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2、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3、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4、圆周率实验:
5、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6、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7、取近似数的方法:
8、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9、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10、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兀来表示,兀≈3.14
11、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正比例关系表示为:
1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3、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1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10。
15、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的倍数。
16、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7、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8、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19、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0、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2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2、分数的分类
23、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4、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25、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26、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27、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8、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29、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30、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31、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购买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3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3、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34、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3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6、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37、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8、、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9、、长方体
40、圆锥体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3、0乘任何实数都等于0,除以任何非零实数都等于0,任何实数加上0等于其本身。
4、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5、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
6、倒数的意义
7、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8、正比例和反比例:
9、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__)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__)。
10、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__)
11、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__)
12、3.14(__)π
13、14×8=25.12 3.14×9=28.26 3.14×16=50.24 3.14×25=78.50
14、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总体思路,记住一点,周长的概念,所有围成这个图形的线段或曲线的长度之和。所以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时,首先把阴影部分这个图形的轮廓画出来,找出这个图形都由哪些线段、哪些曲线组合起来的。再分别求出这些线段、曲线的长度,最后相加。比如,这个图形:
15、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S=π(C÷π÷2)?
16、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
17、小数化百分数时,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18、应纳税额。计算方法:营业额×税率
1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金=利息÷利率÷时间,利率=利息÷本金÷时间,时间=利息÷本金÷利率
20、两种数量比较
21、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22、求每份数的方法和÷分数和=每份数相差数÷相差份数=每份数部分数÷对应份数=每份数
23、相遇问题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24、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5、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26、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9、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
30、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31、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32、常用的分数、小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3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5、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36、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37、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38、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39、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40、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1、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4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4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44、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5、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46、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47、化简比:
48、用分率解:按比例分配通常把总量看作单位一,即转化成分率。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几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再用总量分别乘几分之几。
49、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50、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51、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52、确定物*置的方法:
5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54、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55、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56、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7、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58、日常应用:
59、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60、“方程”思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2、小数乘法法则:
3、小数乘法意义:
4、0没有倒数和负倒数,一个非0的数除以0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
5、已知A比B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的解题方法
6、物*置的相对性
7、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8、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9、在*面图上标出物*置的方法:
10、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11、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__)和(__)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__)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__)。
12、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__)条直径;如果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__)厘米。
13、圆的直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__)
14、一捆电线绕了9圈,每圈直径都是48厘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圆的周长就是绕一圆的长度,有9圈)
15、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直径×半径
16、小数化百分数时,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添上百分号;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1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18、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19、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0、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21、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去掉百分号。
2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百分数形式。
2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与分数的方法相同。只是结果要写为百分数形式。看百分率前有没有比多或比少的问题;
24、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2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者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26、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7、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8、浓度问题
29、折扣:商品的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30、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那么反比例关系表示为:
3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的倍数。
3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33、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34、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35、减法的性质:
36、分数除法应用题:
37、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8、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39、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0、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一般有两种解题法
4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4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43、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4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5、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46、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47、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48、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49、百分数的由来: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而后,人们在分数的基础上又以100做基数,发明了百分数。
50、“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
2、正方形判定定理
3、圆锥解析几何定义: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面(满足交线为圆)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锥。
4、生活中的圆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圆锥有:沙堆、漏斗、帽子。圆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5、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6、比较大小的方法:
7、多位数的写法
8、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9、“万”“亿”作单位的数:
10、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11、按比例分配:
12、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13、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
14、判断这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
15、判断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反之不成反比例关系。(简说:用乘法,积一定,成反比)
16、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的。
17、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18、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19、圆锥的形成:圆锥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20、圆锥的高是两个顶点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与圆柱不同,圆锥只有一条高
21、圆锥的特征:
22、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
23、以前所学的所有数(0除外)都是正数,也就是说正数前面的“+”是可以省略不写的!
