13、14×8=25.12 3.14×9=28.26 3.14×16=50.24 3.14×25=78.50
14、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总体思路,记住一点,周长的概念,所有围成这个图形的线段或曲线的长度之和。所以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时,首先把阴影部分这个图形的轮廓画出来,找出这个图形都由哪些线段、哪些曲线组合起来的。再分别求出这些线段、曲线的长度,最后相加。比如,这个图形:
15、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S=π(C÷π÷2)?
16、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
17、小数化百分数时,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18、应纳税额。计算方法:营业额×税率
1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金=利息÷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本金÷时间,时间=利息÷本金÷利率
20、两种数量比较
21、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22、求每份数的方法和÷分数和=每份数相差数÷相差份数=每份数部分数÷对应份数=每份数
23、相遇问题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24、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5、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26、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9、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
30、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31、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32、常用的分数、小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3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5、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36、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37、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38、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39、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40、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1、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4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4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44、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5、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46、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47、化简比:
48、用分率解:按比例分配通常把总量看作单位一,即转化成分率。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几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再用总量分别乘几分之几。
49、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50、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51、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52、确定物*置的方法:
5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54、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55、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56、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7、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58、日常应用:
59、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60、“方程”思想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者缩小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这种方法简便,但有局限性。
3、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4、1 34
5、3 32
6、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7、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8、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
9、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1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1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1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14、乘法分配律:
1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16、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7、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18、错的原因是什么?
19、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20、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2、倒数的意义
23、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4、20是25的几分之几? 20÷25=4/5
25、工程问题
26、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7、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28、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9、什么是速度?
30、求常见的百分率,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1、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32、圆的半径由6分米增加到9分米,圆的面积增加了45*方分米。(__)
33、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34、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35、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36、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
37、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8、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39、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40、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41、圆是*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面图形。
4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4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44、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45、百分数的由来: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而后,人们在分数的基础上又以100做基数,发明了百分数。
46、圆的位置是由(__)确定的,圆的大小决定于(__)的长短。
47、3.14(__)π
48、圆沿一条直线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__)
49、两个圆的大小一样,它们的半径一定相等。(__)
50、芳芳家的餐桌面是圆形的,她妈妈要给餐桌配一块正方形桌布,量得桌面直径是1.5米,桌子高1.2米,要使正方形桌布的四角刚好接触地面,正方形桌布的对角线应是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
1、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3、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3/8读作负八分之三。16,2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加“+”号,也可以省去“+”号。+6.3读作正六点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5、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面,侧面是曲面。
7、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
8、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9、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用一块*板水*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10、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11、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12、正比例和反比例:
13、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4、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15、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16、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17、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8、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19、(1)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2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如果用字母S表示圆柱的侧面积,用C表示底面周长,用h表示高,则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Ch
21、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计算容积的数据要从里面测量。
22、在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轴旋转而成的两个圆锥中,以较短直角边为轴旋转而成的圆锥的体积比较大。
23、百分数。
24、空间与图形。
25、统计。
26、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叫做*行四边形;*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7、只有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28、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29、圆柱的特征:
30、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31、圆锥的特征:
32、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
33、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34、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35、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6、用比例解决问题:
37、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
38、2 1
39、1 2
40、摸2个同色球计算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
1、生物圈的范围:
2、生态系统的组成: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的分解者。
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物链积累。
5、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6、显微镜的操作:
7、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8、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9、合理灌溉的依据: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
10、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11、调查的注意事项——你所看到的生物,都要如实记录。
1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如果是实物标本d,那么视野里是P,即上下,左右分别颠倒一次。
1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4、病毒的种类
15、绿色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16、种子的萌发(P88)
17、种子萌发的过程
18、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是“d”。
19、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0、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的场所——“生产车间”,是能量转换器)。
21、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2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的积累是沿着食物链营养级别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2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4、表达和交流
25、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6、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27、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8、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29、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30、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31、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2、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33、幼根的生长
34、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35、传粉和*(课本103)
36、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7、年轮:
38、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39、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
40、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41、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
42、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43、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
44、一切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
4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
46、判断(1)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例:上海动物园中的猿猴和峨眉山上的猿猴是同一物种不是同一群落)
47、达尔文认为生命进化是由突变、淘汰、遗传造成的
48、mRNA→一条DNA单链→双链DNA分子
49、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用液体培养基
50、发酵产品的分离和提纯⑴过滤和沉淀(菌体)
51、染色体除了含有DNA外还含有少量的RNA
52、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7、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5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4、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55、适应的相对性: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不是绝对的。
56、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57、叶片的结构
58、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59、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60、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衡。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40句菁华
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8的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3、与1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请写出16的前面四个数:()。
5、请把下面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6、在8、20、1、17、4、13这些数中,
7、下面这道题,可以有()种填法。
8、一个数,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9、12;
10、9,11;
11、13,13;
12、14,2;
13、10—314—520—1011+27+713+5;
14、17;
15、11—6=5;
16、有关于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17、一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18、10=
19、5=
20、6=
21、8=
22、5+9=
23、60= 46+9= 12+40= 80—20= 17—9= 43—40=
24、3—7= 65—40+8= 20+35—9= 90—80+7=
25、8+20= 16—9+50= 20—9—9= 33—30+9=
26、(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
27、按数的顺序填写。
28、写出5个个位上是 3 的数。
29、6+2+2=17)8—2+4=18)8—3—2=19)1—1+1=20)5+2—7=
30、9—9+4=22)8—7+8=23)5—5+4=24)4+2—2=25)2+7—6=
31、10—3+1=42)9—2=43)3—2+5=44)8—4—2=45)6+2=
32、6—2+2=57)3+4—2=58)5+2—2=59)6+4—8=60)2+6—1=
33、2+8—10=67)2+3+2=68)1+8—4=69)3+6—8=70)4+4=
34、8+2—5=77)2—1+7=78)10—5—3=79)6+2—4=80)7—6+4=
35、6+3—4=87)3+3—4=88)1+2+4=89)5+2=90)7—2+4=
36、8前面的数是( ),9后面的数是( )。
37、17=
38、19=
39、画一画。(9分)
40、圈一圈,算一算。(6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2、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3、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4、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5、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7、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8、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9、A项 B项
10、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11、把一个整体*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12、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②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
1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14、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1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1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18、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19、数的大小比较:
20、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2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22、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23、(关于“大约)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24、减法的验算方法:
25、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6、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2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29、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0、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31、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3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3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3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5、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36、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37、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38、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单、双数记忆法。
39、*年: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年,*年有365天。
40、闰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年,*年有365天。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5、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6、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8、小数的意义
9、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10、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1、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12、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13、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14、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16、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7、整数除法:
18、小数加法:
19、小数乘法:
20、小数除法:
21、分数加法:
22、分数减法:
23、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4、乘法分配律:
25、减法的性质:
2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2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28、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9、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0、分数除法应用题:
31、纳税
3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3、认识
34、正式制表:
35、条形统计图
36、、长方形
37、三角形
38、圆形
39、圆柱体
40、圆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