24、写法:在所写数的前面加上“—” 练习: 零上 16 摄氏度 零下
25、摄氏度
26、(1)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
27、在圆柱的上下底面周长上任取一点分别为A、B,连接AB(使AB不是圆柱的高),沿着AB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圆柱展开后是一个*行四边形。
28、温馨提示:圆柱的底面是圆形,面不是椭圆。
2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如果用字母S表示圆柱的侧面积,用C表示底面周长,用h表示高,则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Ch
30、(1)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根据公式:S=πdh直接求出圆柱的侧面积。
31、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32、一个圆柱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33、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
34、温馨提示:
35、百分数。
36、统计。
37、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
38、两条*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9、在1、3、5、7、……、1999、2001这个数列中,数字“5”一共出现了多少次?
40、统计表制作步骤:
——中考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3、cs30°=。
4、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5、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6、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
8、单项式与多项式
9、指数
10、幂的运算性质:① o = ;② ÷ = ;③ = ;④ = ;⑤
11、乘法法则:⑴单×单;⑵单×多;⑶多×多。
12、乘法公式:(正、逆用)
13、线段的中点及表示
14、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及表示方法
15、分类:
16、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
17、定义:a>b、a
18、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9、对应线段…;2.对应周长…;3.对应面积…。
20、添加辅助*行线是获得成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的重要途径。
21、画函数图象: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2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3、依据:①边的关系:
24、俯、仰角:2.方位角、象限角:3.坡度:
25、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都缺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时,可用列方程的办法解决。
26、圆的定义(两种)
27、圆面积公式
28、弧长公式
29、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相关计算
30、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
31、作半径
32、科学的听课方式
33、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
34、规律方法总结:
35、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36、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37、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8、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39、见直径往往作直径上的'圆周角
40、熟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等腰三角形的腰与角以及圆的对称性,根据图形的特殊性质,找准讨论对象,逐一解决。在探讨等腰或直角三角形存在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原则,不要遗漏,最后要综合。
41、函数题目中如果说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有交点,那么一定要讨论这个交点是和哪一个坐标轴的哪一半轴的交点。
42、定义:在Rt△ABC中,∠C=Rt∠,则sinA=;cosA=;tgA=;ctgA=.
43、(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44、(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 以省略不写。
45、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46、邮政编码:由 6 位组成,前 2 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47、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方和最小。
48、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49、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50、cos60+ sin30= 1.
——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2、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4、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5、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6、乘方的定义:
7、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8、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9、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10、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11、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12、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13、角
14、除法
15、什么是复名数?
16、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
17、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18、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
19、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2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1、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2、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分线
2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4、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25、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a-b)2n=(b-a)2n
26、圆中比例线段:遇等积,改等比,横找竖找定相似;不相似,别生气,等线等比来代替,遇等比,改等积,引用射影和圆幂,*行线,转比例,两端各自找联系。
27、二次函数抛物线,选定需要三个点,a的正负开口判,c的大小y轴看,△的符号最简便,x轴上数交点,a、b同号轴左边抛物线*移a不变,顶点牵着图象转,三种形式可变换,配方法作用最关键。
28、(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9、概念:两个运动的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要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30、解题公式: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31、圆的定义:*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3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3、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
34、口号等等。集合在数学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论: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专门研究集合的理论叫做集合论。康托(Cantor,G、F、P、,1845年—1918年,德国数学家先驱,是集合论的创始者,目前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所有领域。
35、忽视零向量致误
36、错位相减求和项处理不当致误
37、数列中的最值错误
38、集合与逻辑:集合的逻辑与运算(一般出现在高考卷的第一道选择题)、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39、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大题的选做题里)、不等式的应用
40、同类项及其合并
41、指数
42、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43、直线与*面*行的判定定理:*面外一条直线与此*面内的一条直线*行,则该直线与此*面*行。
44、实数
4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46、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48、矩形判定定理2
49、相交弦定理
50、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2、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3、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4、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5、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7、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8、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9、A项 B项
10、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11、把一个整体*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12、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和分子相加、减。②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
1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14、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1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1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18、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19、数的大小比较:
20、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2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22、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23、(关于“大约)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24、减法的验算方法:
25、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6、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2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29、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0、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31、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3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3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3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5、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36、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
37、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38、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单、双数记忆法。
39、*年: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年,*年有365天。
40、闰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年,*年有365天。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4、加热前,要求容器外壁应干燥。
5、给物质加热时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
6、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7、淡黄色固体:硫磺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0、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1、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2、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3、黄绿色气体:氯气
14、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5、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1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17、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8、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9、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0、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1、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22、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23、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24、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2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26、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27、氢氯酸(hcl):盐酸
28、乙醇(c2h5oh):酒精
29、乙酸(ch3cooh):醋酸
30、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31、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3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3、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4、天然气:甲烷(CH4)
35、生铁/钢:(Fe)
36、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7、氢氯酸(HCl):盐酸
38、乙酸(CH3COOH):醋酸
39、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40、物质的分类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30句菁华
1、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用于食品和发酵工业。如烤制面包或蒸镘头、酿酒等。
2、醋酸菌:用于酿醋。
3、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灵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药。
4、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菌肥和农药生产方面得到应用。
5、用于基因工程:涌过基因工程用微生物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6、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如下:
7、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8、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9、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0、达尔文与自然选择学说著作《物种起源》,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12、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用种子繁殖
13、自然界中无性生殖方式:植物营养生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等。人工控制无性生殖方式:组织培养(教材P8)、克隆
14、蝉退是指蝉退去限制身体进一步生长的外骨骼。
15、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
16、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17、兔: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 四肢灵活
18、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19、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蝙蝠、鸟类等
20、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③骨坚而轻,多气质骨,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完善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2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3、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
24、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
25、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26、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和飞行
27、胸肌、龙骨突发达——适于完成飞行动作
28、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行
29、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
30、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30句菁华
1、形近字、形声字和多义字;
2、查字典。
3、能根据词语的性质、特点、用途和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分类。
4、表示含有动物的成语:打草惊蛇 叶公好龙 龙争虎斗 鹤立鸡群
5、句子的概念与类型
6、关联词语的用法
7、仿写句子。
8、积累并运用名言警句、歇后语、对联、谚语等
9、、关于句子的概念与类型:
10、朗读、默读和背诵。
11、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12、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13、应用文 请假条(借条、收条和领条)、日记 、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
14、侧重叙事的记叙文。
15、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6、作者是怎么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
17、《匆匆》一课的作者是( ),他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进而用( )、( )等修辞手法具体描述了时间流逝的( ),告诉我们( )的道理;
18、《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作家( )先生写的,课文按( )顺序介绍了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其中详写的是( ) 、( ) 、( )、( )、( ) 等日子,同时可以看出北京春节的三个高潮是( )、( )、( )。
19、《各具特色的民居》中,先介绍了( )族民居,它的特点是( ),作用是( );再介绍了( )族竹楼,它的特点是 ( ),作用是有利于( ) 。
20、《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李星华回忆了她的父亲( )同志生前( ) 、( ) 、( ) 、( )四件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先辈( ) 、( ) 、( )等崇高品质。
21、《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主人公( ) 被著名科学家 ( )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她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的美丽不仅表现为( )美,也不仅表现为( )美,更表现为科学精神美:( ) 、( )、( ) 、( ) 。《千年梦圆在今朝》中,介绍了 ( )事件标志着炎黄子孙千年的( )梦终于成功了。
22、《山中杂记》:本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的生活情景,写出了他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3、《长城赞》:本文通过描绘长城起伏奔腾、气势磅礴的雄姿,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抒发了作者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24、《白衣天使》:本文是一篇介绍南丁格尔的人物传记,通过讲述南丁格尔为护理学一生创下的伟大功绩,表达了作者对执着坚毅、无私无畏、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白衣天使的敬佩之情。
25、《琥珀》: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也是科学小品,作者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发挥合理的想象,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从而判断了他在科学上的价值。
26、《城市的标识》:本文通过描写树是城市唯一的标识,提醒人们保护我们城市的生态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树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27、《我们上路了》:这首诗描绘了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际遇顺逆交错,但要坚定信念,勇敢地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28、《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的作者是*,是为纪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9、学写本文第4小节中的排比句
30、《囚歌》,作者:叶挺